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微电影制作流程探究

2022-06-23

现代电影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薪火

郭 晨

(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 100071)

1 引言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是指在新媒体时代,为迎合人们碎片化的休闲方式和观影需求,“微规模”(较传统电影投资小、生产周期短)制作、“微平台”(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移动平台)推广、“微时长”(短则1~2分钟、长则30~40分钟)播映的视频短片。它秉承了电影较为完整的叙事结构,精巧的情节设计与结局发展,具有精良的制作与团队分工合作。

大家普遍认为,卢米埃尔兄弟的 《火车进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图1)。该片只有短短50 秒钟,却展示了电影艺术独特的造型力和表现力。可以说,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短到长的跨越,短片也是电影这门艺术“梦开始的地方”。对于很多影视工作者来说,微电影是大家灵感和创作的初始。

图1 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

如今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电影广受观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影视工作者开始采用这种表现手法,用精彩的视听效果与观众交流情感,积极展现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同时,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微电影,也表现出影视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方向。

经过前后期精心的打磨和创作,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微电影《薪火》,在第五届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大赛中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引发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微电影创拍的热潮。本文以《薪火》的拍摄为例,研究微电影的相关概念及制作流程,对微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2 微电影的类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电影的类型题材更加丰富,包含了幽默搞怪、青春爱情、奋斗励志、亲情友情、商业定制、公益教育等类型。

幽默搞怪型是比较夸张、搞笑的风格,在拍摄的形式上、画面效果上、演员的表演上有较多的创新,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青春爱情、奋斗励志、亲情友情的类型,一般都是采用叙事的方法来记录,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交流。

微电影广告是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具有商业性或是目的性,采用了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技巧,增加了广告信息的故事性,能够更深入地实现品牌形象、理念的渗透和推广,更好地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2010年的凯迪拉克广告短片 《一触即发》,开始真正让微电影的风暴“一触即发”。全片场面震撼,制作精良,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广告。

公益教育类微电影是为维护公众利益,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而摄制,它们反映主流价值,内容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其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被广大观众接纳。

比如第四届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大赛中,《窗口宣言》《我不是神医》《“90”后“疫”路奔跑》等获奖影片,聚焦新时代新气象和新作为,讲述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众志成城、科学抗疫等故事,透过“小场景”“小故事”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广大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风采,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微电影的兴起

微电影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大众生活,它的兴起有以下几个原因:

(1)视频技术的发展

早期电影制作相对复杂,影视行业整体门槛比较高。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微电影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作者,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完成简单的制作。同时一些新技术,例如互动体验、虚拟现实(VR)等提供了更多表现方式。

(2)观众观影模式的改变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时间被一些接踵而至的事情切割得支离破碎。微电影以一些夸张的情节、脑洞大的剧情以及快节奏,在短时间内抓住了观众的情绪。据测算,人们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手机观看视频的比例高达80.7%。大众可以从观看微电影中获得短暂的放松和视听的满足。

(3)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

随着腾讯、爱奇艺、抖音、BiliBili等一些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微电影和观众更加贴近,其传播速度快、影响面积广。创作者节省了营销成本,也可以通过点赞分享、平台资金支持等多种渠道获取收益。平台也可以得到更多有创意的资源,甚至一些以制片方或投资方的身份,成为自制微电影的主体。

4 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创拍流程

随着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的快速融合,微电影的摄制有了更多可能性。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设备的使用越来越专业,更多的影视人才也参与到创拍队伍中。制作团队从开始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分工与协作。

微电影制作相对电影来说更加灵活简便,但是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达到完美的视听效果,也绝非易事。在拍摄微电影 《薪火》时,团队从准备策划到完成,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共历经两个月,完成数十次的审查修改。从这些工作中,我们团队也慢慢找到了规律和方法,总结出一套较为快速和简便的流程。

微电影的创拍流程主要包括剧本策划、前期准备、拍摄阶段、后期制作等。

4.1 剧本策划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其场景比较丰富,人物多且各有特点,情节跌宕起伏。微电影受到时长和预算的限制,既要按照电影的艺术特征来精心构思作品,又要考虑如何化繁为简,详略得当。

好的作品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主题鲜明突出,感情充沛真挚,充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4.1.1 明确影片主题,把握核心思想

主题是一部微电影产生的源动力。要明确自己向观众表达什么意念。主题的选择,可以来源于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和经历,也可以关注当下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事件,这也是一种与大众产生共鸣的方式。

微电影《薪火》的主题,是以穿越各个战争年代时空对话的表现为主要形式,展现战斗精神的历史传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表达对革命先辈无私奉献的感恩之情(图2)。

图2 微电影 《薪火》穿越时空的对话

4.1.2 简化场景和人物设定

微电影需要用较为简单的场景,尽量少的人物,通过小故事来展现大道理。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创作,贴合大众的日常生活,使观众产生共鸣,有代入感。如果故事和人物太复杂,反转又太多,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同时我们要善于运用不同的角度和眼光,融入自己的思考,使作品更加吸引人。

例如短片《The Wait》 (等待)关注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与家人的故事 (图3)。故事讲述的是在公交候车点,一名孕妇与一位老人平行而坐。孕妇与电话那头交流着关于父亲病情的信息,愁容满面,老人像一位路人一样关切地询问和安慰孕妇。结尾公交车驶来,女儿转过头来叫父亲上车,所有人恍然大悟,父亲患上了阿兹海默症,直到结尾上车时他才想起来,眼前的孕妇是他的女儿。这部微电影只有两个人物,场景也只有公交车站台,但故事却催人泪下,把父女之间的爱表现得平凡与温柔。

图3 微电影 《等待》

4.1.3 提供更好的创意

创意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拼投资、拼明星不是微电影的重点,甚至并不能打动观众。有趣、新奇、感动才能让微电影深入人心,自发而广泛的传播。

例如微电影《The Black Hole》 (黑洞),男主角不经意间打印出了一张带有“黑洞”的纸,并发现透过“黑洞”竟然可以隔空取物,于是他便开始了无休止地索取,最终被自己的欲望和贪念所禁锢。

这样的创意来源于生活,甚至超出了生活或科学的领域,但这并不影响观众们发挥想象,引发人们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思考。

4.1.4 设计多样化的故事结局,引发观众思考

微电影的结尾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结局反转,具有想象力、未来感的设计,开放式的结尾等手法。这些方式可以在短暂的时长中给观众以更多的回味和想象。

开放式结局的表现手法更贴切生活。正如生活不提供答案,只流淌时间让你寻找答案,这样的结局更真实,更具说服力,让观众引发思考。例如微电影《盲人调音师》,讲述一位钢琴调音师假装自己是盲人来博取同情,一天他遇到了犯罪现场,老太太用枪指着他,而他只能继续弹奏。影片到此戛然而止,人们不禁去想弹奏结束后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隐约能从开头埋下的伏笔中,猜到影片的几种结局。故事也被改编为电影《调音师》,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这部微电影的成功。

《薪火》的结尾,使用时空穿梭的想象,革命先辈们穿越到现在,看见祖国“盛世如愿,国泰民安”。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音乐渲染、画面颜色匹配、剪辑等手法,让这种“穿越”的艺术表达更自然,也给观众更多回味。

4.2 前期准备

微电影创作团队相对精简,需要每个人承担多种职能和角色。创作之初,团队主要由4个人组成,共同承担了编剧、导演、策划、制片、美术、剪辑等主要工作。

4.2.1 细化拍摄脚本,创新拍摄手法

微电影在创作前期一般会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我们可以在剧本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的思维进行再创作,完善各个环节。例如对影片的主题意念的把握、人物的描写、场面的调度、情节的发展,以及研究时空结构、声画造型、艺术样式等,往往这时可以碰撞出好的点子和想法。也可以通过大量的影片观摩,从中间找到一些灵感进行借鉴。同时对拍摄手法进行一些创新和探索,尝试设计一些一镜到底的拍摄、绿幕拍摄、LED虚拟拍摄、运镜转场等。

4.2.2 使用动画预演,完善拍摄方案

动画预演,是指在影片拍摄前,用简单的动画来展示演员走位、取景、摄影机角度、摄影机运动等内容。常用的软件有3Dmax、iClone、Previs Pro等。例如,在微电影 《薪火》正式拍摄之前,创作团队便使用Previs Pro软件完成了动画预演,包括创建人物、道具的3D 模型,设计分镜和镜头运动轨迹,布置灯光等(图4)。

图4 《薪火》动画预演2D、3D设计图

动画预演将前期创意变为了现实,达成了影片的预期效果(图5)。

图5 《薪火》动画预演图与成片画面对比

4.2.3 选取合适的演员

在选取演员方面,由一些专业演员和有经验的人饰演主要人物。同时可以选择身边相对接近剧本角色的人,比如他们的年龄、形象、身份等,通过简单的指导和化妆,就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台词要尽可能通俗易懂,这样有利于演员的表演和发挥。

4.2.4 搭配场景

在置景和道具方面,通过一些布置,表现出时间、空间的特点。《薪火》使用了一个摄影棚,搭建三个场景,每个场景又分为两个时空。地面用不同颜色作区分,例如雪景使用硫酸镁铺满地面代替,家庭环境使用地毯、桌椅等。使用以前拍电影中使用过的一些道具,比如战争时期的模型坦克、帐篷等,现代的桌椅、沙发、电视等,简单地交代出各个时期的场景,包括长征时期的雪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场景,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场环境。现代场景包括小孩家里、医生科室和指挥所(图6)。

图6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帐篷和现代医生科室的场景

4.3 以DI为核心的前、后期制作流程

微电影不仅需要一定的创作步骤,更需完善制作流程和规范。团队在电影制作流程基础上,进行了简化与优化,在得到更好的效果的同时,整体工作更加快捷高效。

拍摄前我们需要开一个技术协调会,主要由制片、导演、摄影、录音、特效、后期等部门参与,目的是统一前后期的软硬件使用,制定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通过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后,我们形成了一整套以DI为核心的制作流程(图7)。

图7 微电影制作流程

DI全称是Digital Imaging,中文大意是“数字影像工程”,早期其概念为数字中间片的意思。随着影视制作全面数字化,DI的概念已经脱胎换骨,作为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部门,对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把控与流程管理。它涉及到前期工作中的拍摄、录音、现场预调色、特技拍摄,后期工作中的剪辑、特技处理、字幕混合、回套调色,输出不同的放映版本等。

4.3.1 前期拍摄

前期拍摄分为室内拍摄和外景拍摄。在选取摄影机上,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室内室外拍摄的设备参数、风格等方面保持一致。《薪火》在棚内拍摄时使用的是Sony PXW-FX9摄影机 (图8)。它采用FF6K 背照式全画幅感光元件,配合使用Sony大师系列定焦系列“25、50、85镜头”,相较于半画幅机器能拍摄到更多的细节,不会产生暗角,画质更好,同时更加轻便。我们选择拍摄视频为25P、4K分辨率4096×2160的XAVC 编码的.MXF格式,画幅比为1.89∶1,Slog3。外景拍摄我们选用了更加方便携带的Sony FX3 机型,参数一致,做好内外景拍摄画面和风格的匹配。

图8 Sony FX9摄影机

灯光是电影中重要的造型手段,有助于塑造角色性格、渲染情绪氛围。棚内拍摄的好处就是可以加强布光方面的设计。我们使用了5000 瓦聚光灯、追光灯、太空灯等,营造出舞台般的光影效果。室外拍摄要注意自然光线,注意不要过度曝光。有时也需要配合使用闪光灯和补光板。

对于一些特技的绿幕拍摄,要注意一些特技拍摄的基本要求。例如为了防止反绿光,绿幕要远离被拍摄的人和物。注意灯光的运用,保证绿幕背景打光充足,有利于抠像。

在录音上我们使用时码同步器进行时码同步,方便后期合板。现场录音时,要注意声音环境和噪音,一些电机声或电流声可能会对声音采集产生干扰。

统一由DIT 做好每天的素材备份工作。对于数据的备份是最重要的,虽然数据量整体较小,但也要保证双备份或多份备份。对拍摄画面进行认真检查,重点关注外景拍摄中人物的焦点、面光等一系列问题。

4.3.2 后期制作

在后期制作中,我们在数字制作流程上也进行了简化,使用达芬奇软件Davinci resolve 17 Studio进行后期全流程工艺。

DI方面,为了方便剪辑环节,我们使用电影流程转代理剪辑的方式。统一把原始素材转码为HD 422。LUT 方面,考虑到视频中需要用到一些历史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影像,我们通过前期拍摄实验,结合几种不同素材,定下影片的整体颜色风格和影调,输出一个较为匹配的LUT 进行转码,这样画面的效果更接近最终成片。

与录音的交互,直接全选声音和视频,进行时码同步匹配声音,输出给录音部门时使用Pro tools AAF预置,实现了与Pro tools录音软件的数据交互。

剪辑创作方面,重点关注影片整体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刻画,在理解导演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对故事内容进行必要的省略,调整影片的节奏,渲染延伸重要部分的情绪和氛围。《薪火》的剪辑中省略了前面一些对话介绍的部分,变为使用历史故事片来交待背景和时间,并用一些现代的场景做结束,形成了带有段落感的小故事,渲染出不同部分需要表达的感情,有憧憬、向往、致敬等。结尾通过一组祖国繁荣昌盛、科技进步、人民幸福的画面,把情绪推到最高潮,再用一组革命前辈笑脸的升格镜头,让观众感到温馨与感动。

提前和录音沟通,选取一些音乐和动效,充分运用声音和音乐元素,也可以让影片增加吸引力。

对白字幕方面,使用AI人工智能制作。使用讯飞听见字幕,输出台词音频mp3文件,语音识别后导出.srt文件,在Davinci Resolve中会自动识别为字幕轨,然后统一进行字体、大小的修改。还有很多类似的专业软件,比如Arctime、网易见外工作台等,或者是Vlog的制作软件剪映等,也可以快速实现自动识别并添加字幕的功能。同时大部分软件还可以翻译成中英文双语字幕,再通过人工校对。

调色方面使用的是Davinci Resolve 17 studio版本。在回套原始素材后,我们进行全片调色工作。如图9的画面,左边为解放战争时期,右边为现代时空。我们对历史的部分进行了消色处理,同时色调偏冷;现代的部分饱和度调高、整体明亮、色调偏暖。这样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与革命时期的艰苦卓绝就有了颜色上的对比和区分。通过选区单独把人物与背景分离,营造舞台感的效果。

图9 小红军与现代小孩的舞台感-全景

随着结尾处来到新时代后,画面逐渐转暖,人物面光也更加调暖,展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在最终的输出环节,我们要根据要求进行转码和压缩。如果需要上传到视频网站上,一些网站有视频参数规定,例如常见的格式FLV 和MP4,H.264/AVC编码。目前主流的网络播放平台,支持的分辨率从以前的720P,到如今的高清甚至4K和8K。为了提高画质,我们要避免上传时候的二次压缩。通常我们会查看平台的要求,适当调整码率的大小,保证最终的影片效果。

5 结语

在如今万物皆媒体的时代,微电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更多优秀的作品,将艺术与商业、日常生活等完美地结合起来。技术上也带动了VR、沉浸式电影、互动电影等多种形式的创新。

同时,快速发展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一些微电影商业化过于严重,导致这些作品不再是充满创意性和艺术性的文艺作品,而更像一种直接进行商品售卖的加长版广告。微电影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内容低俗化,利用虚假、夸大、炒作博取关注等。

未来我们要丰富微电影艺术表现形式和社会公益属性,构建影视媒体行业的现代化、多元化发展格局,更多地宣扬社会主旋律、正能量,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艺事业繁荣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薪火
中国出版集团20周年:赓续薪火,踔厉奋发
薪火少年说——上海市奉贤区奉城第一小学少先队创新特色项目
参观八七会议会址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9华诞
郑扬波
越剧人九代同堂登台亮相
天然寺
七律·厢兰头遗址怀古
浅谈“源·薪火”毕业展演中的侗族节目
传承五四薪火,彰显青春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