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动摇“竹林七贤”之心

2022-06-23凹口凸口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5期
关键词:王佐司马昭山涛

魏晋时期,有这样一个著名的隐士团体,那便是“竹林七贤”。所谓“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这七位当时的名士;而“竹林”则是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纵酒狂歌、尽兴玩乐的地方。

这七个人都说自己对现状很知足,无欲无求,想就这样潇洒度日,终老此生。当时很多军阀想拉拢这些名士,但都被拒绝了。司马昭就是其中之一。只要“竹林七贤”中有人能为己所用,就会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他一直也没成功,为此很是苦恼,苦恼到想放弃。

军师王佐看出了司马昭的心思,就問:“大将军您想招‘竹林七贤’之心因何动摇了呢?”司马昭说:“我去招了,可他们说对自己的现状很知足,拒绝后就把我送了出来。”

王佐说:“西汉时期,有一个人在自家的空地上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块地将无偿送给真正知足的人’。这时,一个富有的人骑马路过,看见了这块牌子,十分高兴。他立刻跳下马,来到立牌人面前说我已经很知足了,你可以把地给我了。立牌人说不,你是个不知足的人。富有的人说我现在有钱有权,你怎么说我是个不知足的人呢?立牌人说,如果你知足,就不会再要这块土地了。‘竹林七贤’确实有些人很知足,对现状很满意,但是大将军您回忆一下,如果大家都知足了,还会有人送您出来吗?”

司马昭一惊,开始回忆是谁送自己出来的,那就是山涛。于是,他赶紧派人单独联系山涛,并且写信说:“足下高雅之操超群出世,念您家中贫乏,现今送去钱二十万、谷二百斛。”果然,山涛很快就乖乖归顺了司马昭,嵇康则写下了千古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

有些人表面清高廉洁,实际上内心却充满暗黑的欲望与贪婪的钩爪。只要稍加诱惑,就会吞饵上钩,乖乖就范,留下一地鸡毛,为人不齿。这样的人,你愿意结交吗?

(摘自《做人与处事》 凹口凸口/文)

猜你喜欢

王佐司马昭山涛
事后莫做诸葛亮,事前莫效司马昭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只有上一等,没有下一等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井冈山时期的另一个王佐
此生繁华,无你何欢
此生繁华,无你何欢
在清华当教师的职校生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袁文才、王佐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