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混合式教学课程目标与评价设计研究*
——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2022-06-22周小龙郑显春樊智华韩晓敏

砖瓦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知识点教学模式

周小龙 郑显春 郭 涛 刘 铂 樊智华 韩晓敏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土木工程诊断、改造与抗灾重点实验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混合式教学是现今大数据时代下一种愈渐普及的教学模式,是向“以学习为中心”教学范式转变的直观体现,是实现高校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当下及未来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3]曾在《建设中国“金课”》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大力推广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的‘金课’,每个学校都可以建、可以用、可以学,充分应用线上‘金课’进行本地化改造,探索线上‘金课’的多种应用模式,打造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培养需要的‘金课’。”教育部于2019年10月30日印发《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并单独设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类别,便是意在鼓励高校和教师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4]。现如今,新冠疫情常态化成为推进教育变革的重要契机,“停课不停学”的理念使得数字化教学提前开始预演,加快了传统课堂向混合式教学转型。因此,两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寻求迎合本校各类课程建设需要的混合式教学最优解。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与建设需要,土木工程专业作为输送国家建设接班人的培养皿,在大数据时代飞速发展、建筑业快速变迁的环境之下,其培养目标需与时俱进,学生毕业时不仅要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技能,还需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这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土木工程专业必修课,是土木工程专业至关重要的人才培养环节。在信息化工具日益普及、传统教学亟待改革的今天,在教育部持续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的眼前,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热潮之下,急需探索适用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组织方法[6]。

本文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开设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为例,阐述该门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与评价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1 混合式教学课程目标与评价设计思路

混合式教学的实质,不是简单地基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花样翻新,而是要将线上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通过“线上先行探索-线下协作探讨-线上拓展巩固”的学习模式,将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引向深度学习,提高学生认知参与度,并有效激发其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1+1>2”的效果[7]。对此,在教学设计中,需明确“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角色定位,完成对知识体系的解构、学习体系的重构[8-9]。同时,在基于对教学全过程的多元化与创新性设计之上,应分析研究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性、科学性评价方式,并借此反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持续改进有效措施[10-12]。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梳理知识体系与修订课程大纲时,仅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度,按照“了解、理解、掌握”将其划分层次。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随着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显著提高、学习方式层出不穷,教师须跳出灌输唯一的教法局限,科学引入多种教学方式,积极发挥自身“主导性”的作用,完成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指导。因此,建议从“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双维度入手,将课程知识划分层次并拆解,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双重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目标设计图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聚焦于学生学习的成果产出,因此需科学设计学生在每门课程中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习效果评价并不能仅局限于平时成绩中的考勤、作业以及期末考试,而要充分重视教学各环节的过程性评价,课程团队须结合高校办学条件、专业特色、课程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适用自身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综合、科学地评价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等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全过程评价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评价设计图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目标设计方法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建设团队根据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最新培养方案,首先梳理本课程全部及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其他培养环节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其中,生产实习大致分为参观学习、动手实践两类环节,课程设计重在要求学生依据相关规范,完成土建施工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与危大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及安全验算,毕业设计则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BIM设计、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基于上述思路,在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了解、理解、掌握”熟练度要求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线上自学、合作学习、集中讲授”学习方法维度将课程知识点再次细化,完成该门课程目标设计,如表1所示。本课程建设团队按学习方法维度进行划分,大致遵照以下原则:①易于理解、有专属课程或应用较少的知识点由学生自行学习;②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知识点,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③难于理解或应用较广的知识点采用集中讲授方式。

表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他培养环节知识点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评价设计方法

课程建设团队根据培养方案,首先梳理成绩构成要素并确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70%”的百分制评价标准,而后细化出所有考核项目及其考核依据、方法。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与时间、精力投入显著增多,因此在设计平时成绩考核项目时须保证其完整性、可行性、合理性。本课程平时成绩考评方式如下:①线上自学及随堂测验情况。根据线上自学任务完成情况及配套随堂测验批阅成绩评定,占30%;②课堂表现情况。根据课堂活动参与程度、效果以及课堂纪律遵守情况评定,占25%;③作业完成情况。根据课下作业习题、BIM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等大作业项目提交情况及批阅成绩评定,占40%;④课程思政报告完成情况。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行检索文献并完成一篇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与土木工程施工相关的实践报告,报告内容需将实际工程与课程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对我国工程建设了解情况以及核心价值观状况,占5%。

阶段测评可以集中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如果课时较多也可分多次进行。本课程共40学时,在课程中期组织一次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仍是学习效果评价的最重要环节,但考核内容及试卷结构须根据教学目标与全过程设计适时调整。本课程设计试题时,适当参照注册建造师考纲并充分借鉴考试真题,考虑学生当前学习层次及需求加以修改,以简答题、案例题、计算题等主观题型为主,测评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效果。其中,简答题主要考察工艺流程,案例题以改错、应用计算等方式考察技术要点、构造要求、安全措施,计算题则以工程量计算、安全验算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设计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体系亦是前期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结束后,须对每一个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4 结语

(1)该课程目标与评价设计思路与方法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在学习时间与精力投入加大、考核方式逐渐新颖复杂且难度显著增加的前提下,学生平均综合成绩相比往届反而略有提高,说明学习效果亦有所改善。但该课程仍处在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期,课程建设团队仍将通过多回合的PDCA持续改进循环寻求优化路径。

(2)由于高校间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特色与培养目标不尽相同,课程性质、课程定位乃至知识体系皆有出入,因此各课程建设团队需立足实情、因地制宜,在借鉴本文所述方法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调整,总结出最适合的教学设计方法。

(3)课程改革不能仅局限于单门课程,否则会因学生适应困难造成该课程脱节于其他课程。所以,各课程建设团队应着眼于专业课程体系,探索课程间存大同、求小异的教学设计方法,处理好课程间的统一与衔接。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知识点教学模式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