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馨的末世亲情

2022-06-23星河

阅读(科学探秘) 2022年6期
关键词:阿西莫夫杜威芬奇

星河

单从拍摄技术的角度来说,2021年上映的《芬奇》,与2007年上映的《我是传奇》和2009年上映的《月球》,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三部科幻片采用的都是单人演绎的形式——一个人的独角戏。

有所不同的是,《月球》的单人设定是为了最后揭开“克隆人”的悬疑;而《我是传奇》并非真的只有一个人,而是只有一个“正常”人(其他人都是染病的僵尸);但《芬奇》却是一个真正的人。具体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芬奇》与其他两者更不相同——这部电影想要体现的,不是多么精彩的故事,而是一种温馨的亲情。

影片一开始并没有具体交代故事背景,不知为什么整个世界就剩下了芬奇一个人。随着情节的发展,谜底才被逐步揭开:由于太阳磁暴,导致地球环境变得极为恶劣;而人们的争抢掠夺,又加剧了文明社会的崩溃。加上室外的紫外线照射过于强烈,整个世界沦为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发明家芬奇(汤姆·汉克斯饰)成为最后少数存活的人类之一。但他也身患绝症,命不久矣。

芬奇原本生活在一个掩体里。这里储藏了各种饮食和生活用品。但有一天,芬奇突然决定驾驶房车前往旧金山。与他相伴的,是一只名叫古德耶尔的小狗,以及一个不会说话的简单机器人杜威(其实它更像一只机器狗)。但在动身之前,芬奇又制作了一个新的机器人杰夫。机器人杰夫与机器狗杜威不同,它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而且能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十分善于学习。

于是,芬奇带着机器人杰夫、机器狗杜威和小狗古德耶尔,一起踏上了征程。

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龙卷风中的险象环生,寻找生活物品时的各种趣事,不幸落入隐秘的危险陷阱(杜威因此而解体“丧生”)……为此芬奇與杰夫还进行了一番有关信任的哲学探讨。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中的科学设定比较到位,虽然没有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在一些镜头上还是很用心的。比如在强紫外线下芬奇必须穿上防护服;玉米粒暴露在空气中则会被自动爆成米花;比如夜晚遍布天空的美丽极光,而这时它们已不只是在极地地区才会出现。

芬奇一行快要到达旧金山的时候,沿途开始显现出生机勃勃的生命迹象。原来这里的紫外线照射程度已经降低了,环境变得宜居起来。芬奇非常高兴。他身着盛装,在路边摆好桌椅,愉快悠闲地与小狗玩耍,与杰夫聊天。芬奇甚至谈到了自己的父亲,谈到了明信片上的旧金山金门大桥。

但此时此刻,芬奇的身体状况已经相当糟糕了。他知道自己正在走向生命的终点……

将芬奇的遗体火化之后,杰夫感觉自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经过一番思考,最终它还是决定沿着芬奇的道路走下去。

最后,杰夫带着小狗古德耶尔,来到了虽已废弃但依旧壮观的金门大桥。

提到机器人,我们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机器人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在阿西莫夫之前,很多机器人科幻影片充满了悲观绝望的色调;故事的结局都是机器人最终走上了危害社会反叛人类的道路。但阿西莫夫设定了一个“机器人学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但是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但是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机器人学三定律”为机器人规定了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此在科幻小说中机器人开始成为人类的朋友。

《芬奇》是一个有关亲情的科幻故事。整个故事的情节相对平淡,特别紧张的时候不多,但一幅幅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却令人始终难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似乎看到,在末日的余晖下,一个人,一只狗,一个机器人(事实上是两个),就这么安详而平静地看着这个世界,为原本十分凄凉的末日背景,涂抹上一层淡淡的温情。

猜你喜欢

阿西莫夫杜威芬奇
永不停歇的工作者
让我们摇起橹来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
盲人买剪刀
时间足够你玩
从“独白”走向“对话”:杜威研究的历史轨迹
小猫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