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刘亦菲 盛开在高原
2022-06-22焦玉娟
文/焦玉娟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刘亦菲以勤勉担当敬业,书写新一代石油人的青春之歌。
●刘亦菲稚嫩的面容上,难掩对石油事业的憧憬热爱。 供图/青海油田
5月的柴达木,春的气息若有似无。
在青海油田采油三厂花土沟采油作业区北山井场,一位年轻的女技术员正工作着。她的面容仍显稚嫩,工作却很麻利熟练。她就是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高原油田团员青年的优秀代表——刘亦菲。
生在高原、长在高原、奋斗在高原,是她的人生底色;永远热情奔放,向阳而生、无悔年华,是她坚持的人生信条;勤勉担当敬业,怀揣大爱情怀,绽放生命光彩,是她对青春年华的注解。
扎根高原
青春理想,是每一个青年发展的指路明灯。
1994年,刘亦菲出生在油田。父母为她取名“亦菲”,寓意“亦美,亦芳菲”。
儿时的刘亦菲,常常跟随父亲来到离井场不远的地方,远远看着井下作业工人奔忙,时而风沙袭来,时而一身油污……这样的情景,深深印在了她的心底。
春去秋来,时光飞逝。在成长过程中,她是认真学习的好学生,是兴趣爱好广泛的好少年,是自理能力强、有主见、让父母省心的好女儿。
2012年,刘亦菲的高考成绩出来了。令全家人高兴的是,她的成绩超过了一本录取分数线。对她而言,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择校、择专业摆在了面前。
经过一番思量,她决定学习石油专业,继续从事父辈的事业。与父母商量后,她在高考志愿一栏填上了“长江大学”“油气储运专业”。
四年的大学时光,刘亦菲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了五彩缤纷的颜色。
2016年,22岁的刘亦菲面临着人生的第二个重要选择——择业。
在几个就业选择中,她自愿报名到青海油田油气生产一线工作,毅然回到了生她养她、父辈们扎根奉献了一辈子的第二故乡——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陆上自然条件最艰苦的青海油田。
“繁华的大城市,不缺我一个刘亦菲;高原戈壁上,是真的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年纪的青年人去扎根!”
从此,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高原石油人,踏上了自己的青春奋斗之路。
科技兴油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关于青春的意义,刘亦菲这样回答。
2016年8月5日,刘亦菲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因为实习期过后的这一天,她作为一名石油新兵,被分配到花土沟采油作业区,成为一名工程技术员。
高原戈壁,风沙苦寒。 第一次上岗,来到一线井场,眼前的情景她至今记忆犹新。
在茫茫戈壁中,一座油井的井口边上,一位30岁左右的小伙子,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装备,忙着操作设备、记录信息……干得劲头十足。
就是这股精气神,让她感受到什么叫“石油工人有力量”,也让她立志加入这支“越是艰苦越要奋斗奉献”的高原石油人队伍,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石油人。
刚走上岗位,面对一个个难题与挑战,她就像一张白纸,不知道如何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外表看似娇柔的她,内心却是个要强的姑娘:不懂就问,不会就学!
哪怕是风雪天,在野外井场的加热炉旁,她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只为抓住设备维修的机会,学习设备维护知识。到了晚上,她又找来自喷井采油、精细注水等专业书籍,结合白天遇到的难题开始钻研。不懂的问题,她会抓住一切可以请教的人问个明白。“要是问题解决不了,会惶恐,心里不踏实!”
2020年2月,因过硬的采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她被调入青海油田采油三厂工艺室。她快速磨炼专业能力和素养,并逐渐担当起了油井检泵工程设计工作。
严谨,是刘亦菲从事技术工作的首要原则。她曾一脸严肃地说:“在设计中,一个通井规的尺寸,看似一个简单的指标。但如果出现一点偏差,将对措施的有效率和成本造成很大影响。”
2020年,采油三厂部分机采油井含蜡高、结蜡快,明显降低了产能和效益,增加了维护成本。当时,这些油井的维护方式以热洗为主、清蜡剂循环为辅,效率一直提不上去。
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刘亦菲所在的工艺室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开展对微生物清防蜡工作模式的探索与现场应用。
为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刘亦菲白天坚守岗位干业务,晚上钻研前沿理论,利用闲暇时间跑井场,用最短的时间将该片区的油井分布、生产运行情况了然于胸。
时至2021年3月,项目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开展试验的大部分油井陆续出现干抽。
难道微生物清蜡没有发挥作用?大家心里一沉。“是不是这种方法对咱的井根本不管用?”“要不,还是上热洗,走老路?”
面对各种疑问,刘亦菲坚定地认为:“前期可行性分析是扎实的,技术也是成熟的。一定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偏差!”于是,她一遍遍对照功图,想办法、找措施,与大家一起熬红了双眼。
经过一次次研究论证,项目组对微生物的加药量和加药周期做了调整,并用热水取代凉水进行配药……
历经1年的不懈努力,清防蜡工艺不断完善,在开展的37口井次中,有效减少了因结蜡造成的检泵和维护,确保油井持续高效稳产,创造经济效益305.35万元。
奉献社会
什么是青春之美?刘亦菲有自己的看法。
“长得好看”这类评价,刘亦菲从少女时代就常听到。她总是一笑而过。
在她心里,青春之美应该是由美好的心灵、博大的胸怀、善言善行所散发出的光彩,是一个人对社会的大爱和奉献所折射出的人格光辉。
●刘亦菲把青春之歌写在生产一线。供图/青海油田
每当看到他人遭受痛苦和磨难时,她总是会难过,总想做点什么,尽点力才安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看到新闻里描述的严峻的防控形势,她的心揪了起来。她想要赶快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做点事。
作为团员积极分子,她积极承担起了科室管辖的承包商防疫准入管理工作。承包商来自五湖四海,人员流动频繁。她坦言:“与他们面对面打交道,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可是,这个工作总要有人来干。”
她没有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在这项工作中,她认真翔实地登记承包商人员信息,查验“两码”,核对情况……她不敢有丝毫松懈,确保了承包商管理到位、复工复产安全有序进行。
2021年10月,花土沟生产基地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她主动参加了针对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紧接着又奔赴500公里之外的敦煌生活基地,加入为油田居民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中。“在核酸检测现场一站就是一天,有时候腰酸得快支撑不住了。但是,当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时,心里只有一个字,值!”
2017年清明节,刘亦菲参加了青海油田英烈祭扫活动。她第一次来到功勋老人、柴达木“活地图”——依沙·阿吉长眠的热土上,了解了这位老人带领新中国第一支石油勘探队伍走进柴达木的事迹。
听闻他的遗愿是死后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她被强烈震撼了,心中涌起了对石油前辈深深的崇敬之情。
此后,每年清明节,她都会作为团员青年代表,前往冷湖公墓、花土沟烈士英雄纪念碑参加扫墓活动。她说:“我们青年人要传承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创业路!”
在青海油田组织的爱心敬老服务活动中,她主动参与,为生活不便的老人配送物资、承担家务,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尽力帮助解决。
在一次活动中,一位80岁高龄的老石油迈着蹒跚的步伐,颤巍巍地拿出当年的相册,拉着刘亦菲一起翻看,讲起了扎根青海油田的往事。
说起高原戈壁,说起战风沙、夺油气……老人脸上洋溢着光荣自豪、无怨无悔的神情。这深深感染了刘亦菲,更加坚定了她作为石油新一辈扎根油田、服务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文艺骨干
在刘亦菲眼里,青春的状态应该是充满活力的,青春的色彩应该是五彩缤纷的。
生活中的刘亦菲,充满文艺细胞。从学生时代开始,她一直是文艺积极分子,能歌善舞,常常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活动。
活跃的性格,更怕单调的生活。2016年,刚来到花土沟生产一线,面对高原戈壁荒漠上单调、枯燥的生活,她感到了失落和苦闷。她想念家人、朋友,渴望能在休息时出去逛逛街、吃吃美食……但是,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她买了一把吉他,自学起来。如今,《晴天》《成都》《理想三旬》《春风十里不如你》等,都是她熟练掌握并喜爱弹唱的歌曲。她说:“沉浸在音乐里,一下子就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心情平静了,生活也充实了。吉他陪伴我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
她深感高原石油生产一线艰苦,石油人更加渴望丰富的业余生活。她积极参与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跳起婀娜多姿的民族舞和酷帅的现代舞、爵士舞,精心编排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闲暇之余,她坚持健身,特别享受运动流汗之后带来的放松。追求健康、力量之美,喜欢在灯下安静地看一本书,有时会拿起油画棒画画……她用丰富的业余爱好驱散疲惫,放松身心,为自己充电,迎接一个个新挑战。
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刘亦菲作为青年团员的突出代表,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她说:“在新的征程中,我将努力做一名脚踏实地、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新时代青年,继续扎根高原、奉献社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