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历史任务驱动法教学探究
2022-06-26苏远城
苏远城
本文立足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任务驱动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可行性策略,以期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任务设计,能够让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使他们的学习更自主、轻松,使能力与情感都能得到发展。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授课时,教师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要让任务的设计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也要凸显其趣味性,以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深入到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之中。
以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开通大运河”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3+4+5+6=1”的公式导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解释这一公式成立的理由。面对这一“错误”的等式,学生议论纷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仔细观看课本中的图片发现,原来“3”是指涿郡、余杭、洛阳三个地点,“4”是指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个河段,“5”是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些加在一起,构成了“1”条隋朝大运河。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分为二地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进行客观评价:是劳民伤财的举措,还是有历史意义的壮举?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之中,教师再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素养。
二、任务的呈现,驱动学生体验
教学并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让学生在体验、构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无限联想,让课堂内容横、纵拓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與此同时,教师在呈现任务的过程中要驱动学生去体验,而不是要求与命令。教师要防止自身对课堂活动的垄断与干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随时设计任务,以此让课堂更具动态。
以《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教学为例。笔者在知识拓展环节为学生展示了骨针与穿孔饰物的图片,并没有设计任务。但有位学生却向笔者提出:“老师,他们用骨针穿饰品、缝衣服用什么线呢?”学生的提问让笔者猝不及防,超出了教学设计的内容。但笔者更多的是欣喜。学生的提问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动态生成性任务。由此,笔者借着这个问题,与同学们一同分析、讨论“‘北京人’用骨针穿饰品、缝衣服用什么线”。热议之中学生的思维逐渐开放,也能够以历史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发展,其学科核心素养也在逐渐提升。
三、任务的评价,驱动学生发展
评价是任务驱动法的最后环节,它既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以此驱动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当然,驱动教学法中的评价不单单是简单的优劣好坏,而是有具体的内容、方法与价值。
传统评价往往只关注结果,少有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但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能影响其最后的结果。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评价,既要有教师评价,又要有学生之间的自评与互动。再以“开通大运河”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小组讨论后,在各小组代表发言阶段,教师就可以让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评价其内容是否完整、思路是否清晰等。这样,在课堂评价环节,学生就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其能力与素养也会逐渐得到发展与提升。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下,在强烈动机的驱动下,围绕教师设计的活动任务,并通过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合作、创新学习的模式。以核心素养为根基,以任务驱动为法,能够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促使自身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中学历史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20-00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