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2022-06-25张琦薛亚硕
张琦 薛亚硕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初见成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时部署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着力强化政策落实,乡村产业振兴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而为全面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体系的三大支柱。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巩固提升,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生產结构加速调整,现代畜牧业、园艺业、水产业、林业加快发展,各地区农业生产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方面,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负增长态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用地膜回收率达到80%。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壮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建成。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达到95.9万个,生产托管服务超过16.7亿亩次,显著提升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培育。“互联网+”“旅游+”“生态+”“文化+”加速向农业农村渗透,原有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组合方式打破重组,农村农业改革和发展活力得到释放。一是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持续改善,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2021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万家,营业收入达24.7万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3万家,营业收入达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4%。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接近70%,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二是农村电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县域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和农产品上行规模持续扩大,县域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05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4221亿元。三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游产业逐步从零星分布向集群分布转变,空间布局已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发展的区域拓展。2021我国休闲农业营收超过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0亿元。四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领域持续拓展,重点在农业市场信息、农资供应、绿色生产技术提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发力,满足了普通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需要。
农村创新创业日渐活跃。农村双创环境持续改善,创业潜力和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广袤乡村逐渐成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热土。一是乡村创新创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120万人,较2020年增长110万人。同时,“田秀才”“土专家”等在乡创业创新人员数量也已超过3000万人。二是乡村创新创业层次明显提升。乡村创新创业人员素质明显改善,人员构成日益多元化,40%以上创新创业人员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成员构成也由返乡农民工逐渐扩展至大中专毕业生、农业农村科技人员和退役军人等。三是乡村创新创业领域不断延伸拓宽。充分依托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发掘农业农村功能价值,推动创新创业领域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一方面,由传统种养向新品种种养、新技术开发、产品加工流通延伸,实现种养加和产供销产业链全覆盖。同时,以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向休闲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多领域拓展。目前,80%以上的创新创业主体发展了产业融合项目。
乡村产业融合水平稳步提升。乡村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产业链条愈加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一是乡村产业融合支持体系逐步建立。陆续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等支持政策,构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乡村产业融合主体规模增加,构成日益多元化。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培育多元化、市场化的融合主体。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融合主体格局。同时,除前三类主体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增长也十分迅速。以脱贫地区为例,2021年累计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万家,辐射带动脱贫人口近3000万人。三是融合载体增多。截至2021年,我国累计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7个、省市县产业园3000余个,建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4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00余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200余个,建成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300余个。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新挑战
产业兴则百业兴。乡村产业振兴为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充分肯定乡村产业振兴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乡村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改变质量效益整体偏低的任务仍然艰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最终要体现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的提升。目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明显,但质量兴业、效益兴业的任务仍然艰巨。一是乡村产业链条仍然较短。乡村企业普遍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乡村企业仍停留在原料产品的初加工、粗加工阶段,产品价值开发深度不够、附加值低,导致乡村产业整体效益低下。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以上,我国目前仅为2.3:1,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二是品牌化、标准化建设不足。大多数乡村产业起步晚,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品牌化运作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产品竞争力弱,对终端吸引力不强,滞销卖难问题时常发生,难以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改善乡村产业振兴要素支撑不强的困难仍然很大。人才、资金、土地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但在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下,乡村地区资金、人才要素大量流向城市,土地要素所具有的资源性潜力和经济潜力尚未被完全激活,造成乡村产业振兴所需的要素支撑严重不足。人才要素方面,人才总量缺口大,大量乡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和异地求学,从事职业化农业生产和就地就业的劳动力不足。目前,新型职业农民数量为2000余万人,仅占农村人口数量的4.01%。同时,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人力资本投资处于较低水平,9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仅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资金要素方面,乡村产业发展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金融机构信贷产品额度小,贷款期限短,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农业保险建设滞后,保险险种少,风险覆盖率低,政策性农险产品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如棉花、大豆、能繁母猪等品种的保险保障金额覆盖全部成本的比例仅在30%左右。土地要素方面,农村土地空闲、低效、粗放利用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供给不足并存,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偏低。如山西省近两年不断提升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但截至2021年底,山西省各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占也仅刚达到30%。
迅速补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短板的任务仍然很重。产业基础设施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目前,乡村地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旧难以完全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防汛抗旱能力不足;小型水利设施管护维修不及时,排洪蓄水能力下降;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薄弱,灾害应急通信综合指挥、交通装备水平落后,信息化智能化防灾减灾应用较少。以河南省为例,2021年7月特大暴雨导致河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620.3万亩,成灾面积1001万亩,绝收面积513.7万亩。二是乡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仍需加强。农村流通主体散而小,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现代化程度普遍不高;乡村商业网点布局以自动选作为主,缺乏统一规划,导致产品产销对接不畅,物流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相关数据显示,农村物流成本是城市物流成本的2-3倍,农村电商商品60%的成本付给了物流和渠道方,净利润可能只有10%,进一步压低了农产品销售利润。同时,现代化农产品仓储体系不完善,乡村仓储存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合理、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难以为农产品错季供应提供有效支撑。
改变带农促农质量不高的难度仍然很大。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更美好。通过乡村产业振兴,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增值的收益更多的留给农民。目前,乡村地区以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质量还有待提升。一是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为松散型,甚至是口头的,当农产品行情不好时,容易出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履行协议,压价收购或不愿收购的现象,农民权益难以保障。二是合作方式相对单一,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愿意采用一次性买断式支付农民土地要素或产品价格,农民难以参与产品增殖全过程。三是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成长期,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带动农户向深层次发展的能力和范围有限,无法为参与农户创造持续稳定增收途径。以江苏省为例,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江苏省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仅占总农户的30%,农产品加工率仅为40%,其中深加工仅20%,带动能力和纵深发展能力均有持续提升的必要。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及建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地区产业发展步伐,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产业振兴重要讲话为指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强化要素支撑保障,补上产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多举措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是延长乡村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引导乡村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突破企业只能参与最初生产和初加工的限制,打造农产品生产、深加工、衍生品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进而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同时,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据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生产高质量、小众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二是加强品牌建设。实施乡村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品牌提升行动,搭建培育农业品牌创建主体平台,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核心的乡村产业品牌矩阵,提高乡村产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推动标准化建设。重点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乡村产业主体参与标准制订,推动标准化生产理念和方式贯穿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保障产品品质和安全。
强化乡村产业振兴要素保障,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一是强化人才要素保障。一方面,以“内育”培养乡村产业人才,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本土人才应用技术水平、生产经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乡村产业振兴培育“领头雁”。另一方面,要以“外引”促进乡村人才最优化配置。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化人才,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是强化资金要素保障。继续推进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推动金融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信贷政策落实落地,完善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根据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开发特色产业险种。三是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健全土地流转支持政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土地流转监测制度,及时有效发布土地流转信息。
補上产业基础设施短板,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保障。一是增加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财政支持力度,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二是围绕农业灾害防治,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灾害预警机制,加强农业灾害全天候、大面积、全方位动态监测。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综合防灾规划,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加强水利设施管护,提高现代农业自然灾害治理能力。三是加快乡村地区商业物流网点建设,新建扩建一批田头市场和乡村产业批发市场,加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仓储保鲜设施标准化水平。四是加快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引导乡村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变。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企双赢,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制度保障。一是推动订单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农业企业市场化、信息化优势,引导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根据订单组织安排农业生产。同时,规范订单内容及执行程序,明确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加强合同执行监管。二是推进股份合作。推动农民以土地、劳动入股企业,企业以资金入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企权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引导支持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在产业振兴中培育有文化、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的新型现代化农民。三是提供技术资本服务。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推动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建立技术资本服务协作,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增强乡村产业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