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富分配入手打造公平正义股市
2022-06-23刘纪鹏
刘纪鹏
资本市场里的确存在着财富的再分配,股市既然是支撑经济的支柱,也理应是分享经济发展红利的地方,理应旗帜鲜明地改善和增强股市的赚钱效应。振兴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主要任务目标就是随着经济的增长,打造健康增长的“慢牛”态势,像现在3000多点的点位,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同国际经济环境对比,同我们自身的历史发展对比,抑或是面对未来解决化解主要矛盾的历史重担,都是不够的。
中国股市的问题不在二级市场炒家,根源还是在于上市公司这些大股东,每每变成了财富分配当中的合法剥夺者,导致股民在牛市中赔钱。这些历史是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沉疴在身则需要治本方略,而中国资本市场固本培源的方法就是从财富分配入手,保障资本市场的公平和正义,在考虑现实情况和兼顾国际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法治化和规范化。
单从持股比例问题上看,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往往超过50%,“一股独大”为企业上市后减持带来了空间。流动性虽然是资本市场健康的重要指标,但大股东轻而易举就可以利用优势地位进行市值管理牟取暴利,自然不会花心思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大股东采取先发布“高送转”或者其他利好消息,推高股價,再通过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途径减持。因而,股东的股权革命真要肯干起来,学习西方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化,第一大股东上市的持股比例应先压到35%左右,化解一股独大这个根本问题,一旦减持就失去控制权。股权结构的改变,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都要推出政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约束。 十几年以来,我一直提到4000点是振兴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点位,这个4000点的依据主要是从市盈率来的,市盈率在23到28倍之间,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本相比是合理的。我建议公司应该预设一个在4000点左右才能减持的股价点位并公布出去,你要想减持你就得往那儿走, 把公司做好,这里是引导性的、表彰性的“软法”约束,公司主动采取这样的做法,一定受流通股股东欢迎,市场形象就好,从而有利于股价估值,是双赢的。
股价波动和减持增持,另一个关键是信息披露。比如股票价格上行中,许多公司把商誉减值作为工具调节利润,在业绩报告中发布亏损消息打压股价趁机回购,再发布重大订单炒高股价。据统计,从2019年初至2020年2月,A股市场就有超600家上市公司公告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而由于本期利润降低,下一次披露又会显示出大幅业绩提升。对于这几类行为,监管机构必须彻查其中是否有违规信批和会计造假,打击股市交易中的赤裸裸的“黑色产业链”,为中国股市正本清源。让二级市场广大投资人赚到钱,关键还是要让更多优质公司上市,让没有发展前途的“铁公鸡”和“空壳”早日退市,完成市场的新陈代谢。而已经上市的公司则应该从制度上,从治理结构上实现进一步的完善,把传统家族企业改造为现代公众公司。比如对独董制度及其职能要敢于创新,要充分发挥独董在公司治理结构当中的作用。现在都是董事会选独立董事,董事会又都是大股东派出董事,大股东选独立董事来制约大股东,能做到么——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必须用好的制度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知情权,让其不受大股东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