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丛中的大炮
——肖邦《b小调谐谑曲》艺术特征及演绎分析

2022-06-23叶颖婕

艺术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触键戏剧性小调

□叶颖婕

(叶颖婕/福建师范大学)

肖邦一生创作了许多有艺术价值的钢琴作品。谐谑曲原是奏鸣套曲中的一部分,肖邦将这一体裁发展成为独立的大型作品。其中《b 小调谐谑曲》是肖邦音乐创作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音乐充满了矛盾的戏剧性,亦可说是情感上的宣泄。本文主要从英雄性、民族性、冲突性与戏剧性等方面探讨该曲的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演绎过程进行分析。

“钢琴诗人”肖邦是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个性鲜明,有着浪漫主义音乐丰富的和声色彩,也有着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结构的严谨、匀称。

如歌的旋律在肖邦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宛如诗一般的音乐,多来源于波兰辉煌的过去、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及一些波兰民间的歌舞音乐。肖邦的音乐常直接引用波兰民间曲调,如玛祖卡舞曲则多来源于斯拉夫民族的民间音乐;在《b 小调谐谑曲》(op.20)中间部分的抒情旋律中,则是直接引用了波兰民间音乐“摇篮曲”的曲调。肖邦对民族音乐曲调进行改变,使之旋律更加优美,营造出温柔般的诗意。同时,肖邦十分喜爱意大利的歌剧,他的钢琴作品也深受其影响。意大利歌剧悠扬、婉转的旋律特点,更加丰富了肖邦的音乐,使其更富有歌唱性与戏剧性,让作品整体更加华丽。但《b小调谐谑曲》除了有静谧的旋律,还有着动荡不安、急速飞驰的旋律,形成音响上的巨大差异,让此乐曲具有戏剧性的感染力。

谐谑曲(Scherzo)从“谐谑”二字来看,有着戏谑、诙谐的特点,“从谐谑曲这一体裁的名称来看,就表明了其有浮想联翩的思维活动和随感而发的即兴创作特点”。其虽继承了小步舞曲三拍子的特点,但后来的谐谑曲也有六八拍,抑或者四四拍,在速度上多为快速,旋律多为上下行交替,有着明显的强弱对比与重音设计。海顿的四重奏、奏鸣曲及交响曲常运用谐谑曲这一体裁,将其放在中间作为一个乐章存在,但因海顿音乐的风格多以幽默风趣为主,似乎使谐谑曲诙谐的特点并没有十分突出,其贡献就在于将谐谑曲引进奏鸣曲套曲中,并确立了它的使用地位。贝多芬的谐谑曲乐章中,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充满动力性,力度有着强烈对比。在交响曲的谐谑曲乐章中,贝多芬一直追求创新,力图打破传统,其本身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这让其笔下的谐谑曲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可以说,贝多芬让谐谑曲真正成为奏鸣套曲中的一部分。

肖邦的四首独立钢琴谐谑曲的出现,以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使谐谑曲这一体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肖邦创作的谐谑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奏鸣套曲中的谐谑曲乐章,此类更多的是对传统谐谑曲的继承;另一类是四首独立体裁的钢琴谐谑曲,此类更多的是对传统的突破,在曲式结构上更为复杂化,对原先的复三部曲式进行扩充,使乐曲更具有戏剧性,在和声色彩及调式调性上也有着很大胆的变化,能够使乐曲有听觉冲突。同时,肖邦在谐谑曲里投入了极其丰富的情感,赋予了谐谑曲庞大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这些突破让四首谐谑曲更具肖邦个人独特的艺术性,本文探讨的《b 小调谐谑曲》便是其中的重要作品。

一、《b小调谐谑曲》的创作背景

(一)历史背景

1830 年11 月,肖邦前往西欧继续深造和学习,但就在他刚抵达维也纳的第五天,祖国就传来华沙起义的消息。此时远在异国他乡的肖邦,内心虽是激动和兴奋的,但又为自己没能够与祖国同胞一同参加斗争而倍感沮丧和失望。1831 年,在爱国志士们不到一年的浴血奋战中,华沙经历了起义的惨败,最终导致沦陷,在暴戾统治下,波兰人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二)家国的动荡对《b 小调谐谑曲》创作的影响

起义的失败、首都的沦陷,这一消息让肖邦内心深受震动,对祖国未来的担忧及对故乡的思念,开始让他的创作紧紧围绕着祖国的命运。《b 小调谐谑曲》的整体构思和初稿创作开始于1831 年华沙起义之后,为什么可以说它是肖邦创作的一个转折点?首先,在思想上,肖邦将自身与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祖国的热爱和内心对敌人的仇恨日益增长,当祖国人民在为民族自由流血牺牲时,他身处的维也纳却是歌舞升平,其复杂的心境无人诉说,只能把内心的这份压抑与愤怒,在这部作品中通过极富有创造性、震撼的音响宣泄出来。作品充满了英雄气概及对命运的抗争。其次,在音乐风格上,家国的动荡让肖邦创作的作品音乐内涵与风格发生了转变,从开朗流畅的旋律及活泼浪漫的风格逐渐趋向悲情性。最后,在音乐语言上,如于润洋先生在《悲情肖邦》里写道:“《b 小调谐谑曲》突破了谐谑曲体裁的传统性质,提升到悲剧—戏剧性境界;音乐中强烈的对比和反差造成音乐整体的巨大内在情感张力,乐曲的前后与中间部分营造了一个相互尖锐对立的局面;将音乐推向悲剧—戏剧性的顶峰。”

舒曼曾这样描述肖邦的音乐——“隐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聆听这首谐谑曲,我们可以感受到肖邦内心的反抗和压抑。《b 小调谐谑曲》让肖邦的创作风格从辉煌华丽的浪漫,渐渐转变成悲情叙事,肖邦通过该首乐曲开始确立在音乐创作中的悲情风格。

二、《b小调谐谑曲》的艺术特征

(一)英雄性与民族性

一提及肖邦的音乐,我们常常与如歌流畅的旋律、细腻入微的表达方式、新颖别致的和声色彩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首《b 小调谐谑曲》中,除了这些元素,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这首乐曲所采用的曲式与古典时期谐谑曲呈示部、中部和展开部的复三部曲式有所不同,带有鲜明的标题性,并带有前奏(1~8 小节)和尾声(574~629小节)的三部曲式。

表1 肖邦《b 小调谐谑曲》的曲式分析

聆听全曲,我们可以感受到乐曲的磅礴气势,拥有着史诗般的英雄气概。强烈的哀怨与反抗的情绪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乐段。在乐曲开始,突如其来的两声悲壮的仰天长啸般的音乐,是由两个不和谐和弦构成的,这也是全曲中最具有表现意义的音乐素材,仿佛电闪雷鸣划破了宁静的夜空,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著名音乐分析家亨内克曾这样描述这两个和弦:“忧郁和叛逆,对苍天的哭述。”紧接着是一串飞速疾驰的音流伴随着狂放不羁的气势从低音区一直向高音区冲去,其间夹杂着大量的和弦外音,构成许多不和谐音程。右手的快速行进与左手低声区的衬托,使音响上饱满且富有震撼力,音乐听起来更加气势恢宏,同时塑造了一个动荡不安、紧张的音乐形象。乐曲开始可以说很好地从音响上体现出了肖邦的英雄性,那么在乐曲的尾声处理中更是对英雄性的一种升华。九次fff 同音反复,是一种声嘶力竭的呐喊,是作曲家内心深处的呼喊与反抗,同时也是谐谑曲的悲愤制高点,最终在绝望、呐喊中结束了全曲。

肖邦是位拥有浓郁波兰民族气息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在他的音乐里,鲜明的民族性是不可忽略的,波兰的音乐旋律曲调已经深深扎根在肖邦的心里。在《b 小调谐谑曲》中也不例外,中间部分是肖邦一贯的抒情音调。这段音乐材料则是采用一首波兰古老的摇篮曲《睡吧,小耶稣》,旋律好似一位老者缓缓地叙述,让人难免联想到这是作曲家抒发内心对祖国的回忆与思念。中间部分的第一主题(309~324 小节)采用规整的平行复乐段,以大调式为主,级进进行为核心,有多声部特点,将四分音符节奏型的旋律置于中声部,同时,中声部将带有民族曲调的旋律融入其中,右手高声部旋律的点缀像是表达一种美轮美奂的幻想,使音乐整体极为抒情且静谧,又带有鲜明的民族性;第二主题(325~340 小节)旋律略带华彩的音型,装饰音的加入使旋律更具流动性,有一种情感上的层层递进,像是沉思过后内心深处细微的情感涌动,是对民族悲惨命运的担忧,展现的是一种战争过后的颓废和迷失。作曲家通过中间部分的音乐表达出对家乡亲人和友人的思念,对曾经安宁幸福生活的怀念。民族性一是体现在乐曲蕴含的深刻内涵是与作曲家本民族息息相关的,二是体现在引用了本民族的曲调。但在中间部分结束处原本抒情的音乐中突然出现“爆炸性”和弦,同样是乐曲开头的两个和弦,这两个和弦的出现打破了之前的美好,寓意着又将面临狂风暴雨的洗礼,为全曲的悲情色彩埋下了伏笔,像是一位英雄经过短暂的思考探索后,内心再次发出悲愤的呐喊。

从情感内涵上看,整首曲子紧紧围绕着肖邦抒发对祖国的情感,体现出肖邦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因情感的变化而造就辉弘气势的音乐上看,体现出肖邦极具个人特色的英雄性;从音乐材料上看,中间部分引用波兰民间曲调,体现出肖邦音乐中带有鲜明的民族性。

(二)冲突性与戏剧性

《b 小调谐谑曲》中除了音乐中所包含的民族性与英雄性外,更深层次的还有其音乐所体现出的冲突性与戏剧性。如果说贝多芬的谐谑曲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且带有戏剧性,那么肖邦便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冲突”的色彩。

首先,矛盾“冲突”源于肖邦的经历,准确来说是肖邦内心的矛盾冲突。华沙起义失败后,肖邦的思想受到了巨大冲击,创作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改早期沙龙式轻松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带有悲情色彩的风格。《b 小调谐谑曲》正是创作于此时,肖邦复杂的心境、强烈的爱国情怀无法实现,内心的彷徨、无奈与现实生活的矛盾造就了音乐的冲突性。其次,矛盾“冲突”表现在音乐中。(1)简单的和声与复杂音响的冲突,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9~24 小节)在和声上只用了两个原位和弦一级(9~16 小节)与四级(17~24 小节),但加入了大量的和弦外音,构成许多不和谐音程,如小七度、减七度等,看似简单的和声却在音响效果上显得复杂、多变;(2)音乐织体与音乐发展上的冲突,在第一部分的第114~120 小节,用fff 极强的演奏力度进行演奏分解导七和弦,音乐情绪上十分激动,高声部的旋律一直向上进行,但整体音乐发展趋势是逐渐往下的。这些音乐语言上的冲突都会使乐曲带有独特的冲突性。

那么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乐曲所带有的戏剧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中间部分在音乐形象上截然不同于头尾第一部分与再现部分,它带有全然不同的情感,在安静、静谧、柔美的钢琴织体里,饱含着作曲家的无限遐想,直到中间部分快结束时,又响起了前奏的两个不和谐和弦。它打破了所有的幻想,让乐曲再次进入了狂风暴雨、动荡不安的音乐中,充分体现出了乐曲戏剧性的冲突。第二,尾声部分也是极具有戏剧的感染力,运用半音阶和分解和弦等的陈述方式,采用强奏的演奏形式,使音乐充满力量,最后在高昂的情绪中结束全曲。音乐中带有忧郁和强烈的反抗,进而使悲情与戏剧性的色彩油然而生。

三、演绎分析

(一)触键力度上的控制

在上文的分析中,《b 小调谐谑曲》是一首有强烈戏剧性对比的乐曲,全曲充满热情与史诗般的英雄气概,那么演奏者要想达到气势宏大的音响效果,首先离不开触键力度上的控制。前奏部分两个不和谐和弦,需要手臂与手指的爆发力相互协调,全身的力量都集中于指尖,保持较强的触键力度后再下键,同时高音应突出较亮的音色,因而右手小指应加重触键力度,手指与指关节要支撑住,不能因为时值的延长而降低了声音的饱满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演奏者在弹奏时要防止拍打琴键或僵硬的触键方式而造成刺耳的声音,并且要弹够两个和弦各十二拍的时值,不能提前结束,否则会影响其特有的艺术效果。

第一部分的音乐一开始,便是一串疾速驰骋的音流,在手指快速跑动时,演奏者要做到触键力度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右手自然地带动大臂、小臂,积极抬指灵活主动弹奏每个音,并且横向移动的速度要快,同时根据音乐标记从p 到fz(9~16 小节)。右手触键力度要由弱到强,但“弱”并不代表松垮,而是在保持手指紧张且不僵硬的状态下,力度有所控制,弹奏出具有爆发性与颗粒感的音乐。在旋律往高音区进行时,触键的力度一点点增强,反之则是触键力度一点点减弱,使音乐显示出起伏变化。在第九小节的前一拍半是由左手弹奏,音乐标记fz 到p,说明第一个音程触键力度上应最强,手指敏捷地弹奏一拍半里的三个八分音符,音色上追求干净、清晰、有爆发力。第一部分的第二乐段音乐从Agitato 开始(73~128 小节),是左右手交替演奏,演奏者应严格准确把握节奏,并严谨参照乐谱的表情术语,左手在小节开始为双音音程时均标有重音记号,此时的触键力度是强紧接着稍弱,而右手一直保持着紧张的状态,手指主动弹奏每个音,有重音标记则加重力度。第一部分的音乐通过触键力度上的突强,音响效果此起彼伏,因而营造了一种紧张不安、压抑及反抗的音乐氛围,与中间部分形成了戏剧性的冲突。

中间部分(如图1)的音乐,是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回忆,旋律柔和抒情。在这一部分中,旋律音的间隔较大,连接需要靠手腕来带动,右手小指应运用较轻的触键力度弹奏出近似缥缈的衬音,大拇指则是负责弹奏主旋律,大指在下键时不同于第一部分快速极具爆发力的方式,而是用紧张又略带松弛的状态、稍重的触键力度慢慢下键,使右手整体旋律柔美带有梦幻色彩。左手微妙的和声变化犹如深邃的幽思,演奏者在弹奏时应保持相同的触键力度。演奏者在弹奏装饰音时力度不要太过加强,如此才不会破坏乐曲安静的气氛,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图1 肖邦《b小调谐谑曲》中间部分

再现部分的音乐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篇幅上有所减少,触键力度与第一部分大多一致。尾声部分的音乐将全曲推向了戏剧性的顶峰,此时的触键力度一直保持在较强的状态,旋律音型不断上下跑动。但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注意突出重音,最后结束的六个柱式和弦,要求演奏者带着饱满的力度进行弹奏。

(二)踏板上的运用

肖邦在踏板上的运用很有自己独到之处,同时踏板的运用有助于音乐力度的表现和音乐音响上的整体塑造。乐曲开始的前奏是全曲英雄性、戏剧性与冲突性的集中体现,演奏者在演奏时可采用手指下键的同时踩住踏板,延长和弦的音响效果,并两小节用一个踏板,保持音响上产生的洪亮度。在踏板与触键力度的控制下,这些强有力的音响表达出作曲家内在的英雄性,同时也为乐曲后面戏剧性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乐曲第一部分音乐的踏板整体而言要清晰,使音乐在原有颗粒感的基础上增强音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英雄气概。第9~12 小节与第17~20小节及相应的重复段中,在小节开头运用节奏性短踏板,能更加凸显出和声色彩上的冲突性;第14、15、22、23 小节左手为跳音伴奏织体,这时采用延音踏板,虽为延音踏板,但不能全踩满,否则会削弱音乐上的冲突性;第16 与24 小节中后两拍为休止,演奏者应随突强记号标记下键后,便放开踏板,这样的处理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乐曲的戏剧性,改变原有高音进行延长的习惯。第43、44 小节出现三个加强和弦,演奏者在演奏三个和弦时,速度不能放慢,踏板不能浑浊,要清晰地听到和弦产生的和声感与爆发力。从第73 小节开始,演奏者左右手交替演奏可以在重音八分音符上使用短踏板,用来强调重音。重音的频繁出现增强了音乐的冲突性与戏剧性。

中间部分踏板的运用肖邦均有标记,但肖邦认为标记仅是个人的一种想法,不以准确自居,而是自身对音乐的一种理解,中间部分音乐的踏板用来辅助旋律,使其更加连贯,富有歌唱性。踏板的正确运用与触键力度上的控制能更恰当地体现出音乐中鲜明的民族性。深思熟虑的踏板运用有利于加强尾声的悲剧与戏剧性,在第597~603 小节(也就是九个重复音与之前一小节),演奏者要将踏板从597小节踩住一直演奏到603 小节结束再松开,如此才能更好地达到如上文所说的效果,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的呐喊,是肖邦内心的反抗。从半音阶开始不运用踏板,从第615 小节起每小节的重音上使用短踏板,直至第619 小节,最后两小节不间断保持住踏板到半音阶演奏完。

(三)情感的把握与表达

《b 小调谐谑曲》是首饱含深刻内涵的乐曲,是肖邦在得知祖国沦陷,在复杂心境下所创作的,音乐中具有强大的情感张力。第一部分旋律快速地行进,是作曲家内心的宣泄,他在写给好友的信中,毫不掩饰地说:“在沙龙里,我装出一副平稳的姿态,而回到寓所后,我便在钢琴上奏出滚雷的轰鸣。”演奏者需体会作曲家内心的压抑,进而通过音乐表达出来,演奏时快速且不含糊。如果说第一部分是狂风暴雨,那么如歌、柔美且静谧的中间部分是回忆、是幻想、是沉思,带有民族曲调的摇篮曲旋律。演奏者在演奏时要体会作曲家内心情感的涌动,并带有感情地将其表达出来,与前后两部分形成戏剧性冲突。再现部不同于第一部分的宣泄,更多的是沉思过后的呐喊与反抗,尾声则是全曲的高潮,表达极具英雄性。演奏时,演奏者应把握住层层递进的情感变化,但应注意不能过分、刻意地表现,否则会差强人意。

这一作品被称为“在艺术领域里属于最强有力的反抗的呼喊和爱国主义感情的爆发”,笔者认为,演奏好此作品应基于对整首曲子体裁及艺术特征,以及肖邦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的了解。这首《b 小调谐谑曲》篇幅较大,在体裁上也进行了革新与突破,二者的相结合便使乐曲在结构与气势上更为宏大,也可以较好地展现出肖邦内在的英雄性,同时塑造了多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鲜明的对比让音乐充满了冲突性与戏剧性。技巧性的因素在肖邦谐谑曲中占有主导地位,要求演奏者对作品有整体的思考与把握,以及具备敏捷的手指技术。由此可见,肖邦的钢琴音乐新颖别致,又有独具个性、大胆的和声色彩,体现出肖邦超凡的音乐创作能力。

猜你喜欢

触键戏剧性小调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让情感在指尖流淌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音色的关系研究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小调[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