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光辉篇章
2022-06-24孙大伟
孙大伟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面临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接下来,我们要牢牢把握“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走好“五个必由之路”,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光辉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具有最鲜明的人民性底色,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迅速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完成土地改革,初步恢复国民经济,安定人民群众生活。通过实施多个五年计划,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受长期战争破坏影响较深等原因,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量依然非常大,达到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开启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进程。到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特色扶贫开发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收入持续提高,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但是扶贫开发任务仍然相当艰巨: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滞后,贫困人口的规模依然很大,返贫问题、相对贫困问题较为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推进到了脱贫攻坚的新阶段,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先进理念,构建大扶贫格局,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最终,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咬定目标、顶住压力,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小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描述的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的特定阶段。在我国古代,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治世”和“盛世”,但是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落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小康”还只是停留在人们的想象当中。到了近代,我国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在列强的践踏和军阀的压迫下,国家积贫积弱、人民受苦受难,“小康”更是可望而不可及。正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新中国;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目标确定为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战略构想。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终于,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跃,实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完全超越了我国古代种种“治世”和“盛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宣告“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现在,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迈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发展阶段新征程,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也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朴素愿望,因而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要“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极为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富裕问题,并在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摆进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当前,我国发展仍具有“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这是着眼历史大势而作出的战略判断,彰显强大的战略自信。因此,无论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和国内改革稳定发展任务如何艰巨、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都要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统筹发展和完全,坚定不移地圍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奋斗、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从严治党走好“五个必由之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开拓新的光辉篇章。(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编辑/张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