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水域溺水事故救援探究

2022-06-23王永

消防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救援

王永

摘要: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河边玩耍,但夏季降雨增加,河流水量充沛,溺水事故屡见不鲜。通过分析以往的溺水事故案例可知,部分人在河流或者湖泊中进行野浴时突发意外,或者是在河边、湖边行走时失足落水等意外情况在溺水事故中很是普遍。在人溺水的过程中,短时间内大量水进入呼吸道,然后进入人体肺部等器官中,进而造成溺水人员出现窒息的情况。文章阐述了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的救援分类,分析了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类型及原因,提出了夏季水域溺水事故救援的應对策略与重点事项。

关键词:夏季水域;溺水事故;救援

对溺水的时间节点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一般溺水情况多发生在夏季,因为这个时期气温较高,很多人会选择游泳或者户外游玩等娱乐活动。溺水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进行处置,一般落水人员落水后在4~6min属于最佳施救时间,如果不能开展施救任务,长时间的溺水会造成落水人员身体内部和大脑缺氧,给落水人员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救援人员需要对溺水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有效减少溺水情况出现,也要对溺水的救援工作以及救援时要重点关注的事项等有基本的了解。只有熟悉溺水中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开展施救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的救援分类

在开展溺水事故救援工作时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分别是静态救助和海洋救助,静态救助主要应用于内陆城市中河流、湖泊以及游泳池等场地,而海洋救援主要是指在海洋中开展救援活动。

二、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游泳造成的溺水事故

人在游泳过程中,可能会突发意外出现溺水情况,造成溺水的原因多种多样:第一,外界因素对游泳者产生影响。虽然,游泳人员通常具备较高的游泳技能,但是在游泳中外界环境如果突然发生变化,比如气温发生变化或者自然灾害突发,这些因素均为不可抗力,进而造成溺水情况发生。第二,游泳者自身能力不达标。在游泳的过程中,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出现失误或者游泳者进入深水区却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均属于个人因素造成的溺水事故。第三,游泳者在进入水源中出现恐惧的情况,内心极度紧张,各项动作均不能达到要求,特别是在刚溺水过程中,四肢僵硬不能自由移动,导致游泳者加重溺水的情况,这种属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事故。第四,在游泳前没有对泳池相关规定进行了解,违反游泳规定擅自返回到潜水区域,造成溺水事故的出现。第五,在游泳前不了解场所情况,当进入游泳区域游泳过程中,没有熟悉周围的环境而出现意外事故。第六,游泳者缺乏热身知识,在游泳前未能充分热身,下水以后出现呛水或者是腿部抽筋情况,且游泳者不具备专业的自救知识,不能及时地进行自救。第七,游泳者本身具有一些基础病,在游泳中却没有进行基本的防护,导致游泳中突发疾病造成溺水的情况的发生,比如高血压或者低血糖的患者,在游泳时出现血压突然升高或者是血糖降低,人发生晕厥造成溺水的情况,如果游泳者在开始游泳前,进食过多或者是未进食也会出现溺水情况。游泳场所的设施不够齐全,游泳场所配备专业救援人员数量不足,或者救援人员的职业素质及能力不能达到应急救援要求,再加上游泳场所的设计结构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均会给溺水事故的发生埋下安全隐患。

(二)非游泳造成的溺水事故

有些人出现溺水不是因为游泳造成的,非游泳造成溺水的情况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湖边、河边或者泳池边行走时,不慎失足落水,落水人员可能不具备游泳能力,在落水以后也很可能并不具备自救能力,进而造成溺水伤亡的情况出现。第二,少数人员受到情感打击或者经济债务无法按时偿还,主动跳水出现溺水伤亡[1]。第三,交通工具相撞或者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翻船的情况,受害者落水不能在短时间得到救助,造成溺水人员伤亡的情况。第四,工厂或者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后,人员为了自救而跳入周边的水域中,但因落水人员不会游泳,也很可能不能及时得到救助,造成落水人员出现溺水伤亡的情况。

三、夏季水域溺水事故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徒手救助

出现人员溺水时,如果落水人员没有沉入水底,作为救助者可以对落水人员进行打捞或者选择跳入水中开展救援工作,徒手救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当现场救援人员发现有人落水的情况出现,不能第一时间跳下水开展救援,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细致观察,选择合适入水救援的位置,入水点要距离落水人员位置最近,能够快速对落水人员开展营救工作。第二,救人者的入水方法也有严格要求,如果救援人员距离落水人员位置相对较远,这种情况下救援人员要让头先入水。采用此种入水的方式,主要的优点是人与水面角度比较小,能够快速在水中游动,能全面的缩短救援时间,入水时所选择动作与跳水运动员动作相同[2]。如果救援人员与落水人员之间距离比较近,这种情况下救援人员可以让脚先进入水中,与人在走路中的跨步相同,在脚进入水面以后双腿要快速地移动到一起,当救援人员身体进入水中后,双手向下压,然后,身体不断变化姿势,进入游泳状态快速地游向落水人员。第三,当救援人员游泳接近落水人员后,使用蛙泳或者是仰泳的形式,这种游泳模式能方便救援人员观看落水人员的实际情况,如果救援人员距离落水人员位置较远,救援人员可以采取让头先入水的方式,能快速地与落水人员接近,使用此种方式能保证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救援人员距离落水人员的直线距离达到1.5m的范围时,救援人员要在水中向下潜水至落水人员身后,避免面对面地与落水人员接触,主要是落水人员在水中处于慌张状态,当人靠近时会下意识地抓东西,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落水人员与救援人员出现共同溺水的情况。救援人员在抱住落水人员以后使用拖曳的方式将落水人员拖到岸边。第四,在使用托运技术过程中,对救援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救援人员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以及专业化的救援技能,如果救援人员身体素质不好,不仅救援失败还可能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全。第五,救援人员应选择使用合适的方式对落水人员开展上岸救援工作,当救援人员快要将落水人员拖拽到岸边时,所选的主要方式是用腋下的形式将落水人员拖到岸上。具体的施救方法需要按照以下步骤开展,首先,救援人员使用左手将岸边的硬物抓住,保证身体处于固定的姿势,让落水人员的右手抓住岸边,救援人员要抓住左手,这样将落水人员固定到一个位置。其次,当救援人员上岸以后使用左右手抓住落水人员的左右手,让其保持侧翻姿势,并将落水人员从水中提起,让其能够坐在岸边。当落水人员上岸以后,救援人员需要避免落水人员再次溺水的情况出现,要对其身体上的重要部位进行保护,让其缓慢地躺到岸边较为平整的位置,根据落水人员实际情况,开展人工呼吸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二)“蛙人”入水救助

“蛙人”入水救援的形式较为专业,救援人员在对落水人员开展救援前需要将潜水服穿戴完毕,在救援人员进入水中以后根据观察的落水点开展溺水人员的搜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按照专业的搜寻动作开展工作,使用“蛙人”救援的模式主要是落水人员的落水时间較长,在水面上难以快速发现,在水质较好的环境下,“蛙人”救援所起到的效果较为明显。另外,如果落水人员的落水面积比较小且水温比较低的情况下,使用“蛙人”救援的策略也能起到较好的救援效果[3]。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工作时,需要将各种装备带全,要检查各项装备是否牢靠,避免出现“英雄主义”不听从指挥的情况。下水救援人员只有得到命令以后才能开展水下救援任务,如果救援人员在施救前未得到下水的命令,应在救援位置严格地检查自己的装备,观察其他人员救援的实际情况。现场救援指挥人员需要根据救援情况设置警戒人员,对水面的情况进行严格的监控,当救援人员在水下出现任何情况,都可以及时地将情况反馈给指挥人员。如果落水地方在河流附近,现场的指挥人员就需要在河两岸设置警戒人员,当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地进行救援。

(三)滚钩、拦截网、冲锋舟综合救助

首先,选择滚钩进行救援。当救援人员在下放滚钩前,需要对周围人员进行仔细调查,确定溺水人员的落水位置,根据落水人员具体情况向下放滚钩。在滚钩位置放定后,现场救援人员根据标准要求,将滚钩两端固定在救援绳上,借助水上运输工具将救援人员运送到指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救援人员也可以将落水人员与滚钩缓慢的拉上岸边。其次,选择使用较为常见的拦截网进行救援。使用拦截网开展救援工作时,救援人员在河两岸,按照顺序排开,所执行动作与渔民拉网的动作相类似,拦截网需要沉入水底,河两侧的救援人员,要向一个方向拉网,这种方式能将落水人员拉到岸边。最后,使用冲锋舟综合救助的模式。救援人员需要对落水的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详细的制定救援方案,各种器材的使用要准确,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能全面提升救援的效率,更大程度上保证落水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夏季水域溺水事故救援的重点事项分析

(一)救援人员加强自身防护

救援现场指挥人员,要根据救援的实际情况,指派专业的人员到规定的位置对救援水面的实际情况开展监控工作,保证随时能监控到水面情况。在救援人员下水以前要对各项救生专用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包括救生衣是否完好、各种保险锁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绳是否有破损的情况。在救援人员下水前要按照救援规则,开展运动热身工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检查救援面罩气密性是否良好以及氧气瓶气体数量是否达到要求[4]。救援人员下水过程中,安全绳索保护也要牢靠有效,救援人员要集中精神完成一件事,不能出现思想溜号情况,救援小组中人员也要对保护绳实际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一旦保护绳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救援监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开展对救援人员的保护工作。

(二)做好医疗配置,实施精准救援

当救援人员将落水人员救出水面以后,如果落水人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仍旧存在较大的生命安全风险。医护人员到达救援现场后,要对落水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首先,需要清理落水人员口鼻中的异物,再对泥垢清理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对落水人员呼吸情况进行判断,落水人员出现呼吸困难应给予吸氧,如果心跳停止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呼吸或者是开展心肺复苏工作。在溺水事故处理过程中,救援人员与医护人员一定要坚持“就近、就便、就快”的原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顺利实现对落水者的救援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夏季水域溺水事故较为常见,消防部门要明确自身责任,在日常救援训练过程中,全面提升溺水事故救援能力。此外,救援人员应对各种救援预案有基本的了解,并在不断地训练中对救援方案进行研究优化,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魏品茂.夏季水域溺水事故救援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1,07(23):79+81.

[2]陈启耀,龚成秋.对频发性学生溺水事件原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8):253.

[3]李歆鑫,袁玲,国伟,等.儿童溺水事件发生规律、致因及应对策略[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1(14):236-237.

[4]王强,任忠飞.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21(19):117-118.

猜你喜欢

救援
小岛救援
驴友逃票进未开发区承担救援费3206元
海上救援无人机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深井抢险救援装置
紧急救援
地震救援中的高科技
幸福途中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