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方言童谣教学的融合探索
——以安阳童谣为例

2022-06-23李静

河北画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安阳奥尔夫童谣

李静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本土化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高且运用最为广泛的音乐教学方法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的“原本性”原理,是一种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的”,“一种人们必须自己亲身参与的音乐教育行为方式”[1],“原本性”提倡从本民族、本土文化出发,在国家及民族的文化传播中,逐渐形成以语言、动作、舞蹈等多元化内容进行的“本土化”的音乐特色教学,并运用在各阶段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实施过程当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传播中,也一直不断地在实现着“本土化”的发展。站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地方文化,发展本土音乐特色的高度,“本土化”教学内容可从我国各区域的音乐资源中进行选择。方言童谣作为地方最有乡土味,最本色的传统文化,以儿童为视角创作,流传于民间,是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强调传统文化学习的今天,方言童谣无疑成为儿童音乐学习的首选题材。奥尔夫音乐教育加入地方方言童谣的文化色彩,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两者相融合将形成新的音乐表达形式,激发儿童热爱家乡文化,实现在教育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幼儿园方言童谣教学的价值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倡本土化实践教学,从儿童出发,始于儿童,并融合多元文化,它的理念与方法非常适合幼儿音乐教学。从本土文化出发的音乐教育是奥尔夫教育的重要音乐观念,将原本的音乐、语言、动作和演奏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更接近幼儿的艺术审美感受和情感表达体验。

(一)厚植家乡文化情怀,推动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2]审美感受和体验,表现和创造是艺术的核心价值体现。

安阳方言作为豫北地区特有的语言类别,对安阳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安阳童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朴实生动,生活气息浓郁,是安阳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综合运用奥尔夫教学理念中的嗓音、律动、美术、戏剧表演等教学形式,将安阳童谣变成诉诸于多感官的,符合幼儿易感知、理解的情景故事,帮助幼儿记忆安阳历史人物、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使幼儿喜欢安阳童谣,激发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二)丰富地方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资源体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3]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地方本土资源选择,有助于弘扬地方文化,发展地方传统音乐。方言童谣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反映幼儿内心情感,且传唱度高,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节奏朗诵、动作、器乐演奏、戏剧等教学方式,教师在集体音乐教学中可开放、自由、创造性地实施奥尔夫音乐活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为地方音乐教育打开新领域、新思路。两者相结合的音乐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进一步淡化音乐技能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地方方言童谣的风格特点,升华幼儿对地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并通过灵活的音乐活动获得审美享受。

(三)方言童谣与奥尔夫音乐相融合,实现幼儿美育的价值

安阳童谣是安阳方言及音乐文化的体现,它承担着传承安阳本土文化的重任。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将音乐活动综合化、游戏化。安阳童谣中的歌词具有浓郁的方言韵味,其朗诵及念白的语言形式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提供最质朴的本土文化素材。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音乐节奏以及情绪的动作内容,同时加入节奏朗诵、韵律表演等教学形式,鼓励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大胆探索,启发其创造性的想法,使方言童谣音乐教学在创造性的氛围中,思维相互碰撞,时刻给予幼儿即兴表演、表达情感的机会。两者融合的教学活动实现在玩中学,所有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在表达美、展示美、体验美的实践中,开发幼儿潜在音乐能力,促进在音乐理解、感受、表现、创造能力的发展,引发审美体验,树立文化自信,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安阳童谣教学中的实践尝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原本性”,基于此我们将嗓音节奏朗诵、声势动作表达、打击乐器演奏、综合活动等形式,结合安阳方言童谣进行融合,做出四种不同课例分析。

(一)结合方言引入节奏朗诵训练

音乐是呼唤生命原初状态的重要手段,语言是建构生命原初的工具,音乐和语言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意义的和谐关联。[4]基于此,运用奥尔夫教学体系“节奏基石”,由最初简单、短小的方言字音入手,结合“节奏朗诵”进行教学。源于生活的安阳童谣,节拍节奏规整有序,是对幼儿进行节奏教学最适合的材料。民间美食是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运用方言朗诵安阳民间美食作为节奏素材进行节奏朗诵练习,不仅可以训练稳定的节拍感,也能够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本土民俗文化。如:煎血(x x)扁粉菜(x x x)道口烧鸡(xx xx)香(x—),四个词语连起来就变成了一条四小节的节奏,教师可将美食词语转换成图片,指挥幼儿进行节奏朗诵。教学过程中,可在不变化基本节奏的情况下,请幼儿将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美食词语进行即兴变换,辅以节奏、音量、语气、音色等音乐要素的不同变化,进行扩展练习。在熟练掌握之后,循序渐进地加入多声部,最终形成完整的节奏朗诵单元活动。课例从生活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在模仿、探索、即兴、合作中对安阳方言进行感知与体验,使幼儿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提高了语言能力,准确的节奏感也自然而生。

(二)结合动作与安阳童谣进行融合教学

幼儿在做音乐活动时经常会手舞足蹈、边唱边跳,这种现象说明人的身体动作与语言表达及情感交流是有关联的,不可分开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结合动作的教学非常丰富,包括声势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舞蹈、即兴创造动作等等。《拉锯扯锯》是流传于安阳的一首传统游戏童谣,长者牵幼儿双手,相对坐,做拉锯状,某某,喊幼儿的乳名[5]。从幼儿现有语言发展水平出发,让幼儿有接触安阳方言的语言经验,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教学步骤可分为以下几步:在进行动作教学之前,教师要教授幼儿朗诵方言童谣,与幼儿一同进行节奏朗诵,并纠正幼儿不准确的方言发音,伴随童谣《拉锯扯锯》的节奏朗诵进一步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随后在节奏朗诵中请幼儿加入简单的声势动作,如:拍手、拍腿、跺脚等。在动作及节奏练习熟练后,可请幼儿置换其中的身体动作,也可启发幼儿进行双人合作模式,结合方言童谣进行节奏朗诵。最后形成一个童谣游戏,如:两人脸对脸相对坐,用方言说童谣做游戏。前两句做拉锯、扯锯的动作,第三句拍腿、拍手,第四句在“某某”两个字时,手指对面同伴,用安阳方言说出对方名字。

运用方言童谣的进行动作节奏训练,经过节奏朗诵、动作创编、字词的替换等音乐形式,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探索身体与节奏、语言的组合,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方言童谣的积极性,也让“土味十足”的本土音乐素材变得“洋气”起来,调动了幼儿全身心的参与,让幼儿更加深入地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韵味。

(三)结合乐器与安阳童谣进行融合教学

“原本性”教育提倡人人必须亲身参与,幼儿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参与性活动包括地说、唱、奏等实践活动。“奏”在幼儿园必定离不开打击乐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听音识乐器”或“与乐器宝宝交朋友”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摸一摸、听一听中感受各种材质类型乐器的音色特点,在摇一摇、晃一晃、拍一拍中体验不同演奏方法所带来的音响效果,进一步在为方言童谣节奏“配音”中获得审美享受。如在安阳童谣《月儿圆圆》活动中,请幼儿为童谣创编形象的舞蹈动作,月亮圆圆——用手势做圆形状、小星晶晶——用手连续做捏拢放开等动作,并富有表情的跟节奏进行表演,待熟悉后加入打击乐器为童谣进行伴奏。配器如下:月儿——三角铁、小星——双响筒、天河——沙锤等,也可加入多声部的卡农形式,最后形成朗诵、舞蹈、奏乐为一体的表演。方言童谣与打击乐器演奏结合,为生活化的童谣增添了乐趣,通过合奏使幼儿感受音乐,享受合作,体验参与童谣节奏活动所带来的愉悦。

(四)结合综合活动与安阳童谣进行融合教学

在奥尔音乐课堂中,音乐不仅只有节奏与旋律,而是借助语言朗诵、律动、乐器演奏、歌唱、美术、戏剧表演等融合为幼儿进行综合教育。

1.方言童谣节奏朗诵

方言童谣中,充满了节奏韵律,通过幼儿与教师一起念诵方言童谣,能够使幼儿直接感受到方言本身的语音特点。在《小老鼠》课例中,教师结合角色扮演的形式,用一只说安阳方言的小老鼠引出童谣,教师用方言做节奏朗诵,幼儿跟随老师念诵。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将表示童谣语句的情节图片,按顺序贴到白板上,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记忆歌词。在节奏朗诵学习中教师纠正幼儿不准确的方言发音,如“不”和“吃”,在安阳方言中念be和ci,并在念诵中建立起方言童谣与节奏、韵律、固定音型等等之间的联系。

2.融入方言衬词

《小老鼠》是一首具有安阳地方特色的方言童谣,语言的节奏训练形成了本土化的教学内容。安阳方言中的衬词,可以增强童谣朗诵的语气,渲染教学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安阳童谣鲜明的本土风格和方言特色。“小老鼠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小老鼠烧到嘴会发出什么声音?它看见大狸猫来了,又会怎么样?”在童谣中加入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方言衬词,如呀嗨、真哪、哎呀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狼狈的形象,在童谣朗诵中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使幼儿对方言童谣的歌词及节奏记忆深刻,使方言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创编声势动作

对于幼儿来说语言、动作、节奏是一个统一体,在实践教学中,让幼儿用各种身体动作发出声音,引导幼儿探索声势动作声音的变化、声音的高低及音色的特点。在《小老鼠》课例中,教师请幼儿选择4个身体动作表现童谣的结构,尝试让幼儿边做声势动作边用方言把节奏型朗诵出来,并提醒幼儿创编动作时,“吃”和“来”这两个词有音调的高低之分,要强调语气的上扬与下抑,音调的高低要与动作相协调。经过加入声势节奏的童谣朗诵训练,使幼儿理解肢体动作与语言、节奏的配合,加强对童谣节奏的感知和把握。

4.用乐器讲故事

在《小老鼠》整首童谣中,为幼儿提供幼儿园常用打击乐器及简单旋律乐器,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进行集体讨论,结合童谣歌词,根据故事情节、创编的声势动作及衬词为童谣探索合理的配器方案。方言念诵的《小老鼠》与不同种类的打击乐器音色效果结合在一起,为故事创设好情境,在即兴演奏中,为戏剧表演做好铺垫基础。用刮奏的形式将音条乐器由低音敲向高音,表现小老鼠上灯台;由高音滑向低音表现小老鼠从高处掉下来;用木质乐器轻轻敲击,表现偷油吃;摇晃手摇铃,表现小老鼠吓得发抖,为整首童谣融入多样的伴奏及音响效果,使音乐形式变化较为丰富,更具有情节性。

5.歌唱与戏剧表演

戏剧表演是一种有趣的艺术表现形式,用方言演唱儿童耳熟能详的《小老鼠》旋律歌词,让幼儿学会聆听,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做出角色扮演动作,让幼儿将故事表演出来,使音乐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教师根据童谣歌词特点,将幼儿分组,分担歌词中的猫与老鼠的角色扮演,节奏朗诵念白部分及旋律演唱。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及服饰,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童谣歌词的理解和感受,联想小老鼠是怎么上去灯台的,又是怎么烧到嘴巴从灯台上滚下来的,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实现教学活动的再创造过程,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增进与方言童谣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

对于安阳本地的幼儿来说,安阳方言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语言,方言童谣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起着娱乐、教育、益智的作用,对于安阳的孩子来说是富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相关实践教学中,把音乐课堂教学结合安阳当地的方言童谣元素,将地方优秀的童谣文化与音乐要素合理地融入于世界音乐文化理念中,用创造性思路实现“洋为中用”,为幼儿提供学习空间与实践机会,发展了幼儿音乐的核心经验,同时也使幼儿对本地区传统文化认知感增强,产生对家乡文化的自信。

猜你喜欢

安阳奥尔夫童谣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安阳之旅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快乐童谣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安阳中嘉业投资有限公司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