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奥菲利亚》角色内涵解读

2022-06-23戴姝仪

河北画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莱斯原著画作

戴姝仪

(上海师范大学)

一、《奥菲利亚》的背景故事

解读这幅画作首先要了解作品主人公——奥菲利亚,出自英国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莱特》,在原著中,奥菲利亚出身比较高贵,其父亲御前大臣的身份让她生活在物质丰裕的家庭,但是他的父亲曾经参与杀死了老国王,作为奥菲利亚恋人的哈姆莱特为了能够成功的为老国王报仇,故意装成精神错乱的精神病人,不仅无情的抛弃了奥菲利亚还亲手杀死了她的父亲。女主人公无法面对同时失去恋人和父亲的困顿,且父亲还是由其恋人杀害这一事实真相让她更加悲痛不已,并最终因为自我折磨出现疯癫、神志不清的精神状况,喜欢疯疯癫癫地在野外跑来跑去。有一天她不断地哼着古老的歌谣,编制美丽的花环,拿着花环想将其挂在柳树上,但因柳枝的突然断裂让她跌入深水之中,她依旧嘴里唱着古老的歌谣任凭河水将自己淹没,最终与水底的河草为伴。从这些描述中能够看出主人公是忧伤的、悲哀的、绝望的。

米莱通过对主人公编制的花环进行细致的描述,并将其生前最后的动作进行了具体、详细的特写,但是并没有将这个片段在舞台上进行诠释。还是最后由她的母亲在一次谈话中被提及。据了解原著中对奥菲利亚的描述很少,甚至对比戏剧通篇的体量来说少之又少,出场的频率也不高,间接的描写也不多,但是她不仅让原著的内容更加全面,在一定程度上让充满男性刚强之气的热血故事主旋有了女性柔情的滋润,多了一份柔软而温凉的基调。然而奥菲莉娅在该剧中的地位与她的少之又少的角色戏份并不成正比,相反,她的角色至关重要,极大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为这本就沉重悲怆的结局更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奥菲丽娅这位特殊的女性角色,丝毫不逊于莎翁笔下戏剧世界中的任何一位女性,她用翩若惊鸿的短暂出场,存在于鲜活而又热烈的爱恨纠葛,在花期正盛时节的一刹那落入深渊,她如此令人难忘,因为她不能作为一个在平行世界或是衍生作品里继续为人称道的角色,而是作为永远定格在最美好的瞬间的,一个终止的符号。奥菲丽娅永恒的死亡,使她能长久地停驻在每个观者的心间。这位女角色悲剧的一生基于廖寥数句对白,借由戏中其他角色的口中终结,仿佛像国画山水中大家匠人的留白,迷蒙不清又引人入胜,为画家二度提供了思想方面的开阔和想象,为他带来更加丰富的创作元素,让他在不同的场景中犹豫不决,这个场景不仅要对人物进行很好的诠释,又能使观者体会到丰满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关乎整幅画作的成败。

二、《奥菲莉亚》创作过程

拉斐尔前派专注于严肃而重大的绘画主题,并以使用历史服装的现代生活和文学主题绘画闻名。他们经常以大自然入画,其画风审慎细致、用色清新,关注细节的描绘。并对相关的细节进行反复的思考,最终米莱斯选取主人公落水后即将面对死亡的刹那作为画作永恒的纪念,用极富悲情色彩的画作方式来引领现代思想的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前人的痛苦和挣扎,用新时代的创作理念实现对画作的悲情展示。

传统人物画中的一般通过对人的形象描述为主,因此在该方式的画作中,风景在画作中的作用一般属于映衬,但是拉斐尔前派则持有不同的观点,在画作过程中将风景和人物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进行描述,所以《奥菲莉娅》该画作的风景部分是预先设定并完成的。霍格米尔的河边风景,被认为是米莱画《奥菲莉娅》的地方。在米莱所处的时代,艺术家们在室外写生绘制草图是常见的创作方法,通常他们会将写生稿带回工作室作为参照以完成一件更大尺幅的作品。但米莱和拉斐尔前派的伙伴们往往直接在户外露天绘制成稿,这在当时并不寻常。

《奥菲丽娅》在对颜色的使用过程中极具特色的使用,不仅让画作看起来独一无二,并且其与死亡主题更加契合的表现是个精彩的细节和传神的瞬间。这幅画选取的正是奥菲利亚在听取噩耗后精神失常失足落水将要淹死的情节,为了最准确地描绘奥菲利亚漂在水里的样子,说服某个美少女躺在冰冷的河里似乎不太可能,于是画家想到让模特躺在浴缸里。在人物写生阶段,为了还原原著的人物姿态,让画作更富有真实感,米莱斯精心选择符合场景的裙子,并让十九岁的伊丽莎白·西达尔穿好服饰,躺在水光四溢的浴缸里并根据原著的场景进行姿势摆放。尽管在整个过程中浴缸的底部事先摆放好蜡烛、照明灯、油灯等来实现水温的保持,但是因为米莱斯在创作的过程中精神注意力尤其的集中以至于用来保持水温的灯灭了也没能引起他的注意,最终让模特受冷而病倒。由于当时国民医疗体系并不健全,伊丽莎白的父亲请了私人医生,并要求米莱支付了医药费,好在伊丽莎白很快便恢复了健康。在浦东美术馆公放的纪录片中也提到伊丽莎白的经历,在感谢伊丽莎白的同时还赞扬她尽管只有19岁的年纪但肯为艺术发挥自己的全部心力,这种牺牲精神十分伟大。

此外,在1851年的五个月间,他潜心作画,每天在萨里的霍格斯米尔河畔作画11小时,每周六天,试图对自然进行前无古人的描绘。可是这样的投入是有代价的,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我时常处于被大风吹落到河里的危险。他还通过户外写生等形式对很多植物进行实景创作,比如柳树、野草等。米莱斯用他全部的心力实现对画作的生动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正式感,画面中所有的细节深深撼动着观者的心灵,对少女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三、作者米莱斯的生平经历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内涵,还需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才能推测并知晓作者如何把自身经历投注于描绘对象,如何与之产生关联并表达给观者。“拉斐尔前派”是一个艺术团体(亨特、罗塞蒂、米莱)于1848年组建的,其逐渐目的主要是对当时西方国家艺术形式的一种反抗,尤其是对拉斐尔等时代后出现的教条主义及约束性艺术思想的突破。

米莱斯是拉斐尔前派的“神童”,他的成名之作《奥菲利亚》是在他年仅二十二岁的时候画作的。他的绘画风格主要是对相关实物的真实情感进行细致的描述,在创作过程中反对当时西方国家的封建画作思想(教条主义、思想约束、凸显时代兴盛等),他比较重视自然、真实方面的风格。当时的欧洲国家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快,出现明显的贫富现象,且当时的社会并不稳定,动乱、阶级压迫、自私与傲慢等各种社会不安因素困扰着时代的健康发展,因此拉斐尔前派的成员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相关的负面问题导致他们出现很多精神层面的不满足和压抑,在生活中迷茫、疑惑、沉重的心情时刻影响着精神世界根深蒂固的认知,因此该派系所有的作品中都能看出时代的烙印,这种烙印是忧郁的、伤感的、更是充满厌弃的,这些精神层面的表露也成为他们画作的与众不同之处。

《奥菲利亚》中极致唯美的死亡表现和溢于画面的伤感情绪,我们能很自然地从画面上感受到其中的悲伤的情感流露,这是单纯地尊重原著并还原,还是画家投入了自身情绪的再创造?但其实造成奥菲利亚的死亡的推手除了恋人和父亲,还有一双隐形的大手——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也许在长期遭受着来自时代和社会的不理解这件事上,米莱斯深有体会。

四、《奥菲利亚》的图像学解析

米莱斯的《奥菲利亚》在创作技法方面更加倾向于既细致又精美的风格,看起来美轮美奂,比如对河流、河草等相关元素的描绘极具真实性,是真实的现场复原,主人公奥菲利亚的特写也非常的细致,比如对衣服花纹上的金丝、衣裙的优美、衣服的细节处理等都非常到位;她双眼无神,嘴唇微张,脸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仿佛只是带着几分醉意舒适地躺在浴缸里,但其实这样的平静外表下隐藏着奥菲利亚不正常的精神状态,作为正常人不小心坠入河中后应该是异常紧张、害怕、挣扎,米莱斯对这些微表情的处理不仅仅是真实的现场还原,还是人物心理的真实写照。

在米莱斯的《奥菲利亚》中,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充满了花草,这些除了还原原著中提及的花草种类,其余的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画家精心设计的。米莱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在霍格米尔河畔作画,画面中出现了不同花期的花,种类繁多,丰富了画面的同时带来了更多虚中有实的戏剧色彩。

奥菲莉娅表演中的第五场“有一朵雏菊”,雏菊的话语是无邪、可爱、幼稚、天真。同时对河水中的漂浮着的各种玫瑰花瓣及河边的野玫瑰等细致的特写,可能是指向雷欧提斯称其妹妹为“五月的玫瑰”。象征着青春、爱情和美丽。

奥菲莉娅脖子上的紫罗兰花环来自第四幕第五场。“我想给你一些紫罗兰……死得很痛快。”紫罗兰是忠诚的象征,也象征着贞洁和死亡。画作展示中,主人公手右手旁是根据原著中所形容的植物花束,是荨麻、雏菊等等所共同组成的漂亮花环,又通过对其附近生长的溪水毛茛进行细致地描写,象征了幼稚和忘恩,也许预示着她将被背叛的命运;她头顶的柳枝无精打采地垂落下来,象征着爱情渐行渐远;奥菲利亚衣服的下部还有紫罗兰花朵,代表忠诚。紫色的珍珠菜和绣线菊可能意味着奥菲莉娅的死亡是徒劳的。米莱直接面对大自然写生创作,他非常注重并还原真实细节,他的儿子在书信中清楚地写道,“原来在父亲的画作里的景物描写非常的富有真实性,一位植物学老师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带着学生去看真实的美景和花朵,便带着他们一起欣赏了《奥菲莉娅》的美丽场景,这些美景和原生态的自然美景具有同样的灵感意义。”

关于花卉元素的布置上,还有更多值得深究的细节,出现在花环中的红色罂粟预示着死亡,而蓝色的勿忘我更是对逝去的感情、情感、恋人的缅怀,同时也是对爱情的悲情、伤心、绝望。画作中的荨麻,主要是对主人公内心的真实写照,代表挣扎。在柳树上的鸟更是一个意味悠长的特写,可以理解为爱随鸟儿飞远,也可以理解为这只鸟即奥菲利亚,当她孤独又缓慢地离去时,寄托她灵魂的鸟儿也振翅欲飞。

五、《奥菲利亚》的符号内涵

奥菲莉娅作为一名当时女性的典型,莎翁通过讲述王子复仇记的故事,通过对主人公奥菲利亚的真实角色塑造,让大家更加深度的认识当时的西方文化背景及女性在当时背景下的地位及精神状态。在原著中她就是作为一个承载着众多期望,被追捧推崇的美丽符号存在着的,这与她最后香消玉殒的结局有着强烈的反差,“真正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米莱斯在画面表现元素上,把水、花卉、神色哀伤的女孩形象,将这些元素进行融合交汇就是主人公着奥菲莉亚的真实人物写照。奥菲利亚这个人物形象和题材也被很多艺术家讨论、点评和思考,最后奥菲利亚的人物写照就成了一个典型的标志。另外,奥菲利亚的这个人物写照是极具多种情感特征的融合,包括优美、悲情同时又伴有疯癫的,这些画作意蕴真实的表达主人公奥菲利亚的形象特征,也成为其真实的形象标志。

除了对人物特征的悲情描写,不仅展示了该人物的形象和状态,从更高的精神层面来看,更是对当时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奥菲利亚是封建时代的飘零无助的牺牲品,男权社会中任人摆布的棋子。作为一名中世纪养于深宫中的少女,是当时的欧洲时代背景带给女性更多的无奈与被迫。奥菲莉娅坚守当时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她总是保守而软弱,短暂的一生总是围绕着家庭与恋人,不会也不敢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实际上从始至终奥菲利亚都没办法自主地干涉事态的发展,她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只有顺着封建时代的漩涡越淹越深,仿佛这就是无法反抗的命运。

奥菲利亚作为符号学上的所指可以非常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的意义需要观者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得出不同的见解。

六、结语

在西方艺术画作方面,出现了非常多被反复诠释的主题,经历了由原始形态的图像描述到最后的图像抽离,在整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特定对应的符号标志。它们大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比如宗教大肆盛行时期就会出现较多的与宗教题材相关的画作;再比如伴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工业文明时期的一些负面信息同样会被捕捉,奥菲利亚这样的画作又成为拉斐尔前派创作者们用来传递焦虑、迷茫、抑郁等情绪的载体;而今奥菲利亚又成为思想进步者用来表达内心的不如意。

总之,当奥菲利亚这个人物形象成为一种标志性的符号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以后,其意义和内涵就不单单是剧本故事。但是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后代思想的变化会更加丰富,也将会赋予奥菲利亚更多的时代标志内涵,让其永远留下时代的脚印。

猜你喜欢

莱斯原著画作
大侦探福尔摩斯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水家乡
琵琶记
绿牡丹(下)
Nothing,你能在海上漂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