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现状浅析
2022-06-24宋冠禹
宋冠禹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0)
1 稀土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情况
1.1 标准体系研究背景
稀土是当今世界各国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我国稀土工业经过60 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集采选、冶炼分离、材料制备、终端应用为一体的较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但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中,也存在着污染风险大、资源能源消耗高等一系列瓶颈亟待突破。与此同时,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正在重塑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等绿色理念、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绿色贸易壁垒也成为一些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绿色发展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战略。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除了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也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稀土行业建立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门槛、规范和倒逼作用,助力稀土行业绿色发展。
1.2 标准体系框架
稀土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包含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和绿色评价标准体系两个标准体系,两者相互补充、彼此融合,具备落实绿色制造战略任务的目标导向性和实施行业管理职能的基础支撑性。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目的,是要对行业绿色制造发展所涵盖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标准加以规范,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企业能够按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并使其产品能够稳定地占领市场且获得最佳效益。
稀土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主要由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清洁生产、温室气体与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五个领域的分体系构成;其中,资源节约分体系包括节地、节材、节水等方面的标准;能源节约分体系包括产品类主要包括能源消耗限额以及生产设备等方面的标准;清洁生产分体系包括生态设计及评价要求、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标准;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分体系主要为温室气体减排基础和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分体系包括工业三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标准。
稀土节能与综合利用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图如图1。
图1 稀土节能与综合利用行业标准体系框架图
图1 稀土绿色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图
稀土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明细表如表1所示。
表1 稀土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明细表
稀土绿色评价标准体系主要由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四个领域的子体系构成;其中,绿色产品分体系包括绿色设计、评价等管理和基础方面的标准以及检测和分析方面的标准;绿色工厂分体系包括规划和评价等管理和基础方面的标准以及生产过程和生产控制方面的标准;绿色园区分体系主要包括园区公共和基础设施共享等方面的标准以及资源消耗与污染物协同处理等方面的标准;绿色供应链分体系主要包括物流和仓储等方面的标准以及采购和回收方面的标准。
稀土绿色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图如下:
稀土绿色评价标准明细表如表2所示。
表2 稀土绿色评价标准明细表
1.3 标准体系分析
截止至2021年7月底,稀土行业绿色制造标准(包括在研计划)36项,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25项,绿色评价标准11项;其中,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25项,团体标准3项;绿色设计产品标准7项,绿色工厂标准4项,节水领域1项,节能领域1项,清洁生产领域5项,资源综合利用18项;产品标准3项,检测方法标准19项,基础、管理标准14项;标龄整体较短,大多数标准都是在2016年后制定、修订的。2016年以来,稀土行业陆续启动节能与综合利用和绿色评价标准研制工作,标准研制数量大幅增加。稀土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中标龄较长的标准均完成了复审和修订,但温室气体与减排标准子体系目前暂无相关标准;绿色评价标准体系中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基本实现重要产品全覆盖,绿色工厂评价标准也在逐步推进,但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标准子体系暂无相关标准。
1.4 相关重要标准介绍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推进《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作内容,并配合工信部绿色制造标准研究专项的工作安排,稀土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近年来全面展开,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也陆续启动。相关重要标准简介如下:
《稀土采选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标准规定了稀土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要求、评价程序、报告编制流程。包含从事稀土选矿,分离,单一稀土氧化物、化合物生产,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等冶炼过程的稀土工厂。作为稀土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的具体操作依据。稀土采、选、冶行业绿色工厂的评价需要考虑全工厂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设备和工序,包括原材料选用、设备的选用、生产的工序、后处理及包装工序、安全环保设施配置、产品品质流程控制、功能区布局规划、水电供应设施配置;评价制备设备能否实现高效合理利用资源、评价制备工艺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产品与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统筹考虑资源、能源、环境、产品等属性,科学确定稀土行业冶炼绿色工厂评价的关键阶段和关键指标,建立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该标准对于稀土采选冶行业绿色升级改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离子型稀土矿产品》标准提出了离子型稀土矿产品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要求,规定了离子型稀土矿绿色产品的评价要求、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和评价方法。标准适用于离子型稀土矿的绿色产品评价,主要工艺技术是离子型稀土矿提取、富集。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的特色矿种,占全球已公布具备开采条件的中重稀土资源储量80%以上,对世界科技与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是我国具有绝对优势的战略资源。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在离子型稀土矿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该标准将有力推动我国离子型稀土绿色提取富集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指导我国离子型稀土矿产品的绿色化生产,保持我国在离子型稀土矿开采领域的领先地位,把长板做优做强,对于推动我国离子型稀土矿绿色开采技术推广应用、加速我国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稀土火法冶炼产品》规定了稀土火法冶炼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和流程。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系统评价整个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原料、装备、工艺、产品、包装、环境等。该标准填补了我国无稀土火法冶炼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的空白,标准涵盖了火法冶炼的2N~4N的全部稀土金属及合金,产品品种齐全,且涵盖了稀土火法冶炼的全部主流工艺,应用服务范围广。国外稀土火法冶炼产品品种少、产量小,整体质量和工艺水平不如我国,该产品是我国的优势产品,标准研制过程投入大量精力搜集数据及相关资料,标准的实际可操作性强,有力推动稀土火法冶炼企业持续改进以实现绿色升级。
《钕铁硼生产加工回收料稀土元素回收利用技术规范》研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企业及用户从钕铁硼废料中回收再利用其中的有价元素,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标准为钕铁硼废料回收利用提供有价元素价值评定、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综合考虑了生产过程能耗、环境保护要求,通过标准的建立,为相当一部分企业在钕铁硼废料回收利用有价元素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依据,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标准引导回收利用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高效节能技术装备,降低水、电等能源消耗,转变传统“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推动稀土回收产业节能与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积极响应国家推动“无废城市”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工作要求,加快构建回收再利用产业链。
2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2.1 温室气体与减排标准存在缺失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稀土元素提取和稀土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高能耗生产环节,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稀土绿色制造标准体系中尚无此类相关标准.
2.2 基础标准及回用、回收标准存在不足
绿色制造标准体系设计中基础技术方法存在不足。目前稀土绿色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和绿色工厂评价,而相关绿色制造的基础技标准较少。事实上,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材料的选择以及绿色处理(包含再制造)等技术都是绿色制造所涉及的专题技术,具体的实用技术、软件工具、技术数据等对于绿色制造的实施必不可少的,此类标准对企业绿色升级改造具有指导意义。但此类技术标准归口不在各个行业标委会,而应归属于SAC/TC 337 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其他跨行业的绿色制造相关标委会,目前在现有的标准体系设计中,此类标准较少。
另外,稀土产品基本属于原材料产品,对其全生命周期的边界设置一般选择从“摇篮”到“大门”模式。相比于“摇篮”到“坟墓”模式,稀土产品的绿色设计和绿色评估标准没有涵盖回用和回收环节。目前回用、回收标准也只涵盖了几类主要的稀土产品,尚未广泛覆盖。
2.3 绿色评价标准实施效果有待时间来检验
绿色评价标准体系包含绿色设计产品评价、绿色工厂评价等多个部分,目前标准的使用处于初期阶段,具体标准条款执行有待考验。例如,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中对于绿色原辅料、绿色生产工艺的评估,如果这些辅料和技术无对应的绿色评估手段,该如何确保绿色工厂所生产的产品是否都是绿色产品?另外,同类产品工艺有差别(如流程长短不同),品质也有差别(如纯度不同),工厂之间如何科学合理地比较其产品绿色评估结果?这些具体的问题在标准实施过程中仍有待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3 稀土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议
3.1 温室气体与减排标准亟需加强
“碳达峰、碳中和”被列为我国“十四五”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稀土行业“十四五”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未来几年,针对低碳发展的需求,亟需加强对双碳战略的认识、加深对双碳政策方针的理解,梳理低碳发展标准体系的初步框架,加快研制一批碳排放相关标准,补充完善稀土绿色制造标准体系。
3.2 加强基础类及回收、回用类绿色制造标准建设
针对基础类及回收、回用标准缺失的问题,对于尚未制定标准的产品、工厂或生产环节,应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情况制定自己的内控标准;其次建议相关标委会针对计量、监测、统计、基建、管理等共性需求领域完善基础通用标准体系;与此同时,稀土行业应联合相关标委会,研究绿色评价以外的绿色制造专题技术和实用技术,打造系列标准,补充完善标准体系,使得标准能更好的为绿色制造服务。
与此同时,应综合考虑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尚未涵盖的回收和回用环节,建立相应的回收料产品、检测方法、回收回用技术规范,同时研究稀土绿色供应链标准、回收料产品追溯标准的可行性,补充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
3.3 采取更多措施保障绿色评价标准后续实施
生产企业、监管部门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在绿色评价标准体系具体实施后,应根据具体实施情况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编制操作指南,指导用户科学使用标准,同时开展标准实施后评价工作,为标准的宣贯实施提供保障,让绿色标准落到实处。同时应跟踪标准实施情况,调研企业在标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为标准后期修订做积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