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6-23黄亚琴
黄亚琴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吞咽功能障碍是卒中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饮水呛咳、摄食困难等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影响正常摄食与营养吸收,严重时甚至可因误吸而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减轻临床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但训练效果易受患者依从性、锻炼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见效缓慢。因此,临床需辅助其他手段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以便更好地改善其吞咽功能。有研究显示,给予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咽部电刺激,可显著改善大脑皮质的血流量,恢复部分受损神经,从而促进吞咽反射弧的恢复及重建[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3~78岁,平均(65.39±2.57)岁;病程11~32 d,平均(22.03±2.77)d;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Ⅲ级11例,Ⅳ级14例,Ⅴ级7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1~77岁,平均(65.04±2.68)岁;病程10~33 d,平均(22.89±2.50)d;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Ⅲ级12例,Ⅳ级15例,Ⅴ级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4]中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合并吞咽功能障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排除标准:精神病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未脱离急性期;舌肌萎缩;既往有吞咽功能障碍史、喉部手术史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针对性疏导其负面情绪,并列举康复良好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健康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册内容,鼓励提问,耐心答疑。(2)间接吞咽训练:选择冰冻的棉签蘸水,刺激患者软腭、咽后壁、舌根等处,结束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3次/d;嘱患者将颈部后伸、前屈、左右转动,配合发音练习,从单音、元音练起,过渡至辅音、爆破音,3次/d;指导患者做喉抬高训练,即患者对镜将手指放在甲状腺软骨的上缘,自觉有吞咽动作时向上运动,以20次为1组,3组/d;(3)直接吞咽训练:协助患者取易于摄食的体位(如坐位、半卧位),根据吞咽功能障碍严重程度选择食物,以先易后难为原则,选择密度均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的糊状食物,进食前,将患者头部半垫高,在偏瘫侧肩部垫一软枕,第一口量约为2 ml,逐渐增加至15~20 ml,20 min/次,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干预:仪器选用KT-90B 型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北京耀阳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将治疗仪电极片放置处的皮肤进行脱脂处理,将正电极放置在第七颈椎处,负电极放置在双侧颌下环状软骨间,调整松紧度,稳妥固定后,启动治疗仪;首先用三角波、方波刺激颈部肌群,刺激阈值为0~25 mA,设置波宽为700 ms,时间为2~3 s,间隔时间为5~6 s,每次刺激20 min,1次/d,5 d/周。
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
(1)吞咽功能: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分别使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估两组吞咽功能,即观察患者吞咽60 ml 水后软腭、呼吸等反应,分值为17~46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吞咽功能越佳。(2)摄食能力: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分别使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估两组摄食能力,分值为1~7分,1分为无法经口摄食,7分为完全经口摄食,评分与患者摄食能力成正相关。(3)生命质量: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分别使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SWAL-QOL) 评估两组生命质量,共44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0~4分,总分为176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命质量越佳。(4)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干预期间两组肺炎、营养不良、误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吞咽功能、摄食能力、生命质量
干预前,两组SSA、FOIS、SWAL-QO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SSA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FOIS、SWALQOL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S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OIS、SWAL-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SA、FOIS、SWAL-QOL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SA、FOIS、SWAL-QOL评分比较(分,±s)
注:SSA 为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FOIS 为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SWAL-QOL 为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
组别例数SSA干预前干预4 周后观察组3227.19±2.5820.41±2.26对照组3228.05±2.3824.57±2.10 t 1.3927.628 P 0.1690.000组别例数FOIS干预前干预4 周后观察组323.41±0.306.22±0.12对照组323.39±0.285.69±0.37 t 0.2767.708 P 0.7840.000组别例数SWAL-QOL干预前干预4 周后观察组3289.63±7.55142.02±6.31对照组3291.30±9.24129.15±7.88 t 0.7927.212 P 0.4320.000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吞咽过程是食物从口腔、咽部、食管到胃部的过程,口腔与咽部是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发生部位。卒中患者发病后可因口唇肌肉松弛,引起口角流涎、食物流溢的发生,加之控制软腭、舌及相关咀嚼肌群的神经出现损伤,会导致舌不能自由活动,搅拌与咀嚼无法协调进行,进而影响食团的形成与吞咽[5-6]。而且,由于该病患者的咽部反射能力差,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呛咳与窒息,甚至可诱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延缓病情恢复[7]。
在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尽早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康复训练,为吞咽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两组SSA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FOIS、SWAL-QOL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S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OIS、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与摄食能力的恢复,降低营养不良、肺炎的发生风险,进而可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分析原因:在实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通过对患者进行口唇、咬肌、舌根等位置训练,可减轻神经元麻痹,加快吞咽相关肌群功能的恢复,有效逆转废用性肌肉萎缩,促使患者面部的咀嚼肌、肌肉、吞咽肌与舌部恢复自由运动,从而显著增强吞咽反射[8];康复护理不仅局限于疾病本身的护理,而是将关注重点延伸至由疾病造成的心理创伤,综合、协调地运用情绪疏导与健康宣教的方式,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减轻疾病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各项诊疗工作,为加快病情恢复创造条件;低频电刺激治疗仪是一种电刺激理疗仪器,可利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患者的咽部肌肉,以诱发肌肉自主运动,预防废用性肌肉萎缩;同时,低频电流刺激咽部可使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维持兴奋状态,促使受损神经反射弧重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与摄食能力;而吞咽功能的恢复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误吸风险,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可增加患者机体的营养摄入,改善营养状况,预防发生营养不良与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与摄食能力,有效预防发生误吸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