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公路高边坡的失稳分析及加固设计分析

2022-06-23伍海林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坡体安全系数岩体

伍海林

(韶关市翔宏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韶关 512023)

1 引 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新建高速公路位于丘陵或是峡谷地带,陡峻起伏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给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尤其是高速公路路基开挖施工时,沿线两侧往往不可避免的形成大量高边坡,受到地质、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公路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将直接应公路施工安全与进度,对此有必要加强山区公路高边坡的失稳分析及加固设计,保证山区公路工程顺利完工。

2 山区公路高边坡问题概述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公路建设情况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我国公路里程不断增加、施工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的同时,也对公路建设生态环保性、服务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截止2020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519.81万km,随着公路网络的完善许多在建、拟建高速公路不断朝着山区延伸,且此类公路等级高、路面宽、开挖量大,难免产生大量的高边坡,如何保证高边坡的稳定性是一个绕不开的工程问题。

根据山区公路建设情况来看,高边坡是滑坡灾害发生的主体,且高边坡开挖过程中,其稳定性不仅受到岩土参数的影响,也受到人为施工、降雨以及外部荷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减少和避免滑坡灾害的发生,需预先进行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并据此进行加固设计,提高加固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保证山区公路建设与运营安全性。

3 山区公路高边坡失稳主要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

3.1 高边坡失稳主要影响因素

(1)水的影响。山区公路高边坡失稳乃至滑坡灾害的发生,水都是十分重要的诱发因素,具体分为大气降水与地下水两个部分。其中,大气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水填充岩土体裂缝与间隙,坡体下滑力增大;降水侵蚀、软化岩体结构面,边坡整体抗剪强度降低;长时间降雨冲刷边坡,诱发边坡失稳事故。地下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坡体滑移面发育的作用上,一旦地下水位上升,将进一步增大坡内孔隙水压力,加剧动静水对岩土体的作用。

(2)地形地貌的影响。山区公路建设中高边坡的形成实质上是打破了原有坡体内部平衡,并按照需要开挖坡体、改造坡面,并通过支护加固实现边坡再平衡。对于山区公路工程而言,若是沿线地势平缓、征地不受限制,可放设缓坡,达到降低施工难度、提高边坡稳定性的目的;若是沿线地形较为复杂,如:深山峡谷,则对边坡开挖、支护加固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落实边坡稳定性分析工作。

(3)岩体结构的影响。在岩体中,各种结构面不规则组合,并与岩石再组合,由此形成“岩体结构”。根据相关规范,可将岩体结构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以及散体结构,合理进行岩体结构分类,是提高岩质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4)岩土性质的影响。根据山区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可得,岩土性质是根本影响因素,如:石灰岩、花岗岩等岩性坚硬、岩体完整,开挖高陡边坡不易失稳;软弱岩石、土质边坡,极易发生失稳问题,必须开展稳定性分析,并做好相关加固设计工作。

(5)工程开挖的影响。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对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爆破开挖对近坡面围岩的扰动、开挖卸荷效应。其中,在岩质边坡开挖中,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是主要施工方法,爆破扰动极易引起边坡围岩脱落,这是稳定性分析与加固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开挖卸荷效应主要表现为路堑边坡开挖,保留岩体由于应力状态急剧变化导致节理裂隙扩展,降低了岩土体强度,进而影响边坡稳定性。

3.2 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在山区公路高边坡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大核心内容,目前相关分析方法发展较快,从二维扩展至三维、从单一方法发展至综合评价方法。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以及不确定分析法,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在上述诸多方法中,极限平衡法是一种利用安全系数定量评判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原理简单、使用方便,且计算结果精度高,目前依旧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分析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其可模拟边坡加载、卸载全过程,可通过严格应力、应变分析求解边坡的极限荷载,常用的有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耦合算法等。此外,基于非线性理论、系统理论、模糊理论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不确定分析法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且呈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融合的发展态势。

4 实例探析山区公路高边坡的失稳分析及加固设计要点

4.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呈南高北低的地势,属于剥蚀构造低山丘陵地貌单元。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显示,K40+787~K40+877段主要沿着山体的坡腰延伸,左高右低,山坡坡脚为县城,除了局部地段外均为削方边坡,边坡坡口线外发展有多条裂缝,且裂缝的宽度不断增加,整个高边坡的稳定性较差。

4.2 边坡现场调查情况

根据前期踏勘与本地补勘显示,边坡开口线外山坡上发育有4条连续性好的变形裂缝,裂缝情况如表2所示。根据深部位移监测显示,测斜孔CK-3、CK-4在孔深19 m、19.5 m处发生位移突变。沿着裂缝4往下,可见基岩陡坎局部垮塌,且可见一拉张裂缝延往坡下,细微变形迹象在三级坡坡脚一带消失。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此高边坡是沿深部一软弱夹层发生的滑移变形,同时根据边坡变形破坏范围、潜在滑动面深度(平均厚度14 m),估算潜在滑坡体方量7×104 m3,且边坡开挖是边坡变形主要诱因。

表2 变形裂缝情况

4.3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本项目采用极限平衡法(Bishop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本次选用的是Geo-slope计算分析软件展开二维极限平衡分析。根据计算,工程地质剖面1-1′安全系数为1.00~1.05、剖面2-2′安全系数为0.986,剖面3-3′安全系数为0.995。由此可得,计算结果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参数的可靠性,由此可判断坡体处于不稳定或临界状态。参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高速公路滑坡安全系数1.20~1.30,必须对边坡进行加固设计。

4.4 边坡加固设计

基于本项目边坡工程地质特征与稳定性分析结果,设计采用削方+锚固的边坡加固方案。经综合分析,剖面1-1′、2-2′设计为5级坡方案,每级边坡坡高10 m,其中,一级、二级坡采用原设计方案,三级坡坡比设计为1∶1.25,四级、五级坡坡比设计为1∶1.5,马道宽度2 m。经由计算显示,削方无法提高边坡安全系数,需进行锚固设计。

本项目坡体强风化厚度大,设计采用网格梁+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方案。经综合分析,每级边坡设计为3根锚索,锚索间距3.5 m、锚索锚固力600 kN、锚索倾斜角度15°~20°。经由边坡安全系数验算显示,削方+锚固方案下,剖面1-1′、2-2′安全系数分别为1.261、1.252,达到规范要求的,此加固方案完全可行。此外,剖面3-3′计算显示,剪出口部位在坡体开口线外,决定在开口线外坡底低洼、坡度平缓位置设计桩板墙或锚拉桩,桩后回填形成坡比1∶3的填土坡,有效提高坡体安全系数。

5 结 语

综上所述,山区公路是线性带状工程,常穿越复杂地形地貌与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且高边坡工点多、坡体内地质条件复杂,落实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十分重要。在工程实践中,需合理选择稳定性分析方法,明确山区公路稳定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加固设计,全面提高边坡安全系数,保证公路施工安全、运营可靠。

猜你喜欢

坡体安全系数岩体
降雨与水位波动作用下的水库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岩体利用研究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飞机结构设计中载荷安全系数的工程意义1)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考虑材料性能分散性的航空发动机结构安全系数确定方法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研究
强降雨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
干砌石护坡灌注混凝土施工方法在水电站大坝施工中的应用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