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
2022-06-26王锐
王锐
出门遇河,过河摆渡,是湖区百姓生活的常态。
从小生长在洞庭湖区,无论上学还是走亲访友,常常需要过河才能抵达。印象中第一次过河,应该是孩提时去姑姑家串门。从老家出门,迎面就是河堤。爬上堤面向北前行约一公里,渡口便到了。渡口位于澧水河畔,已有木船泊在岸边静静等候。
摆渡的木船长约六七米,宽约一米,船尾置双桨,船舷两边稍稍加宽就是乘客坐椅了。尽管渡船泊在岸边,船尾也有船家紧握双桨,人上船时,仍使得船身左右摇晃,担心随时有掉进河里的危险。对进到船舱的客人,船家根据客人的高矮胖瘦,赶紧招呼着谁坐船头、谁坐船尾、哪位客人需坐左舷、哪位客人只能坐右舷。待客满坐稳,船家一声吆喝“坐稳啰!莫乱动啰!小孩看好啰!”便用长长的撑篙将船撑离河岸。这时,船家手中的双桨便充当了机动轮船的发动机和舵手功能。
枯水季節,河面收缩到不过数十米宽,船家可呈九十度笔直划向对岸。若是起风或涨水的日子,河水流速加快、风速过大,便增大了摆渡的难度。每当这时,有经验的船家将木船撑离河岸后,不会笔直向对岸划去,而是使出全身气力,逆风逆流划动,划到上游一定距离,便停止划桨,略略摆动双桨掌握好方向,任木船随风随水漂向下游和对岸。过了一会儿,木船定会恰到好处泊在对岸码头。孩童时不懂船家这般划动的理由,只是觉得神奇:他们怎样摸索出这样一套迎风逆流摆渡经验的呢?稍大后才明白,有时候智慧存在经验中,经验存在生活里。比如在千百次的摆渡后,船家一定知道怎样目测河面宽度、风速流速,需要将木船划到上游多远距离才能将客人准确无误送达彼岸。
有渡口的地方,商店也会随之而至。有人瞅准商机,在河堤平台建起了房屋,专做等渡客人的零食、茶饮等小本生意。眼见第一家生意兴旺,慢慢的房屋越建越多,南货百货、茶馆面馆也随之开起来,渡口渐渐成为了村庄码头。即便不过渡,日常生活中所需购物,祖辈父辈也会吩咐小辈们奔此地而来。细细想想,又有几座城市不是傍河流而兴建、因商埠而成长的呢?
木船摆渡毕竟危险,偶有客人乘船掉入河中的消息隐隐传来。因此,一遇上暴风骤雨,便只有停运,河两岸往来不得不暂时中断。若遇紧急情况,在不通电话没有手机的年代,河两岸的亲朋好友只能干着急却又毫无办法。用木船摆渡的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司空见惯,到了90年代,经过改装的机动轮船代替了木船。客人上船无需听从船家安排靠左靠右、坐前坐后。无论风大水急,还是雨雪天气,渡船一律呈九十度对开过河,单次摆渡时间,也从木船摆渡的三四十分钟缩短到了五六分钟。更少有坐渡船落水的消息,既安全又节省时间。
十多年前,湖区出现了更为新奇的摆渡方式。每到冬季,因部分河道近于干涸,河面更加窄小,少许渡口将夏日用作摆渡车辆的大型轮渡横置河心,化作浮桥,人们步行轮渡即可过河,省却了摆渡的诸多不便。近年来,随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渡口修建了跨河大桥,加之私家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一些渡口已难觅渡船的踪影。
但摆渡这一古老的方式依然在老家渡口延续着。因地处偏僻,加之渡口上游五六公里处已新建跨河桥梁,渡口所在地无需重复建设,而澧水两岸的乡里乡亲仍需常来常往,老家的渡口就一直保留着。只是摆渡船早已换成了崭新而安全的机动轮船,尽管如此,选择船渡的人也日渐稀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