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视域下专业核心课程互联网+多元化课程思政研究与实施
——以高分子化学课程为例

2022-06-25王忠光刘太闯李素婷

化工时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思政

靳 玲 柳 峰 王忠光 刘太闯 李素婷 席 静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近年来,教育部对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日益重视。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同时也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思政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有课程都要承担育人责任[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应该处于“孤岛”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也不应该存在“两张皮”现象[2]。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也可以灵活结合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支撑,对准思政育人的大方向[3-5]。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与探索正是为化解这一问题,所以“课程思政”旨在挖掘和发挥专业课的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功能[6-8]。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目前,信息技术新时代的特征概括来说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互联网专家邬贺铨总结的“大智移云”(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智移云”时代让互联网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决策建设工程,亦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被称为“高职双一流”。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双高计划”正式启动;同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原则,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同时,文件也在双高建设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强调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由此可见,双高建设中,思政进入各专业课堂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依托专业课高分子化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9,10]。高分子化学课程是我校双高建设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的专业主干课程。该主干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深度、力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作为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一门主干课程,必须全面提升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整体效果。因此,开展本研究是必不可少的[11-14]。

1 高分子化学课程互联网+多元化课程思政顶层设计

早在2016年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习总书记就提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要多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工作要活起来。针对目前的“互联网+”时代特色,课程思政也要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让每一门课程更有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高分子化学中,要先构建好这门课程的整体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因此,教学中以符合高分子化学专业主干课程特点的方式,建构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

首先,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利用互联网资源等手段,开发高分子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一体化。

第二,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质性介入学生个人日常生活的方式,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和以往的成长经历相结合。

最后,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高分子化学课程固有的知识有机融合,在课程标准、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各个环节体现课程思政,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高分子化学互联网+多元化课程思政总体设计图

1.1 课程平台多元化

当前,信息化教学是必然之路,可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多样化,例如,智慧职教,职教云,超星,蓝墨云班课等。除了这些教学平台,微信、QQ、学习强国等平台也可以大力辅助课程教学,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

1.2 思政内容多元化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据课程核心内容——连锁聚合和逐步聚合,开发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

与高分子专业密切相关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内容,可以紧密结合课程内容,逐步让学生具备守正创新、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

同时,思政内容不应该是晦涩难懂的。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关爱关怀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问卷调查、专题交流、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这样课程思政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

当代高职学生中,少部分同学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引起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课程思政的内容,也能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同学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具有时代特色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挖掘这些热点问题的课程思政素材,让课程本身具有时效性,帮助学生睁开看时代发展趋势的眼睛,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将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

1.3 思政教师多元化

课程思政团队成员各有不同专长,既有负责教学工作以及双高建设的学院副院长,又有学院负责党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还有本专业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多年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已毕业的成功校友等参与课程思政设计和建设,因此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思政的实施等方面可以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课程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可以更好的将高分子专业、行业、产业、企业以及技术融为一体,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育人。高职院校的双高建设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教学内容可以广泛涉及高分子职业及岗位要求。

1.4 思政展示多元化

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于网络平台和通信技术,出现了众多网课、微课、慕课等新资源、新形态、新模式。海量的课程资源以及零门槛让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课程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者兴趣偏好决定学习的快慢、深度。网络课程作为网络课堂,其内容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也大大超过传统课堂教育,同时这些资源中也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极大的充实了课程思政内容。因此,思政元素或案例的展示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生动的视频、丰富的图片、形象的动画等等。把知识点细分之后的微课也可以作为课内课外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微课视频时间一般应在10分钟以内,便于学生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一个微课仅设计一两个知识点,帮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1.5 课堂形式多元化

职教云是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师生的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国家资源平台——智慧职教中的课程(素材或题目)直接导入到职教云中,开展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的掌握学生的动态,也可以通过APP在课堂进行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学生可以通过APP参与课堂活动、问卷调查和课堂测验等课堂任务。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问卷调查、专题访谈、主题发言、交流展示等。课程思政不仅仅出现在课堂内,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延伸到课堂外。

2 高分子化学课程互联网+多元化课程思政实施过程

2.1 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方面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优化课程内容设置是一门课程能否有序高效开展的第一步。

本研究中,多元化的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可以更好的将高分子专业、行业、产业、企业以及技术融为一体,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模式。高职院校的双高建设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教学内容可以广泛涉及高分子职业及岗位要求。本课程的四个教学情境从始至终都结合课程思政内容(见表1),贯穿整个课程。

表1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内容简介

2.2 在线课程思政资源建设

通过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逐步加成聚合等高分子反应及高分子化学的新进展;理解逐步聚合与连锁聚合机理与特征;初步掌握常见高聚物的聚合反应与实施方法;能够运用聚合反应机理说明高聚物的结构特点。本课程已经完全建设好在线课程,因此课程思政的开展完全可以借助在线课程这一平台。思政课程有着丰富的在线资源,通过把思政课程的相关内容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始终保持课程思政的浸润和洗礼。

2.3 开展学生思想现状调查

在课程开展前,对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

在高分子化学这门专业课程中是否愿意在本课程学习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以及必要性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同学选择愿意(93.76%)并且认为在高分子化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非常必要(65.62%)或必要(25.00%)。

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学生比较关注的方向是专业相关内容(93.75%),希望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希望教师体现课程思政内容时,能与专业理论知识有机融合,润物细无声,引入专业优秀成功人士案例,介绍创业典型,以短视频、动画、课件等方式展示,结合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师生讨论互动。

本课程思政教育中,学生希望在如何做有理想有志向的人、专业自信以及工匠精神等方面想得到帮助和指导。

2.4 课堂课程思政开展

结合学生的思想现状调查结果,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例如在讲解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理论时,课前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带一路”。课堂教学时,将一带一路与自由基聚合类比,请学生谈对“一带一路”的理解,展示课前查找的资料。学生结合查找的视频动画以及图片进行讲解,这样的形式,让全体同学的注意力被大大吸引,利于教学环节的开展。

2.5 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重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如盐在水。

通过热点问题导入学习情境,吸引同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环节。教学过程以任务为载体,鼓励小组合作探讨解决问题,既提高了团队意识,又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课程德育内涵,更好的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2.6 形成课程思政具体案例

通过具体研究,把课程中的具体案例提炼总结出来,以便于成果的推广应用,部分案例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思政具体案例

3 高分子化学课程互联网+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课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对自己道德品质的影响程度非常大(56.25%)或大(34.38%)。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教育可以提高政治素养,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三观,教师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并能帮助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高分子化学课程互联网+多元化课程思政建议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课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内容中积极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有机融入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也接受思想上的浸润和洗礼。完善了课程标准,进行了在线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思政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形成了课程思政的具体案例,这对于类似课程的思政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案例的搜集整理,让课程思政持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猜你喜欢

高分子化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高分子防水卷材检测中的问题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取得进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