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亲一百次后,她如是说……

2022-06-25

读报参考 2022年17期
关键词:物化学历年龄

说起艺术家黄引,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但如果是说那个“相亲了一百次的女孩”,大概就会有人听说过。不知道以这样的方式出圈,黄引本人意不意外。

相亲一百次

  我认识的是艺术家黄引。认识她的八年里,我们常常会在全国各地某个展览开幕式上碰到,欣喜于她一直默默继续着艺术事业,也唏嘘这样一个有才华、努力又有韧性的艺术家依旧籍籍无名,直到在一个名为“手机玩我”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上看到了她相亲一百次的故事。

  在黄引口中,自己大龄未婚,身高一米五四,从事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无房无车,没有稳定工作。而唯一在她看来是优点的硕士学历也成为她在相亲市场上不受欢迎的理由。黄引是一个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人,关于相亲,她作过一番分析,谈及不同女性在相亲市场中的位置,她认为:“年龄和外貌占的比重几乎是最大的,其次是身高和学历。除了人的天性外,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考虑生育价值使然吧。如果女性的能力或学历强到一定程度,在相亲市场却是弱势的,除非外在表现‘温柔不强势’的,可能会有所不同。也有不少所谓‘女强人’很刻意表现或者自我教育成这样,甚至依然呈现一种别扭的‘慕强’姿态。年薪40万的女性可能会要求男方年薪50万,或者家境更优渥。而符合条件的男性也许会优先考虑女性的年龄和外貌。具体鲜活的人被掩盖在一些数字化的标签之下。‘绝不能因为结婚降低生活质量’的毒鸡汤意味着婚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被当成了投资,物化他人的同时物化自己。”

  经历了近一百次面对面相亲,黄引早已看清了女性在这个市場中的“价值”所在。她说:“有意思的是,‘独立女性’并非不利标签,恰恰相反,很多男性欣赏或者需要女性有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和精神独立,但是却又不要太过。‘独立’意味着不会太黏人,可以给到对方一定的个人空间,并且具备承担家庭责任和成为母亲的能力,又或者,成为他事业上的左膀右臂。但若过分独立或追求自我发展,也许意味着无法拿出足够的精力照顾家庭,尤其‘女强男弱’更是大多数男性无法面对的压力。在他们看来,男性去更多承担经济以外的家庭责任,仿佛历来是耻辱,而非值得赞扬的责任感和担当。当然也不排除所谓‘赚钱养家’本来就是某些人逃避家庭责任的方式。”

  黄引知道在这个“市场”中自己所拥有的数据是不受欢迎的,甚至是不合格的,于是在网络上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子欣”——一个所有数据都在指标线以上的完美女孩人设去投身相亲市场。“子欣”贤惠、温柔、单纯善良、热爱生活又小鸟依人,更关注他人感受,愿意迎合对方需求。“‘她’是为了迎合相亲市场男性对于理想婚恋伴侣的期待而设计。”黄引说。她想知道这样一个“符合标准”的女孩子在相亲市场中是否就是赢家。到目前为止,与“子欣”线下一对一见面的人已接近90个,并且还在继续……

年龄焦虑

“大概是被那句‘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洗脑,我很焦虑自己会因为年纪大了嫁不出去而孤独终老。然后,我发现相亲就是为了获得一段可持续的婚姻关系而作出的彻底物化他人和自我的方式,一切都明明白白,大家都在为维系婚姻家庭乃至宗族传承的传统秩序而作出努力。结婚是一个必然选项,它的反面是失败。‘剩女’恐慌实实在在地攫住了我,我也发现同龄女性的焦虑普遍相对于我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百次相亲的社会实践听起来十分荒唐,但是背后的动机却是由实实在在的焦虑引发的。

  当996、007这些骇人听闻的数字已经逐渐被年轻人所默认,没有时间和渠道去自由恋爱,相亲也就成了通往婚姻最高效且重要的途径。所谓的“自然而然”,其实就是无意识。并没有多少人去追问结婚生子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比起来,似乎“年纪到了”“大家都这么做”等社会惯性显得更为重要,甚至于传宗接代等诉求,恐怕也并非人们真正的内心渴望。

  于是,黄引开始相亲,心想或许真的能遇到真爱呢。当然,她也想了解相亲背后潜藏的社会和心理机制,以及性别等条件带来的个体差异。然而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她渐渐发现并不好玩,而且会遇到各种言语、情感等伤害,多数人也并不真诚。她不断地被质疑、被挑剔,同时也挑剔和质疑他人。

  “相亲就像一场博弈,而我本人则因过于理想主义而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更深程度的焦虑。当然,我也知道了多数男性想要通过相亲来‘获得’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其中包含非常多的共性,有意识或无意识形成的,于是就有了‘子欣’这样一个角色。她不但是我的‘实验材料’,还帮助我更好地抽离自身,既让我更客观地参与和观察,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无论是迎合相亲对象、被关注,还是面对让我不适的场面,我都清醒地认识到那不是我本人。”

(摘自《北京青年报》刘婷)

猜你喜欢

物化学历年龄
身体消费、超现实欲望与内爆都市:《金钱——绝命书》中的物化书写
膨胀学历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年龄歧视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算年龄
知识无力感
年龄的秘密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