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在庭院种哪几种树
2022-06-22倪方六
倪方六
槐树在先秦时已被官方选为绿化树种
俗话说:“门前有槐,升官发财。”虽然这是一种迷信说法,但古人为图个吉利,庭院附近总少不了槐树。从栽植历史来看,早在先秦时槐树已是被官方选定的绿化树种之一。据《周礼·秋官》“朝士”条,周王的廷院有“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的说法。
为何要栽3棵槐树?原来是方便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上朝时找准自己的站位,即所谓“三公位焉”。先秦时的厚槐之风影响深远,明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槐条”记载:“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槐树还是后世皇家宫苑内必植之树,故槐树又称“宫槐”。此外,衙门、学校、街巷也都喜欢栽植槐树。西汉时,人们称政府机构为“槐衙”,称读书人聚集的会市为“槐市”,就是因为那里遍植槐树。
柳树在东汉时被视为祛病消灾之神树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柳树成为民间吉祥之物。佛教认为,柳枝充满神性,如南海观音的形象为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遍洒甘露,祛病消灾。
古人迷信“柳可驱鬼”,故柳树又有“鬼怖木”的别称。南北朝时,民间已出现了门前插柳的风俗。
唐宋时,清明节“插柳”“折柳”“戴柳圈”的风俗已形成,皇家甚至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办。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三月三日,(朝廷)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可免虿毒。”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清明节”条亦称:北宋京城汴京,“家家以柳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柳树栽植很有讲究,如“前不栽桑,后不种柳”,具体的栽植位置又以庭院两侧为宜,以左為好,“东柳西桑,进益牛羊”。
榆树是古代最具救荒功能之树种
榆树的皮、根、叶、花均可食用,青黄不接的春荒之际,榆树的价值便显现出来。
明朱橚《救荒本草》记载了榆树“救饥”之法:“采肥嫩榆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其榆钱煮糜羹食佳,今人多睡。或焯过晒干备用,或为酱皆可食。榆皮刮去其上,干燥邹涩者,取中间软嫩之皮锉碎晒干、炒焙极干捣磨为面,拌糠干草末蒸食,取其滑泽易食。”
《神农本草经》称,榆树皮“久服轻身不饥”,将其与“槐实”“枸杞”等同列为“上品”。
因为榆树有这些特殊用途,所以古时家家不忘栽上几棵榆树。古人喜欢榆树还因为榆树可辟邪,有“宅后有榆,百鬼迁移”的迷信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