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 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
2022-06-24徐庆群
文/徐庆群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7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北京携手张家口作为主办城市尽锐出战、全力投入,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等国际体育组织紧密合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困难挑战,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面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在这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中,全方位展现了“科技冬奥”的支撑,展现了“人才冬奥”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逐一提到了为“双奥”成功举办的各行各业工作者:广大冬奥建设者发扬工匠精神,广大赛会服务保障人员热情周到服务,广大城市保障人员用心守护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广大文艺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设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外事工作者、气象工作者以及其他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以及奥林匹克大家庭、残奥大家庭成员与各国政府和人民、国际友好人士等给予强大支持。
在这些来自国际社会的支持中,外国专家为支撑北京冬奥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为我国冰雪竞技项目整体水平的提升贡献智慧,还积极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在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科技部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从冬奥会筹办伊始,即会同有关部门确定了以科技创新赋能冬奥的思路。加强统筹决策,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实施行动计划和重点专项为奥运保驾护航,为外籍人才办理来华工作许可通知及短期来华工作许可,提供人才签证便利,促进以科技为牵引的各类人才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在这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运动盛会上,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的力量,同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要论述精神的生动体现。在覆盖运动训练全周期的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中,外国专家和团队运用国际化视野、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与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创新,在科研攻关、运动训练、科技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防风网、风洞等新技术、新手段、新装备的辅助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因科技被最大化激发、训练场景也因科技被显著优化。我们注重加强国际合作创新,重视外国专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入地集聚外国专家资源和智慧,积极促进双边、多边国际合作,更好服务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局和国际奥林匹克事业的进步。
冬奥会作为世界级赛事,各国专家、运动员、教练员、记者讲述在中国的参赛故事,为疫情下的世界奉献了快乐和精彩。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俄语频道记者康斯坦丁·谢平,《中国日报》记者聂子瑞,CGTN主持人莫言等积极宣传报道奥运会,准确全面地向世界传递信息。“德国之声”记者乔纳森·克兰盛赞北京的安全防疫措施,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冈义堂因对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喜爱,在中日社交媒体意外走红。日本队的花滑选手羽生结弦对于冰面赞不绝口,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朱莉娅·马里诺分享冬奥村饺子。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从世界各地来参赛的外国友人对促进中外交流合作发挥着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冬奥会不仅是一个体育赛场,也是人文交流、国际传播的世界级平台,为积极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人文合作与交流格局提供了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在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的这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中,中国人民亮出的科技底色和创造的“人才奥运”必将载入奥林匹克运动会史册。
本期“特别策划”,呈现了外国专家在科技冬奥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并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和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外籍主持人,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局回顾了科技与人才交相辉映的“双奥”盛会那些难忘的人与事。
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代表团旗帜和运动员入场环节(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