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内蒙古黄河文化旅游带条件分析
2022-06-23单浩杰
单浩杰
摘 要:黄河内蒙古段地处黄河流域的最北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内蒙古黄河流域多元的文化特征,为开发黄河文化旅游产品,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带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的有力保障,内蒙古要抓住时代机遇,充分发挥条件优势,开展黄河流域特色旅游,弘扬黄河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黄河文化 文化自信 传承 保护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在300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沉积了大量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品级高、丰度高,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黄河流域内黄河干流5464千米,流域广泛,涉及9个省份,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是开展黄河文化旅游重要任务。2011年成立了大黄河之旅旅游联盟,正式开启黄河流域旅游合作,在此后的几年里,开发旅游线路、塑造旅游品牌、建设旅游项目,沿黄河各省份签署旅游合作协议,制定合作方案,提升了黄河文化旅游的影响力。黄河沿线各省份也越来越重视黄河文化旅游,将其作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呼包鄂都市旅游圈和沿黄河旅游带建设,开展黄河农耕文化游”。
2019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把“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规划,要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2019年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黄河文化资源的保护、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促进文旅融合,打造黄河流域旅游带。为此还以国家规划为前提,编制一系列的区域性详细规划,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规划》《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几字弯旅游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保护专项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助推内蒙古黄河流域文旅事业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1月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指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要按照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总体部署,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和传承弘扬标志性工程,打造内蒙古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周密的顶层设计,为黄河流旅游事业的发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构建内蒙古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区位条件分析
(一)地理区位条件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17个市(区),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整个流域面积达79.5万km2,内蒙古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地区,黄河内蒙古段地处黄河流域最北端,地理位置在东经105°00′-113°00′北纬37°30′-42°00′之间,黄河干流在内蒙古境内长度是843.5 km,约占黄河全长的1/7,内蒙古黄河干流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属于上游段,河口镇以下至出口断面属于中游段。内蒙古黄流域面积15.19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19%,流域涉及到阿拉善左旗、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凉城县和察哈尔右翼中旗7个盟市。内蒙古与八省交界,八省区中的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又紧邻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南侧,区位的接近在加强区域合作、共建黄河文化旅游带具有先天的优势。
(二)经济区位条件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人口相对密集、资源丰富,城市发展较快,区位优势明显,是内蒙古经济发展重要引擎,更是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其中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节點城市;包头市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基地;鄂尔多斯市能源资源丰富,纺织制造业发达,素有“羊煤土气”之称;乌海市是内蒙古西部大开发能源战略转移的新型工业城市,被国家列为资源型转型试点城市;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西部的农业大市,其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也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素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之美誉;阿拉善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西部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乌兰察布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城市。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内蒙古黄河流域人口1237.3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1.45%。2019年内蒙古黄河流域GDP为11640.65亿元,约占全区的67.63%,其中由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所形成的首府都市圈又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动力源,2019年内蒙古各盟市的GDP排名中,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和包头排在全区的前三位,内蒙古黄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内蒙古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构建内蒙古黄河文化旅游带的资源条件分析
(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从地理区位上讲,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介于阴山南麓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穿行于乌兰布和沙漠、河套灌区及土默川平原与库布齐沙漠之间,流域内地形地貌多样,黄河流经平原、山地、丘陵、峡谷、高原、沙漠所形成的自然景观,成为内蒙古黄河流域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资源基础。人们在黄河流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水利工程积累的生产经验蕴含了包容、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大国重器、刻苦钻研等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在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文明思想、树立文化自信、展现大美中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全区以水利工程结合自然生态所形成的水利风景区有39家,其中,国家级29家,自治区级10家,其中一些水利风景区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区,知名的旅游景区有乌海湖水利风景区、呼和浩特市白石水利风景区、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哈素海)水利风景区、七星湖沙漠水利风景区、巴彦淖尔市二黄河水利风景区,等等。2019年9月4日,河套灌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河套灌区内取水工程——三盛公水利枢纽,以及各沿黄、沿支流引水工程,滋润着2444万亩良田。此外还有以老牛湾黄河大峡谷和准格尔大峡谷为代表的峡谷风光,有以沙漠休闲文化为代表的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月亮湖旅游景区和响沙湾旅游景区。
(二)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黄河流域在三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度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先进的思想文化铸造了灿烂的黄河文明,黄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不同文化不同功能的古建筑、古村落、仪式、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思想文化共同组成了黄河文化的完整体系。内蒙古黄河流域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最为活跃的区域,农耕文明、游牧文明、长城文化、黄河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明等多元文化交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艺术,展示着内蒙古沿黄地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在众多的文化资源中有展现民族融合、民族友好往来的昭君博物院、有展现早期人类文明的大窑文化遗址和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有展现游牧文化的秦汉长城遗址、阴山岩画、北魏祭天遗址、土城遗址、万部华严经塔和成吉思汗陵园,有展现边疆文化的绥远将军衙署、云中郡古城遗址,有展现红色文化的乌兰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集宁战役遗址。除此之外还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例如二人台、漫瀚调、爬山调、鄂尔多斯婚礼、皮画制作技艺、蒙古象棋、和林格尔剪纸、脑格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着内蒙古黄河流域的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还有以伊利乳都科技示范园、蒙牛乳业工业园区、包头军工旅游体验基地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内蒙古黄河流域这种多元化的格局成为内蒙古黄河流域文化资源的显著特征,以多元文化为背景而形成的旅游资源成为当代弘扬黄河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省份黄河文化的识别符号。
三、构建内蒙古黄河文化旅游带的产业条件分析
(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助推黄河文化旅游带的建设
内蒙古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迅速,该区域旅游收入环比增长均在20%以上,远远高于内蒙古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且内蒙古黄河流域的旅游收入在全区旅游收入的比重也在50%以上,在黄河流域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所形成的首都都市圈更成为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增长极。
内蒙古黄河流域旅游产业规模较大,内蒙古黄河流域共有旅行社646家,其中首府都市圈有602家,占到全区1147家旅行社的56.32%。在全区171家三星级以上酒店中,黄河流域占有91家,其中有64家位于首府都市圈,12家五星级酒店中的9家位于首府都市圈。黄河流域的3A以上旅游景区有158家,其中有2家5A级的旅游景区,另外2家4A旅游景区老牛湾旅游景区和七星湖旅游景区也在申报5A级的进程中。在A级旅游景区中有国家水利风景区7家、2家1级博物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家、1个世界级和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这些类型多样的高质量景区为打造黄河流域旅游精品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二)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为黄河旅游带的建设迎来了新机遇
内蒙古沿黄公路东起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新区,西至杭锦旗巴拉贡镇,全长674公里,与G6京藏高速、G7京新高速、G18荣乌高速、G110国道、S31呼准高速、S314省道和S218省道互联互通,不仅联通了呼包鄂地区与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的重点城镇,也将区域内的著名旅游景点连接起来。此外,内蒙古沿黄公路还是旅游资源富集区,承载着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的聚集、融合、传承和积淀的历程,也最能体现黄河文化多民族融合特征。内蒙古共有高速铁路里程404公里,其中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到包头、呼和浩特到集宁高速铁路的开通,形成了1小时城市圈,加快了呼包鄂乌城市一体化进程。呼和浩特到张家口高铁的开通,使首府经济圈融入了首都经济圈,未来还要开通到周边省份的高速铁路,打造2小时城市圈。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乌兰察布作为航空运输枢纽,通过增加航线,极大提升了运输能力,缩短了旅游的空间距离。内蒙古黄河流域的交通网络布局是以呼包鄂乌作为核心,要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发挥呼包鄂乌旅游圈对黄河流域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
内蒙古黄河流域各盟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和文化特点也都有很大不同,各盟市要利用各自的优势条件,通过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构建黄河文化旅游带。要将内蒙古黄河流域当作一个整体来打造,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协作;要创新合作机制,开发多种文化主题的旅游产品;要开展黄河文物资源调查与整理,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推进黄河文物资源数字化管理与共享。
参考文献:
[1]宋瑞,金准,吴金梅.“一带一路”与黄河旅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翟禹.内蒙古沿黄经济带文化旅游走廊的理论构建[J].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20.
[3]吴丽云.以创新为引领--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J].中国旅游报,2020-1-20.
(作者單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