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地区发展的作用探析

2022-06-23向先锐

山西农经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贷款农民

□邵 璞,向先锐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 恩施 445000)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部分农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地区的经济呈现产业化发展,代表产业有家畜家禽产业和果树种植业。但由于农村距离城市中心销售市场较远、网络覆盖率偏低等因素的限制,经济发展受限。总体来说,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较大进步,其发展的空间很大,优势也很显著,但与城市地区的经济状况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1.1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地区的重要程度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国务院和银监会的双重领导下,筹集农村地区闲散资金,投资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综合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具有保障力、融资能力、贴合本地化的金融服务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合作经济发展为主要功能,解决了民众闲钱闲置和无钱投资的问题,限制了民间高利贷,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很多农民愿意将钱存到信用合作社,这说明信用合作社在农村地区已经取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地区的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民间借贷得到有序发展。农村基础建设、农业创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都离不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1.2 当前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农村信用合作社具有强大的融资投资功能,但是仍有许多农民无法贷到款项。调查发现,农村地区的贷款覆盖率仅为59.4%,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贷不到款。这主要是由于信用社与农民之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很多农民办理贷款时没有能够抵押的财产,对于国家政策的了解不足,不愿意、不敢贷款。

除此之外,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扶持下,农村地区经济呈现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国家支持养殖业和果树种植业发展。但是由于信息资源匮乏,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销售量有限,创业者创业失败,负债累累,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功能

2.1 信用合作社的融资功能

2.1.1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融资方面的问题与优势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融资方面除了有农民贷不到款的问题外,还存在融资范围受局限、融资宣传不得力、坏账损失等问题。

融资范围受局限,即农村信用合作社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民众的闲散资金,这意味着融资对象仅为民众,用这些资金支持“三农”发展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才会出现40%以上的民众贷不到款的现象。

除了对于贷款政策不了解、没有条件贷款的原因,融资宣传不得力成为部分民众不贷款的原因之一,说明贷款宣传政策存在问题。虽然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取得民心,但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多农民认为信用合作社只是用来存钱、取钱的地方,没有认识到信用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是融投资以及助力农村综合发展。

坏账损失是指贷出的款收不回来。农民经济能力较弱,当因天气状况不好或出现病虫害等威胁而无收成或农产品滞销时,投资于农作物的款项收不回来,农民也无力偿还贷款或偿还贷款时间较长,因此严重影响了信用合作社的资金周转,使其无法“持续输出”,甚至有资金时也不敢贷款给农民。

信用合作社贷款也具有一定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国家的扶持下,本着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创新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的理念,受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其次,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农村信用合作社减少了政策实施的阻碍。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意义突出,在落实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过程中,使真正贫困的农户享受到政策的扶持,并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构建了政府和银行相互推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实行各项扶持措施进一步推进了脱贫工作的健康运行。再次,经过多年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已取得民心。最后,网点布局具有强大优势,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目前农村地区第一大金融机构。

2.1.2 刺激农业生产积极性

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刺激农业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化发展,这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融资放贷后获得的重要结果。当农民拿到贷款时,内心的愉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使他们努力工作,极大地增强了个人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

2.1.3 促进农村地区对外开放,缩小城乡差距

地区呈现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必然会带动农村地区对外开放,农村的养殖业能够为城市提供肉类食品;种植业能够为城市提供瓜果蔬菜,通过联系城镇超市以及其他销售商,部分交易促成了长期合作,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农村产业发展吸引了一批投资商对其进行投资,使城市主动与农村联系,虽然说农村是“被开放”,但也是积极开放,这有利于农村的持续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2.1.4 优化农村资金结构

优化农村资金结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融资功能最为重要的意义之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筹集民众的闲钱,使民众“闲钱生钱”,主要具有以下两点作用。首先,能够让民众钱保值。其次,能优化农村资金结构,农民将闲钱拿来投资或进行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三农”发展,体现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趋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三农”自我发展的产物。但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用于非农投资的比例较大,部分地区高达40%,这种现象对于农村发展的利与弊还有待研究。

2.2 信用合作社的“纽带”功能

农村信用合作社扎根于农村,在农村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和农户联合保护贷款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和中小企业,周边社区提供资金来源。存贷市场相比较其他业务,占据了农村市场中的较大份额,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的调整也有很大帮助,可缓解农村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场所在本地,熟悉当地金融市场和各项金融业务,同时通过长期与当地农户和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相互之间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了本地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支持,这是同行不能替代和取代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特的经营模式以及其与农民之间的“纽带”关系,使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长期、更好地发展。

2.3 信用合作社的保护功能

在我国农村,民间高利贷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农村农民对于高利贷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反而认为高利贷是解决经济困难的主要方式。事实上,高利贷十分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建设,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一些方面可对高利贷起到抑制作用。

农民不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解决资金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我国相关的金融服务缺少法律规范,也没有对金融服务进行积极宣传,农村信用合作社这类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支持不到位。其次,相关贷款的利率比较高,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由于农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一旦遭遇意外事故便无力偿还贷款,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求其贷款需要有抵押品或担保人,但农民通常无法满足贷款条件。所以农民通常不向农村信用合作社、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而常常向民间贷款机构贷款。

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进行合理改善,例如在一定的贷款金额与一定的贷款期限内,对于农户贷款不要求有抵押物进行抵押。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根据农户的生产周期确定不同的贷款期限,手续简便,利率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村高利贷现象。但对于小额信贷,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详细政策监管,优惠的小额信贷政策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信贷方面仍存在问题。

2.4 信用合作社的稳定功能

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通过开展自身业务经营活动,为农村综合发展注入资金,有效抑制农村的资金外流,从而促进“三农”发展,稳定农民生活,这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所具有的稳定功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保障农民的生活与投资是国务院、银监会的要求,数据调查显示,农村合作信用社60%以上的资金都用于“三农”投资,对于农业发展的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农”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稳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态势稳定,信用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具体来说,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社会道德问题。农民能够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实现贷款,一部分人会选择留在家乡发展而不是外出打工,不仅减轻了农民工进城打工带来的住房、交通压力,还能使他们方便照顾在本地上学的子女和家中年迈的老人,社会道德问题得到缓解。

3 农村信用合作社与互联网金融

3.1 信用合作社的网络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网络化趋势日渐趋强,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连接网络。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引导下,我国农村地区不仅实现公路“村村通”,电视“村村通”,将来网络信息资源也能够实现“村村通”“全球通”。网上银行、京东淘宝、赶集网、支付宝、微信等多样化的信息工具已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们的生活中,人们不仅能感受网络的便捷、增加生活乐趣,还能促进产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在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产生了较大影响,当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网络化趋势明显。

3.2 互联网金融的强大作用

互联网金融在金融和互联网价值整合下产生,是“互联网+”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其多样性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互联网金融的信息获取、信用评级、信贷监测、客户营销依托网络开展,特别是依托电子商务及存量客户,可最大化地节省人力、网店和营销费用,还能优化控制,例如风险控制。互联网金融借助电子商务、搜索网站、税务、工商、水电等方面的大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技术,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低成本、高效率风险防控,这种风险防控效率更高、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具有加快发展、提升客户黏性的功能。互联网金融面向庞大的客户群,以开放的应用场景为基础,业务发展往往具有暴发性,互联网金融以其便捷的服务及良好的客户体验显著增强客户黏性。

3.3 在互联网支持下,农村信用合作社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农村信用合作社发生了变化。首先,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发生变化,部分地区通过网络化信息交流可以了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动态消息,也可以在网上咨询相关问题,这极大地节约了人们的时间,赢得了“时间成本”。其次,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方式发生变化,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QQ 工作群,使工作任务交接和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通过网络连接方便文件传输,通过发布公众号更好地宣传政策和发布消息。

农村信用合作社融合互联网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本质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互联网支持下,开发出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信息录入整理,而是联系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服务对象的信息系统,服务对象包括农民、城镇居民、小微企业、大型公司企业。该系统拥有专门的信息疏通渠道、资金链接渠道、产品宣传渠道、产品销售渠道以及融投资渠道。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进一步将互联网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融合,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将有质的飞跃。

4 结束语

在探索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的作用以及受到互联网影响的变化时发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一些本质作用在逐渐淡化,即对于农村发展的融资作用、对于“三农”的自我投资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总结为农投资的困难性、农村筹资的薄弱性、受网络影响发展的多样性、非农投资的高效率高回报。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和诱导,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各种产业都能从中受益,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生产发展的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信息资源,自我反思运作管理模式,提高自身运作效率,加强内部工作管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贷款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山西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制方向浅析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对三农金融市场资源的配置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