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偶像不青春 追星少年也可爱
2022-06-23张宏宇
张宏宇
古今中外,偶像崇拜与追星行为似乎并非罕见。《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著名场面。魏晋文学家潘安才貌双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崇拜,据说他每次出门,必然会受到“粉丝”们的疯狂围堵。“粉丝”们不仅围观偶像,还往潘爱豆的马车上投水果。
放到现代,潘安就是我们口中的当红偶像。不知道那时追着潘安马车扔水果的年轻人中有多少人走上了文学之路。但不容置疑的是,很多青少年在偶像的感召下,带着“长大后我就是你”的憧憬走上了追梦之路。
不知有多少人在喜爱与追寻偶像中度过了懵懂青春,对偶像的崇拜、欣赏和追逐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一道风景,似乎没有偶像的青春就不是真正的青春。但是,當网络时代以无法阻挡之势成为时代的标记,偶像崇拜与追星的行为呈现出更多的样貌——很多年轻人追逐的对象是流量明星,还形成了“饭圈文化”,追星的狂热甚至引发粉丝团之间的剧烈冲突,道德伦理意识与界限变得模糊和脆弱,线上线下的言行甚至触及法律的边界。那些偶像崇拜和追星中的极端行为让人们惊诧、忧虑和困惑,该如何理解当下青少年们的偶像崇拜心理,如何引导他们的追星行为?
冲突、摆荡与整合中的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发育不仅给身体带来剧烈的变化,也对心理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常提中年危机、成人不易,其实,经历青少年阶段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儿。就像舰船驶过充满雷区的水域,其中有很多潜在的触发点,一旦引爆将威胁正常航行。青春期也一样充满了躁动不安。
无论是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还是来自内心的活动,各种情绪感受很容易在青春期被激发出来——兴奋激越、忧伤沮丧、自负自大、内疚自责、愤怒攻击等。但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和心智,使他们难以调节好这些相互冲撞的情绪,需要我们的支撑与抚慰。
寻求理想化的客体
孩子到了青春期,与家长的关系就开始有了微妙、本质的变化。在内心的某个层面上,父母已经不再能完全占据他们内心中“好客体”的位置,甚至在有些未能获得良好养育的孩子的潜意识中,他们从未能获得过“好客体”。随着视野逐渐扩大,孩子们越来越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去“寻找”他们心中的理想客体。这些理想客体,或美好精致,或亲切温暖,能带给他们情感的沟通与连接。
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时刻期待与父母形影不离,而是更希望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发现让他们感到好奇和渴望的人和事。那些他们喜爱的偶像、明星,因为颜值、才华或某些特征和品质,在某种程度上寄予了他们对理想客体的期待,也蕴含了他们希望成为的样子,至少是他们内心认同的人。
对于青少年而言,家长不再能完全满足他们情感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同龄伙伴会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与自己的父母或养育者拉开距离,更愿意与同伴交往,分享心中的秘密。共同的爱好和偶像,可以让他们超越地域和年龄的界限而成为亲密朋友。
哪个少年不懂爱
时代给予的偶像崇拜
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人群被称为“Z世代”,在他们的世界中,有一部分就是由互联网构建的,因此更容易获得各种形式的知识与资讯。现代技术的可及性,让活跃于各种媒体网络上的媒介人物更容易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中。研究也显示,青少年选择影视明星、歌星和体育明星等媒介人物作为偶像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非媒介人物。
成长阶段的情感需求
偶像崇拜与追星的行为,投射和回应了青春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青少年处于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他们在成长和回退到儿童阶段这两个状态中“摇摆”,表现出既躁动又无助,既急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但是又需要或者依赖别人的肯定和支持。因此,追星行为的背后也在表达着一种现实环境中的孤独无助,一种对不完美现实的填充和转移,一种期待美好情感、憧憬美好未来、渴望成为理想自我的愿望。很多追星的年轻人表示,看到偶像那么优秀和努力,自己也有动力好好学习了。
很多家长都担心甚至反对孩子追星,因此带来更多亲子间的嫌隙和冲突。对于孩子的偶像崇拜行为,也许家长换个视角去理解,换种方式去处理,结果会不同。
记住,家长不要急于做出评价和判断。即使成人或者家长无法理解孩子追星的行为,但是如果不触及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不妨带着好奇的心态,去关注和了解孩子们喜欢和崇拜的偶像是怎样的,带着想要与孩子沟通的态度与意向,与他们谈论偶像的哪些品质让他们喜欢。可能家长与青少年之间的代沟,的确无法认同孩子的审美以及狂热的追星行为,但某种程度上,偶像在青少年生活中可能是一道必要的风景,一种可以和同伴们共处的语言符号和经历,也可能代表着他们理想化的自己,帅气、漂亮、有才华、有爱心、诚实守信、拼搏努力等。可能偶像的经历让青少年们感同身受;可能孩子在困境或者低落的时候,“爱豆”的笑容和成功能安抚他们孤独的心灵。当家长尝试去这样理解自己孩子的追星行为时,那些被接纳与被允许的孩子们,就可能会获得调节与整合自己情绪的能力,避免出现极端行为。
当然,无论如何,身体的安全和心理的健康都是最重要的。如果家长发现无法通过交流引导青少年,或者青少年因为追星行为而遭受安全威胁时,可以向法律或心理健康专业机构求助。无论怎样,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可以勇敢寻找自己的世界,当遇到困境时,家长是安全的港湾,会永远守护在他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