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城市形象片字幕翻译审视
——以《黄山·梦之城》为例

2022-06-23程微

河北画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字幕黄山译文

程微

(上海海洋大学)

为打造生态型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城市,黄山不断推出海外旅游文化活动,其城市形象片的外宣作用也不容忽视。然而,笔者关注到该城市宣传片《黄山·梦之城》的字幕翻译错误频出。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视阈,以“三维转换”、“绿色翻译”意识等角度审视其英译失误,希冀能为城市形象片翻译提供范例和启示。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

由国内著名教授胡庚申创立的生态翻译学是从多学科视角对翻译理论的一种延伸,其翻译方法主要为“三维”(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转换,以期通过不同维度的适应实现跨语言、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1],与翻译活动相关的各因素间的和谐共生是保证文本顺利移植的基础。我们在翻译字幕时应从语言维考量文本的语言表达,从文化维考量译语的语境效果,从交际维考量旅游城市的召唤意图。

生态翻译学的“实指”研究包括“绿色翻译”,旨在翻译实践中展示绿色理念、绿色意识、绿色行为,实现文本移植的绿色价值。当下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之“实”尚未达到其理论之“名”的目标追求[2],然而,绿色翻译观的提出为评价译文是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观可行的标准[3]。故而将“绿色翻译”融入宣传片字幕翻译,将为城市的绿色生态形象锦上添花。

二、审视《黄山·梦之城》的翻译失误

《黄山·梦之城》是黄山市发布的官方城市形象片,该片以“梦幻黄山,礼仪徽州”为主题,向观众展示了黄山的旅游城市形象。字幕翻译为宣传城市和外语观众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错误百出的字幕翻译自然无法有效传达城市旅游文化信息,实现旅游宣传目的。

从理论、实践、逻辑和平衡“文本生态”等角度来看,语言、文化和交际均为翻译实践的要点。加之旅游文本的”绿色价值”和生态意义,将“绿色翻译”意识纳入考量范畴,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体现。

(一)“语言维”转换失败

语言维主要体现在两种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是译者双语应用能力的体现。因语言基础能力不足,导致的语义和语法错误等属于低级错误。而从黄山城市形象片一开始,就出现了译者在语言维上的转换失败。

例(1):

原文:无论我走了多远,无论我离开了多久,她,总在我的梦里!原译:No matter how far I went, no matter how long I have left, she is always in my dream. 改译1:No matter how far I go, no matter how long I’ve been away,she is always in my dreams. 改译2:No matter how far I go in my life, how long I’ve been away, this will always be my home.

“无论我走了多远”表达的是过去我离开过,现在或者将来也会离开。一般现在时可以表示不受时限的客观存在和现时状态,故译文不应采用过去式,采用一般现在时,改为“No matter how far I go”即可。译文“No matter how long I have left”(“无论我的生命还剩下多久”)与原文本“无论我离开了多久”之意相距甚远,属于错译,可改译为“how long I've been away”。笔者在改译2“No matter how far I go in my life”中增加了“in my life”,与“how long I’ve been away”在字幕美学、音韵和节奏感等方面更加协调顺口,促成和谐统一的“译境”。

鉴于叙述角度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对语篇主题或者中心思想以及语篇连贯方面的关注[4],笔者建议将“她,总在我的梦里”改译为“This will always be my home”,将叙述的角度转向宣传主体“家乡”。这种非人称倾向也反应了西方人的客体意识,是将译入语的思维方式融入翻译实践活动的适应性体现。

(二)“文化维”转换失败

社会和的文化发展导致语言的差异性,除文本的语言转换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它所在的文化环境,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5]。

例(2):

原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原译:The trips to China’s five great mountains render the trips to other mountains unnecessary,and a trip to mount Huangshan renders the trips to the five great mountains unnecessary. 改译:One Mountain to Rule Them All—Mt.Huangshan.

电影《指环王》至尊戒上的铭文英译为“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 One Ring to find them,One Ring to bring them all and in the darkness bind them”,寓意“此戒出世,众戒皆臣”。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赞美黄山“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原文本是后人根据此句改编而来,经过查证,笔者改译为“One Mountain to Rule Them All— Mt. Huangshan”,借用电影中的句式,融入外国文化元素,增加了黄山景区的神秘感,拉进与外国游客的心理距离。

字幕翻译属于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复合体,除了承载文化信息,还需考虑技术因素。字幕闪动的速度很快,简短清晰的译文可以使观众迅速捕捉字幕信息。例句原文14个字,译文30个字,是源语的2倍,且译文表达重复,语言生态和交际生态失衡。改译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角度实现文本移植的和谐统一,也是笔者追求“多维度”的最佳译文的体现。

(三)“交际维”转换失败

除了实现语言和文化层面的认同,交际维的转换应当考虑文本移植是否适合译语的使用环境,目标读者能否清晰的接收译文传达的信息,保持最佳的交际生态。

例(3):

原文:“大黄山”、“大旅游”,这座美丽城市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开放”、“大交通”,日益繁忙的高铁、国际航班,把黄山链接到了世界。原译:With “Big Huangshan” and “Big tourism”,this beautiful city is undergoing the rapid changes. With “Big Open up” and“Big Transportation”, Huangshan is linked the other places in the world by the increasingly busy high-speed rail and international flights. 改译:The “Greater Huangshan” in the “Grand Tourism” era is witnessing dramatic changes.

And the “Mass Transport” initiative with greater openness is linking Huangshan to the world with high-speed rail and international flights.

“大黄山”、“大旅游”、“大开放”和“大交通”,译文均采用“big”来修饰“大”,句式用“with”来连接。社会发展造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中文词汇的意义范围就不仅限于字对字的文本移植。这样,“大”所对应的英文表达就不仅是一个“big”这样简单[6]。“大”字可形容某事物或水平“程度高”,除“big”之外,还有“great”、“grand”、“mass”和“high”等。为唤起外国游客的美感共鸣,我们需要尊重译语的思维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除了采用词义替换的手法,原文“译境”不容忽视。汉语是重意合的语义型语言,语法意思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原文“大黄山”、“大旅游”和“大开放”、“大交通”之间无附属成分,用一个“大”字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特点。英语是重形式的语法型语言,注重结构和形式,汉英互译时,分析源语的逻辑和意义,才能确定译语的构筑方式。改译通过解释性和描述性的翻译,用增译的手法,在适应原文和选择译文的“译境”中讲述了中国故事,帮助外国受众理解原文的信息,提高国际传播的交际效果。

(四)“绿色翻译”意识缺失

“绿色翻译”适应全球绿色生态发展,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接地气”的一个典型标志[7]。贯彻“绿色翻译”意识于生态翻译,是服务于“绿色发展”实现“译有所为”的升级服务。

例(4):

原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译:The beautiful scenery is the most valuable mine. 译文1: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译文2:Lucid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themselve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 译文3:But Huangshan’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 will always be its 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Mine”(矿;矿山;矿井)易让人联想到资源开发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与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理应“弱汰”。中央编译局给出的参考译文1为目前的通用版本。但也有中国学者认为该译文未突出原始生态和绿色生态的自然意识,给出了译文2,保留了“金山银山”的原生态喻体,从生态翻译理念和“绿色翻译”意识的角度来看更加贴切中国的生态发展理念。

前三种译法的视角均为单个句子,综观原语,笔者考虑了文本移植能否实现译语上下文的生态平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原文中承上启下,虽然黄山市高速发展,但我们不忘绿色生态,视黄山的旅游资源为无价之宝。译文3用“but”将话锋一转,将主角“Huangshan”一词增补其中,再次聚焦黄山,实现互动效果。视频以第一人称讲述家乡,属口语体,笔者采用“clear”、“green”替代书面词汇“lucid”“lush”,更符合口语文本的翻译环境。

绿色翻译对翻译资源的重复利用最典型的莫过于对前译的借鉴上,这也是互文翻译观的具体表现[8]。笔者基于译文1和译文2,采用“选择/适应”的原则,借鉴前人的“精品”译文创造性地打造出译文3,体现了“绿色翻译”意识。

三、结语

城市形象片的英文字幕为中西方文化沟通打造了共通的语义空间,立足海外视角介绍中国城市,营造出良好的国际旅游生态环境。译者在文本移植时,应从语言、文化和交际等维度实现“翻译生态环境”的“共生互动”,以便达到一个补充、修复、重建译文“存活”成长的翻译生态环境,清除语言和文化障碍,实现文化的顺利输出。同时,在绿色理念、绿色价值和绿色行为的指导下,拔高译文的“绿色价值”,将“绿色翻译”融入文本生命和翻译生态的和谐共存之中,让城市“走出去”,引得外国游客“心往神驰”,最终夯实交际意图。

猜你喜欢

字幕黄山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学生写话①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弟子规
快速搜寻和下载电影字幕文件
自己动手 调整错乱的影视字幕
弟子规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