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学案和学历案
2022-06-22刘堃
刘堃
自从有了教学班以来,教师上课就有了教案。虽说教案的实施并非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但它确实在帮助教师有效实施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施和新课程理念的普及,备课及教案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成了一线教师的必修课。在此过程中教案的2.0版——“学案”应运而生。这种以学为突出特点的文案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案模式,前者是为教师授课做好准备,后者则是为学生上课提供指导。它的使用者并非教师而是学生,以此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课堂从教中心转向了学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案的实施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意味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备学情上,从思考自己教什么、怎么教到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案成了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因其更加有效的学习效果而迅速在中小学传播开来。
学案的使用还在探索之中,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它不像教案那样严谨、条理清晰且有固定的模式,不少学案还略显粗糙,特别是其中习题部分占比较大,容易给人造成是一张测试卷的错觉。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学历案。学历案的最早提出者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他长期深入课堂教学,潜心研究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主张。崔允漷认为,一份学历案的基本要素包括:(1)学习主题/课时;(2)学习目標;(3)评价任务;(4)学习过程(学法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5)检测与练习;(6)学后反思。其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课时计划,一种学生学习的认知地图,一种指向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档案,一种在课内外师生、生生、师师交流的互动载体,一种师生双方保障教学质量的监测数据。
学历案堪称教师备课的3.0版,是对教学中的教案、学案的凝练与优化。这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的病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所经历的全过程。学历案的提出让教师的备课、教学向着科学研究的方向提升了一大步。学历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做法,也是一种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对每一位想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成绩的教师来说,学历案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