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冬奥会是这么制冰的
2022-06-23方锐
方锐
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了,憨態可掬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为我们开启了一场冰魂雪魄的体育盛宴。大家有没有想过,冰雪作为冬奥会的“第一主角”,究竟是怎么造出来的?等等!什么?冬奥会比赛用的竟然不是纯天然冰雪?今天,就为你揭开关于冰雪的更多秘密,准备好目瞪口呆吧!
纯水制冰,就是这么“豪横”
冬奥会的每个比赛场都是冰雪世界,如此用量,完全依靠大自然母亲“生产”,显然不现实。可人工造冰雪,也没那么容易。
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项目,比赛专用的场地都需要铺上一层冰盔甲,听着就是洒点水、降降温的事儿,实际上就连所用的水都非常讲究。首先要给水进行提纯,就是要把溶解在水中的固体颗粒、盐、矿物质等统统去除,让水更干净纯粹。可别小看水中的这些杂质,它们会在冰的晶体之间制造麻烦,特别喜欢掀翻运动员的舵雪橇,要么故意给滑冰运动员脚下使个绊子。而水的纯净度越高,冰面越平滑,越利于运动员赛出好成绩。
在瓷器上雕花
为了制造出高质量赛道,技术人员至少要准备一年的时间,小心翼翼地给赛道喷洒纯净水,甚至多达上百层。这个过程宛若浇灌名贵的花卉,一定要做到“雨露均沾”。
接下来,吸饱足够纯净水的赛道,就会通过特殊的装置进行“速冻”。这个过程也需要加倍小心,技术人员宛若在瓷器上雕花,手一抖可能就会形成“致命”的霜层。霜层喜欢抱紧冰里面的空气分子,一起到冰面上去捣蛋。一旦让它们得逞,制造出小凹痕,冰上项目运动员可就要大吃苦头啦,轻则摔倒,重则受伤。所以,捉住这些冰面“小坏蛋”,也是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
一样水,百样冰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冰层的厚度、温度要求各不相同,往往需要“量身定制”,众“冰”难调。
比如我们常见的花样滑冰项目,需要的冰层厚度高达5厘米、温度却仅有零下4摄氏度。只有这种“厚切”款冰面,才能让冰鞋与冰层紧密拥抱,帮助运动员完成各种优美炫目的跳跃动作。原来,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冰层边缘,水分子会变成一种类似于液体的结构,名叫“预融层”。它既可以让冰面丝滑如绸缎,又可以在冰鞋和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钩住冰鞋。你说神奇不神奇?
而极具观赏性的冰壶比赛场地,需要零下6摄氏度的冰,以及不超过12摄氏度的室温,否则冰壶与冰的摩擦系数就会发生改变,运动员就很难控制这些“疯狂”旋转的冰坨坨了。
速滑场地是冰中“千里马”,需要更平整、温差更小的冰面。在这里,就不得不表扬北京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了。我国科技人员给二氧化碳施“魔法”,创造性地研发出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系统和制冰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既省电又平整,我们可以期待在这里诞生更好的世界纪录哦!C6041896-C41A-477C-ACB6-C04F20442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