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中的金融史
2022-06-22刘晓乐
刘晓乐
古人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绘画是人类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说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存了200多万年的话,绘画从出现至今才3万多年。在那个只有绘画而没有文字的时代,绘画是我们人类保存生活世界面貌的唯一办法。我们最早的文字实际上也是绘画,是事物最简单、最抽象的表达方式。后来文字与图画分道扬镳,图画的抽象化变成了文字,而图画的完全形象化就变成了绘画。
在西方历史画中,文本与图像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文本与图像都是传播信息的载体,但相较于文本,图像更加具体复杂。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会根据其所处时代的文化、惯例或个人经验,赋予图像难以捉摸的含义。在这一层面上,图像不仅仅是对文本的再现,也是对文本的创新和颠覆。
在古希腊时期,自由贸易和小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所以绘画主要是在瓶子上;在古罗马帝国时期,财大气粗的富豪比较多,所以绘画主要是在别墅的墙上;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国家比较富裕,建设了许多宗教活动场所,所以绘画主要是在教堂的半圆壁上;到了西欧中世纪,农奴们信奉上帝,所以绘画主要是在宗教典籍上,不识字的人还可以看看图画;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壁画、油画、版画等形式逐渐丰富起来,绘画的形式也多样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绘画形式的变化与画家的社会地位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在柏拉图时代,画家和雕刻家的地位不高,主流思想认为绘画无法描述真理,而只是复制实际事物,其中除了工艺,没有其他的成分在内,就像制鞋及铸铁一样。中世纪的艺术不同于古代艺术,在观念上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表现,强调神性高于人性,表现形式单一。而在文艺复兴之后,达·芬奇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的模仿者。”原来在空间上平铺的绘画艺术,拓展为时间上多维的历史表达,逐渐得到认可与发展。包括文艺复兴三杰以及威尼斯画派的提香、巴洛克画派的鲁本斯等在内的著名大师也将艺术带入宗教与贵族的“狩猎场”内,记录着波谲云诡的权力游戏。
在照相机问世之后,绘画原本用来记录真实世界的功能和地位受到挑战,西方绘画由求真再现走向了更加个性化的创作。画家们纷纷逃离摄影技术的阴影,开始追求画面的形式,由具象走向了抽象,倡导独树一帜,反对传统艺术手法,使古典主义写实绘画由单一的视觉样式裂变为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化现代艺术风格与流派,画家在摄影师的带领下“闯入了现代精神之中”。现代美术中的野兽派、立体画派和超现实主义的成就与摄影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摄影技术的出现导致了绘画的深刻变革。
在绘画艺术发展与变革的同时,金融的内涵与形式也在随着时代的步伐而逐渐变化,由最初简单物物交换的媒介,变成了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成为跨时空价值交换的手段,影响着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会影响着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進程。在前摄影时代,画作承担着记录历史的功能,在每一件艺术品的背后,又深藏着理念、人文的变化。与创作者本身交汇于当时的时空之下,只有将绘画艺术与金融置于具体历史与现实的纷繁复杂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挖掘内在隐含的因果关系,重构历史图景,给出令人信服的历史解释。
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将全书分为七章,第一、二章以货币与资本为主题,记录货币与资本在金融社会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突出事件;第三章以人类需求为着力点,浅谈人类自身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变化与金融发展的交集;第四、五章则记录了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欧美国家政治权力更替过程中,利益、矛盾激发战争,影响金融变革的事件;第六章结合一些改变人类认知的事件,了解推动社会及金融发展的科学知识点;第七章则从历史上爆发的金融危机中找出阻碍社会发展前进的问题,以及人类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与尝试的手段。
“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金融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世间万物也在时空之中演变与迭代,当金融之树在人类社会慢慢成长的时候,艺术之花也逐渐盛开。让我们用科学求真的精神,研究名画世界的真善美,去挖掘名画背后隐藏的金融元素与故事,找到那些触动变化的旋律吧。
本文整理自《名画中的金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