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及其提升路径
2022-06-25王英俭陈套
王英俭 陈套
摘 要:人均劳动生产率体现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质量。同等生产率水平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总量主要靠劳动力数量,而向着更高水平的发展则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文章论述了人均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创新要素流动和联系、激发创新活力动力,提高人口素质、汇聚一流的创新人才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人均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人才驱动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2.06.0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强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1]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的攻坚阶段。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战略支撑,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创新供给水平,增强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实现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引领、从以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融汇融通,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提高人口素质,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性,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和经济体系。
一、人均劳动生产率反映人均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水平
从社会发展史和传统经济学理论角度来说,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主要依赖专业化、精细化的劳动分工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进而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来满足人的需求。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推动了经济发展。[2]劳动生产率是人类社会财富积累的决定因素,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包括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具有特殊性。社会劳动生产率是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标志。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以土地、资源等要素驱动,尤其是增加劳动力人口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依靠资源禀赋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以牺牲能源、资源、环境等自然资源为代价,这种发展方式以经济快速增长的“繁荣”,掩盖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低下。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3]简言之,就是在生产系统内引进新的要素或对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形成经济增长动力。
人均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人均创造和拥有财富的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质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其核心是创新驱动和人口素质提高。在同等生产率水平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总量主要靠劳动力数量,而向着更高水平的发展则必须依靠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GDP和人均社会财富就不可能增加。创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更是提供高性能、高质量产品,满足新的、高水平的社会需求的关键,创新催生新的更高水平产品需求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社会发展积累和增加财富,从消除贫困向全民“普惠”的目标演化,不断增加对美好生活新的需求,支撑和保障可持续发展。[4]同时,创新还能通过提高技术和服务降低劳动强度,延长个体的劳动寿命、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关于人口下降“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创新能提升人口科学素养和人均劳动生产率,从“人口驱动”向“人才驱动”转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人口下降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发展。经济学家索罗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提出,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5]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6]从系统论的视角来分析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仅是原始创新供给、技术变革升级,还包括科技生产关系的优化调整适应和促进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兼顾多重社会要素,共同形成创新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需要从生产力发展的要素视角来全面认识和理解[4],农业经济以土地和劳动力作为主要生产要素,工业经济则以技術和资本作为关键生产要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突破,以数据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正在全世界加速发展。
二、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依靠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一方面通过使用新生产工具、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力。通过使用更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可以提高人均创造的产值;劳动者素质提高,可以操控新的生产设备,改变生产方式、供应方式,如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给形成的数字经济等。另一方面,创新创造价值,提高产品质量,催生新的需求。确保供应链产业链发展的安全稳定,增强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供给能力,扩大、刺激社会新需求,都需要创新的支撑,也依赖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既实现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变革生产方式,更加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资源要素,从根本上提高了人均劳动生产率。可以说,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只有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更多财富增量的积累,才能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逻辑分析来看,依靠创新驱动式的高质量发展本质是创新,关键是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从国际国内实践比较,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物质基础。CCD22E13-C908-4132-9997-84672DD619CA
世界上众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或是出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停滞上,或是缺乏高水平科技供给,或是没有有效地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二战”后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的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少数国家。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从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转变。[7]科技强国和发达国家正是通过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的,其主要途径是吸引汇聚一流的人才队伍,加大科学技术研究投入,形成关键性科学技术突破,并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与其在“二战”前后汇聚的人才密切相关,其不仅从德国获取了火箭技术等关键技术,而且吸引了包括爱因斯坦、冯·布劳恩等一大批科学巨匠和科技人才。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实施“阿波罗计划”,高峰时期曾动员40万人,这一重大国家科技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重要的技术发明,有些衍生技术成果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在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制定了经济复苏计划,主要是通过实施技术引进,引入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专利,通过吸收、消化并改良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一跃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经济的发展为人才创新、科技平台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经费,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又提出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战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布局,强化自主性研究。这一时期技术立国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的实施,为日本成为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0年,以色列出台《回归法》,吸引了大批犹太高素质人才;至今,以色列人均专利和论文发表量位居全球前列,被誉为“创新的国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一流的科技成果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不断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生产关系以适应创新的需要,使我国从低收入发展到中等收入国家。我国的发展实践表明,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才能重塑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特别在高科技制造业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超前部署和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移,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使我国从世界加工工厂向世界制造工厂、智造中心转变。必须依靠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质量,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创造性,从供给侧发力,升级生产内容,变革生产方式,提供高品质产品供给,实现产品增值。必须依靠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激发经济发展动力活力,推动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和高效配置,实现流程再造、效率提升与价值释放,重塑生产生活方式。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要依靠创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性能和服务,解决资源、环境等硬约束限制问题,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加快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融合,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和优势,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体系、产业体系,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前瞻的布局,从被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转向主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创新是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前,外部情况复杂多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性、安全性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提供战略支撑。对中国来说,科技创新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7]从科技史角度来看,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孕育重大技术的形成,为发展科学技术奠定基础,储备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一个重大科学发现或原始创新突破往往会带动相关学科发展、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重大技术的变革和工业革命为科学发现、科学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进而影响生产关系的革新,并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格局。当前,随着技术的进步,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时间被大大缩短。科学发现的成果将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在某个点迅速展开,继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变革。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社会发展积累和增加财富,不断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新的需求。基础研究牵引和带动应用研究,市场需求催生重大科学突破。工业革命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重大科学发现的产生,科学、技术、产业形成促进发展的“三螺旋”结构,不断演化,推动经济、科技向着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人才是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根本,尤其是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科技强国都汇聚了全球顶尖科学家。
三、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的现实路径
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至少要在3个方面努力:夯实科技基础,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推动创新要素流动和联系,激发创新活力动力;提升人口素质,汇聚全球一流的创新人才。
(一)夯实科技基础,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
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尤其是以基础研究为引领的原始创新。缺乏高水平创新就难以实现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有效提升。只有加大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才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确保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应加强基础研究投入,优化研发经费的投入結构,建设全球一流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总开关,基础研究能力是国家创新活力的源泉。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在经费投入结构中试验与发展的项目占有较多资源。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与发展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性,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应和发展实际相适应,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一致。当前,应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加快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对重大基础性研究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考核,形成重大原创性成果,在优先发展领域发挥非对称性优势。加强对科技创新的谋划和预见,前瞻性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工程。围绕物质结构、意识本质、生命健康、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部署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增强从0到1的创新能力。聚焦高端芯片、基础原材料、工业软件等共性技术问题,加快系统性、集成性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问题。推动科研范式转型,加快经济发展的数据驱动。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推动数字技术和经济发展相融合,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前瞻布局一批数字经济产业,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CCD22E13-C908-4132-9997-84672DD619CA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目标导向为牵引开展建制化研究,发挥建制化体系化优势。加强战略目标导向下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成果一体化研究,建设专业化技术转化平台,增强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的动力和能力,促进不同研究之间的融汇融通、相互支撑和相互转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之重器,是大科学时代产出重大科技成果的条件支撑,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缺乏一流的平台条件,难以实现重大科技突破,而且在建设重大科技平台的同时,往往会推动技术进步和科学发现。同样,关键核心部件是国之重器,包括关键材料、核心器件、软件等。“卡脖子”问题背后不仅是掌握的科学原理不够,也可能是工艺不严格、数据不详细、精度不够的原因。基础性科学问题必须解决,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不是做不到,而是功夫没下到。
(二)推动创新要素流动和联系,激发创新活力动力
整合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各方资源和利益诉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关键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有机联系和高效配置,促进科学、技术和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彼此赋能、结成联盟,推动资源互补共享,打造共生共赢的合作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支撑。依靠传统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过剩。满足更高水平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模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运用、互联互通促进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将满足人民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升级重构传统产业生态,产品和服务更加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大科学时代科研范式的升级,需要重大科学发现和关键技术突破,需要竞争合作的规模团队、稳定的条件保障和一流的创新平台,而这些条件的满足更加需要建制化、体系化的科研模式,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快布局和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突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重大前沿、应用研究项目方向的牵头实施和资源汇聚作用,强化战略目标牵引,建立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实施分级责任机制,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建制化的国家科研机构,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目标牵引,培育一流学科和交叉新兴学科,以原始创新供给对接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变革。科技领军企业要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对接原始创新和工程创新的研究成果,发挥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骨干引领和资源整合作用,不断提升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以一流的产品、质量、标准、品牌塑造优势,引领发展。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升产业链发展的稳定性安全性。不断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集群集聚,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坚持市场需求和目标导向,引领资源汇聚和优化配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提升人口素质,汇聚全球一流创新人才
从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关系来看,具有科技素养的人口占比越高经济往往越发达,尤其是研发人员占比是重要的衡量指标。2018年,以色列仅有880万人口,却拥有3.8万名科学人才,平均每两千人中就有一人创业。据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国际比较,瑞士每万人就业人员中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就有166人,超过法国156人,英国132人,而我国每万人就业人员中从事研发活动人员仅为52人。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大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树立创新性思维,营造敢为人先、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引导人才勇于在无人区破冰,敢于挑战顛覆性创新任务。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大力发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在建设制造强国的征程中成为领军者,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吸引和汇聚全球一流的创新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既要做大人才“塔基”,又要做强“塔尖”,同时丰富“塔身”。科学技术进步和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呼唤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流人才队伍,也呼唤大国工匠、工程技术人员和卓越工程师,要大力培养汇聚一流人才队伍,形成战略科学家牵头、各类人才汇聚、竞争合作的人才“雁阵”格局。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一流科学家的数量,重点在人才队伍的质量。要在使用中培育人才,把人才放在关键科技攻关岗位上;要在培育中淬炼人才,引导人才成长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建设制造强国,更要培养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和“工匠”,使大国工匠在发展中不可替代。不断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人才评价制度。通过创新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科研和平台配套支持,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等,营造人才潜心研究的环境。根据不同人才属性,建立分类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双碳”目标,除发展绿色可再生能源外,提高单位能源产出即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是十分关键的要素。这既要求我国要加强能源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也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包括服务)生产,提升单位能源产出价值,这些都是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的要义所在,而这些无一不依赖创新。
作者简介:王英俭,男,1963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光学、科学精神、创新文化。陈套,男,1981年生,博士,副处长,研究方向:创新治理与政策。
参考文献:
[1]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0.
[2] 亚当·斯密.国富论[M].高格,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2-11.CCD22E13-C908-4132-9997-84672DD619CA
[3] 約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详,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20:2-4.
[4] 王英俭,陈套.关于科技强国建设的科技史维度思考——兼论对“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再认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10):1064-1071.
[5] SOLOW R 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01):65-94.
[6]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N].人民日报,2018-03-08(01).
[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36-37.
The Per Capita Labor Productivity Fac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ts Improvement Path
Wang Yingjian Chen Tao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CAS,Anhui,Hefei,230031)
Abstract:Per capita labor productivity reflects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labor productivity.Under the same productivity level,the to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mainly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labor force,while the development towards a higher level must rely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The paper discussed the internal logic among per capita labor productivit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per capita labor productivity are put forward from strengthens the basic science research and the key technology breakthrough;promote the flow and connection of innovation elements,and stimulate the driving force of innovation vitality;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and gather first-class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Per capita labor productivit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alent drivenCCD22E13-C908-4132-9997-84672DD619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