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06-24赵银姬陈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19期

赵银姬 陈敏

[摘 要] 如何有效促进深入的“中国理解”,切实达成“中国认同”,是高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浙江大学国际学位生通识课程“中国概况”为例,从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积极探讨,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促进中国认同,以“五步一线”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与内容的“融合”、教学活动的“融通”、教学评价的“综合”,以此提升“中国理解”和“中国表达”,并为打造一流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高校国际学生;“中国概况”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同向同行,融合创新:国际学生公共必修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浙教函〔2021〕47号)

[作者简介] 赵银姬(1980—),女(朝鲜族),吉林延边人,博士,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东亚文化比较等研究;陈 敏(1975—),女,安徽宣州人,博士,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国际中文教育、词汇学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9-0001-04  [收稿日期] 2021-11-12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高校国际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培养和如何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当前高校专业学位生的人数呈增长趋势。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在华国际学生已有25万多人,占同时期在华留学生总数的52.44%[2];2019年占比为54.6%。以浙江大学为例,2020学年国际学位生达4774人,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学科类别进一步优化。高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既有特殊性,又有必要性。首先,国际学生数量增加、类别丰富、文化背景差异大;其次,当前高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相对薄弱,课程思政教学缺乏系统性;最后,部分国际学生即使学在中国、就业在中国,仍然存在着认知偏差、缺乏文化认同感和时代责任感。如何保证国际学生在华期间受到系统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国际学生培养中,将专业学术能力教育和提升正面认知能力协同并进,也是高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关于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的具体构成,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3]。高校的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主要通过全校性通识课程或公共必修课——“中国概况”和“公共汉语”实施。其中以中国国情教育为主要目的的“中国概况”课程,作为培养和提高国际学生“中国理解”的课程思政前沿阵地,直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国际学生“中国概况”课程定位

“中国概况”是面向全校国际学位生的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的总体性认识。根据《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中指出,“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4]“中国概况”课程规模庞大,以浙江大学为例,每学年修读人数(学位生)多达700余人。此课程是引导国际学生了解中国国情、中国文化极其重要的一环,课程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从“学科专业水平”“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及“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四个方面对国际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5]。“中国概况”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将国情教育和文化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正面认知培养双向而行。为此,作为高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沿阵地,课程应围绕培养学生正面的“中国理解”、增进“中国认同”,进行顶层设计和有效实施。

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塑“中国概况”课程体系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引领下重塑课程体系,确立以培养学生对中国的正面认知、增进中国认同为课程教学目标。

对一种文化的认同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中国概况”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学生,浙江大学每年有15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修读该课程,包括6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据2021年统计信息)。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理解世界的契机,是中国价值观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从内容维度上看,它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人类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在目标维度层面,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6];在功能维度层面,它能推动多元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综合文化素养。基于以上思考,课程围绕中国与世界、文化与价值观的互动性构建课程体系,知识体系上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创新为主线实施文化教育,以人类文明进程为宏大的叙事背景,突出中国优秀文化成果对世界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思考中形成正确的中国认知和跨文化分析。比如,在关于“中国地理”为主题的内容中,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讲述地理环境与中国国内外贸易往来的互动性,通过“一带一路”的古今之变迁,加深学生在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地理认知,同时引发学生结合自己本国实际情况,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面认知。

三、以“五步一线”构建“中国概况”教学模式

“中国概况”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具有普遍性。课程内容知识点繁杂且理论性强;100~200人的大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互动性差;教学评价缺少知识运用、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等。“五步一线”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为“一线”,包括“线上学习”“热身话题”“专题引领”“举一反三”“拓展提高”等五大教学环节整合线上线下平台和资源。“五步一线”覆盖教学全过程,实现资源与内容的“融合”,教学活动的“融通”、教学评价的“综合”。B5A98B10-E5F2-46AC-A6B7-EDA7FD1C424E

(一)以资源与内容的融合,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开拓课程深度与广度

实现资源与内容的融合,首先,课程资源要服务于课程内容,资源建设与开发要具有针对性;其次,线上和线下课程资源,既要相融合,又要主次分明,“读”中国与“行”中国要紧密结合起来。“读”中国可以利用灵活度较高的线上SPOC形式,甄选国际学生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将多个慕课有机融合,以此拓宽课程的广度与深度。“行”中国立足于地域文化体验,为国际学生打造可实践的学习空间,以此深化真实的中国体验。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浙江大学采用模块化教学,分为知识内容模块(中国基本国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当代发展、中国国际往来)和学术技能模块(文献检索、课堂报告、读书报告)。针对这一课程内容,线上SPOC整合了三个面向国际学生的线上慕课,包含了中国文化(“中国概况”)、地域文化(“杭州历史文化漫游”),以及学术技能(“通用学术汉语”)三个维度,体现了多元、灵活、高阶的课程特点。同时,线下依托面向国际学生的多个实践基地,组织针对性的文化体验和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西湖十景线装书制作”文化体验活动(杭州方志馆实践基地)、“‘马可·波罗运河游”(杭州运河博物馆)等活动,从而多视角、多维度地呈现真实的立体的中国,深化国际学生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二)以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融通,构建一体化活动模式

学习活动充分考虑国际学生学习特点,以发生有效的学习为依据,由浅入深,分层设计学习目标,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活动模式,将教学步骤分为课前两步(线上),课中一步(线上线下融合式),课后两步(线上线下融合式)。例如课前两步(“自学自测”“热身话题”)帮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课中一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认知维度设计“以测代教”“TO BE A TEACHER”“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课后两步(课后大作业、课外实地考察),通过学生自主的进行文献检索、线上研讨、街头采访等多种形式,促使国情教育向深度发展。

浙江大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来,学生活动参与度明显提高。根据2021学年的学习数据,“学在浙大”平台一个学期人均访问量超过716次,课程平均完成率超过97%,特别是线上讨论题参与度平均达85%以上,而SPOC平台上的优秀率(90分以上)高达48%,超过90%的学生认为,SPOC课程对于授课内容的理解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此外,根据近三个学期的学生提交作业数据进行的词频统计结果,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学生对中国“当代发展”部分的关注度增加;表达上趋于具象化,出现了“丝绸之路、文化多样性、凝聚力、二维码、基建、支付宝、高铁”等表述,“立体中国”“真实中国”的形象大大增强。

(三)推行综合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国际学生表达“中国理解”,讲好“中国故事”

鼓励国际学生向世界讲述自己的“中国体验”、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学生将“中国理解”付诸表达和行动,是“中国概况”课程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因此,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术素养的培养,是将教学效果落于实处的重要一环。浙江大学从课程评价体系入手,摈弃唯“知识能力”的单一评价标准,以“知识能力”与“价值素养”双向综合评价为理念,将教学评价与考核贯穿课前到课后的每个环节,具体采用“线上成绩+线下成绩+线上线下融合成绩”的评價方式,突出过程性、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例如,课程采用“线上线下双师指导+小组研讨+综合任务”三位一体的学术实践模式,有效促进了国际学生对中国的正面认知和理解向深度发展,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每学期设置两个高阶性的综合任务(课堂展示、文献报告),要求学生将对中国的深度理解与学术性汉语表达进行结合。课程将学术技能训练融入课程活动当中,学生通过“双师指导”掌握学术汉语理论知识和方法后,通过小组研讨形成一个关于中国的学术报告计划,之后教师进行一对一(组)的综合点评,最后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综合任务当中,超过95%的学生表示综合实践有助于提高通用学术汉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对于综合任务这种考核方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结语

本文中的“中国概况”课程改革实践,紧紧抓住课程思政和混合式教学高校改革发展的两个核心点,将“文化教育+价值观塑造”为基础的课程思政体系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贯穿始终,有效提升了国际学生对中国的正面认识和理解。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有其特殊性,内容上要站在中国价值国际化视域下重新审视课程体系,善于针对国际学生特点开发和组织资源;形式上用体验讲故事,用发现讲问题,用案例讲知识,用情感讲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既有中国理解,又有中国情怀的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EB/OL].(2019-04-12)[2021-10-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3]李怡.“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理念与方式探索:以“中国概况”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2021(34):63-66.

[4]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EB/OL].(2000-01-31)[2021-10-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0001/t20000131_81859.html.B5A98B10-E5F2-46AC-A6B7-EDA7FD1C424E

[5]教育部.來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EB/OL].(2018-10-19)[2021-10-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10/t20181012_351302.html.

[6]周涛.“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价值观传播与认同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5):52-5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the China Overview Course

ZHAO Yin-ji, CHEN Min

(International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China)

Abstract: How to construct a positive cognition of China, effectively promot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nd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up the sense of identit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general course of China Overview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rse orientation, the design system and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as the guidance to promote the sense of identity for China. The “five-steps and one line” teaching model is put forwar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resources and contents, the convergenc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teaching evaluations. In this way, we can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nd proper expression about China,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ng first-clas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China OverviewB5A98B10-E5F2-46AC-A6B7-EDA7FD1C42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