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物馆藏铜布币简析
2022-06-25赵涛
赵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铸币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铁器的出现和使用,推动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当时社会的割据性和分散性,各地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种类的流通区域,产生了各种形态的货币,这就先后形成了先秦货币的布币、刀币、圆钱和铜贝四大货币体系。
布币是黄河中游农业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种农具“铜钱”演变而成的青铜铸币。主要流通于社会生产力和文化较为先进、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区,它经过生产工具、交换媒介和生产工具(原始布)、空首布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原始布、空首布和平首布三个发展阶段。
原始布出现在商代中后期,其形如铲,体形厚重博大,上端有短銎、肩部平直,保留了农具“铜钱”的一些痕迹,由于用途广泛,携带方便,常被人们作为交换的媒介物。商代晚期,它由商品交换的媒介物逐渐向铜铸币转化。到西周晚期形体渐趋缩小,銎的下端退缩到“钱”身上部,原来“钱”身中部隆起的脊棱,变成了一道象征性的竖纹至布身下部,钱面也出现了文字和符号。这类布钱是由农具向货币过渡的一种形式,有明显的原始性。
春秋时期,这种原始布又演变为空首布,成为周、晋、郑、卫、宋等国的青铜铸币。其形制主要有平肩、耸肩、斜肩三种类型。长銎上端多有一三角形星,其下一穿孔,其布身大都铸有一字,也有四字的,但出土较少,内容多为记地名、吉语、数字等,开了货币文字有地名的先河。平肩空首布铸行于周王室及晋、郑、卫等诸侯国内。耸肩空首布最早在晋、卫地区铸造和流通,和平肩空首布相比,体形薄而博大,銎细而长,两肩向上耸立,足部两尖大而长。斜肩空首布主要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东周王畿内的铸币,铸行于郑、晋、韩等地。
平首布是由空首布演变而来,其首改为扁平,仅象征铲形的农具。钱面有地名和货币单位等钱文,如“釿”“寽”等,其形制有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三孔布等,主要铸行于战国时期的周王室、三晋地区(韩、赵、魏)、楚、燕、中山等地。平首布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主要货币形态,其形制特征为平首、耸肩、尖足。它是由春秋时期晋国的耸肩尖足空首布递进演变而来的。方足布是战国中晚期(约公元前250—221年)铸行于三晋地区(韩、赵、魏国)和燕国属地的一种平首、平肩、方足货币,是战国时期铸造量最多、流行范围最广的一种铸币。燕国到战国晚期,受三晋地区布币的影响,也铸有方足布。圆足布除赵国铸造外,中山国也有仿造,其形制为圆首、圆肩、弧裆、圆足。三孔布铸行于战国晚期(公元前224—222年),是赵国最后铸行的一种货币,其形制为圆首、圆肩、弧裆、圆足,而且在布首及双足处各有一孔。正面铸地名,背面记重量。这是我国早期的一种过渡性铢两货币,它是秦半两的先驱,也显示了我国古代货币向圆形发展的趋向。因铸造时间短,数量少,制作规整,而成为先秦货币中的珍品。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铜布币多为空首布和平首布,均于2009年入藏。
春秋“商”字空首铜布币(图1)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春秋“商”字空首铜布币,长9.5厘米,宽5.3厘米,厚0.12厘米,重24.6克。鏟形,空首,銎部残,有一穿孔,束颈略直,平肩,两足尖呈弧形,正面有三竖线,有一“商”字,阴文。
春秋“土”字空首铜布币(图2)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春秋“土”字空首铜布币,通长9.61厘米,宽5.13厘米,肩残宽4.2厘米,厚0.08厘米,重27.7克。铸制,呈铲形。长銎,銎上部一星,中部一穿,平肩,桥形足。布身两面均有三直纹,中间的一条至銎部,布身正面左中部铸阳文“土”字。
春秋“册”字空首铜布币(图3)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春秋“册”字空首铜布币,长10.91厘米,宽5.2厘米,厚0.22厘米,重20克。铲形,空首,銎部有两个小穿孔,束颈,平肩,两足尖呈弧形,正面有一“册”字,三竖弦纹。
战国“梁正尚百当寽”铜布币(图4)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战国“梁正尚百当寽”铜布币,长5.9厘米,宽4.3厘米,厚0.12厘米,重12克。铲形,平首,直颈,略溜肩,两足近平,一足残缺,正面有“梁正尚百当寽”六阴铸文。
战国“安阳”平首铜布币(图5)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战国“安阳”平首铜布币,通长4.3厘米,宽2.8厘米,厚0.1厘米,重5.2克。平首,平肩,方裆,平足。布身两面从首至裆部有一直纹,正面铸阳文大篆“安阳”。
战国“安邑二釿”铜布币(图6)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战国“安邑二釿”铜布币,长6.35厘米,宽4.2厘米,厚0.22厘米,重21.4克。铲形,平首,束颈,肩部略平,两足平,正面有一条竖线,两边各铸2字,共4字阴文“安邑二釿”。
战国“殊布当釿”铜币(图7)
中国文字博物馆藏,战国“殊布当釿”铜币,长10.4厘米,厚0.21厘米,重36.7克。体长腰瘦,首阔呈倒梯形,上有大孔。平肩,双足似燕尾垂挂,正面铸阴文“殊布当釿”四字,背文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