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宣汉:四大战略冲刺全国百强
2022-06-22周淼葭刘玉琪
周淼葭 刘玉琪
宣汉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七山一水两分田”是四川省宣汉县地貌的真实写照,在这片地形复杂、山势逶迤的热土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宣汉先后3次被评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连续5年入选中国西部的“百强县”,是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也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8个培育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之一。
宣汉县委书记冯永刚在去年底曾表示,宣汉县将按照“一年大突破,两年大进位,五年大跨越”的工作基调,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靓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加速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
翻开宣汉发展的历史画卷就会发现,宣汉县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县级工业园创建为省级经开区、从“工业弱县”到“工业大县”“工业强县”的精彩嬗变。
其实,工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2021年10月,宣汉县委、县政府提出《关于实施“开放活县”战略的意见》。《意见》从总体要求、强化发展“主人翁”意识、突出发展“多引擎”带动、搭建发展“多功能”载体、释放发展“全方位”活力、提供发展“贴心式”服务、组织保障等7个方面明确了实施“开放活县”的重点任务,从而加快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和川渝毗邻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3月29日,本刊记者来到宣汉县普光经济开发区,这里的普光镇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锂钾资源,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川气东送”的起点。作为天然气开采的核心区,辖区内已探明天然气可开采储量达3400亿立方米,为亚洲最大的整装海相气田,建有亚洲最大的天然气脱硫净化厂及硫黄生产基地,还有富锂钾卤水储量20.9亿立方米。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川气东输”的首站,脱硫净化的天然气从首站开始,穿过巴山蜀水、鄂西武陵、江汉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最终抵达终点站上海。
普光经开区的工业园区一角
正原微玻纤国际技术中心大楼 周淼葭 摄
清溪宏文校學生讲解“工”字楼历史
群山掩映之间,厂房整齐排列,红白相间的数根水泥塔矗立在厂区内,远远可见白色的气体蒸腾而出。“那是天然气在脱硫净化,我们每天可以处理3600方,做到了全国第一。”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生产调度室主任解更存用一口浓厚的山东话向记者介绍,来到宣汉这几年,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也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除了天然气,普光镇还拥有丰富的锂钾资源。依托“天然气、锂钾”两大万亿级资源,普光经济开发区培育了天然气硫黄、微玻纤新材料、锂钾综合利用、金属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普光经开区于2019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复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我们选择落地宣汉,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里的天然气资源,不仅充足而且具有价格优势。”正原微玻纤有限公司董事长商月红说道,“刚来的时候是2010年,整个宣汉县的工业几乎为零,我们公司也是白手起家,从最开始做玻璃纤维棉发展到现在广泛的应用领域,实实在在解决了800多人的就业。”
如今,该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特种玻璃料块、火焰喷吹法玻璃棉、离心法玻璃纤维棉、玻璃纤维过滤毡、高性能微纤维玻璃棉等产品畅销海内外,为今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离开正原微玻纤有限公司后,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普光经开区的另一个工业园区——柳池工业园。
机器轰鸣,热浪来袭,隔着玻璃能看到火光四射,另一边火红的钢坯在两条生产线上快速前进,通过轧钢形成盘螺和螺纹钢,这是德润航达钢铁公司的生产现场。该公司的宣传负责人王岚向记者介绍,航达钢铁的设计能力为年产普通热轧钢筋100万吨,总投资8亿元。该项目完全竣工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年税收1.5亿元以上。
这些企业的入驻和发展只是普光经开区乃至整个宣汉县工业发展的缩影,在记者没有走访到的地方,数百家工业企业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发展天然气硫黄、微玻纤新材料、锂钾综合利用、金属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建成全国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利用示范区,为争创百强县、助力达州振兴贡献工业挑大梁的力量。”宣汉县发改局综合股负责人雷承文如是说道。
在离工业园区不远的普光镇进化村,有着我国20世纪末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巴文化中心遗址之一的罗家坝遗址,这里被专家认为是研究巴文化的重要地点,被誉为“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第三颗璀璨明珠”。
记者站在罗家坝遗址对岸,遥望这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平坝,成片的油菜的青青枝干随风摇曳,似在讲述遥远的巴文化。
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冯周告诉记者,罗家坝遗址从1999年首次发掘到现在已有20余年时光,经过当地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于2017年11月批复了《关于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涉及罗家坝遗址建设控制地带选址的意见》,同意新建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其后,在四川省委提出“巴蜀文化并重,构建巴蜀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目标指引下,作为巴文化的地标性建筑,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设引起了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物局和达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其建设定位、功能、内涵、水平、质量等均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力争打造国内外一流的巴文化专题博物馆。据了解,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已于2020年12月5日正式启动,2021年8月11日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建成后,该博物馆将是国内第一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也是达州市保护和传承巴文化的重要载体。
《罗家坝考古遺址公园规划》也于2017年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完成,其构思为“巴人巴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期限为2017—2025年,总投资约5亿—8亿元,要打造成“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的特定公共空间”。
今后,随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的相继建成,将对外全面展示罗家坝遗址出土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为深度包装巴文化品牌,加快巴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巴文化精髓,着力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提供综合平台,对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文化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
宣汉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王维舟在这里点燃了熊熊革命烈火。
在王维舟纪念馆,记者了解到他无私奉献投身革命的一生。江口湖畔的清溪镇,是王维舟的家乡,也是他创办学校的地方。当时,从苏联学成归来后,他回到家乡创办“新群女子高小”,接任宏文校校长,修建“工”字楼校舍,并在校内的木鱼山上组建了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时光荏苒,当记者来到清溪镇宏文校时,入眼即是在宽阔平坦操场上挥洒汗水的莘莘学子,统一的蓝白校服彰显出他们蓬勃的朝气。经过操场,便是王维舟当年集资修建的“工”字楼校舍,虽历经百年风雨依旧矗立完好。宏文校副校长周松说:“修建成‘工’字楼寓意着学校的教育面向工农,服务于工农。”
据了解,宣汉县近年来围绕“利用红色资源、做优红色产业、带动产业兴旺”发展思路,立足革命老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依托现有红色资源擦亮红色旅游名片,打造“王维舟纪念馆+宏文校‘工’字楼+江口湖+清溪红色旅游特色小镇”旅游环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宣汉县发展和改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