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太经济框架”先天不足的三大短板

2022-06-22洪风(NateeTaweesrifuengfung)

当代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印太框架拜登

【泰国】洪风(Natee Taweesrifuengfung)

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日本时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美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文莱和斐济等14个国家先后成为初始成员国。IPEF主要内容包括贸易和数字经济、供应链弹性、清洁能源、税收和反腐败等4个项目。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相比,IPEF并非传统经济贸易协定,它不讨论市场准入和关税削减问题,各国可以选择加入任何项目,并且拜登政府也无需美国国会批准。IPEF引发各方高度关注,美国借此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意图昭然若揭,但其因“先天不足”将难有作为。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在2022年5月下旬公布的研究报告中透露,拜登政府决定尽快确定IPEF每个项目的范围,并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使加入IPEF的国家参与相关项目谈判。拜登政府希望在2022年夏天与所有初始成员国召开部长级会议,以确定整体谈判框架和项目分组,且于12—18个月内完成每个项目分组谈判,并计划将2023年11月(届时美国将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作为最终敲定IPEF协议的“非正式”期限。

然而,一般的多边贸易协定从提出到正式签署需要非常复杂的流程和漫长的时间。IPEF的开放标准和成员国之间的互惠条件势必会成为谈判的焦点和难点。此前的CPTPP经历19轮谈判、历时8年,谈判过程亦十分艰难,其中农产品准入、知识产权、劳工权利等是谈判中的敏感领域。若美国在知识产权和劳工权利等领域继续维持“高标准”,IPEF谈判恐将陷入严重困境。

华盛顿方面宣称,IPEF将塑造亚洲经济规则,成为推动印太经济一体化的引擎。然而,IPEF协议难以完全“如美所愿”,美国及其盟友必须正视IPEF的三大短板。

一是框架目的“别有用心”。美媒渲染称,IPEF将促进公平贸易,解决区域供应链弹性、基础设施联通、清洁能源和低碳环保技术等问题。然而,美国政府的真实目的是通过一系列举措制衡中国,企图以此修正其印太地区地缘经济影响力与地缘安保影响力之间的“失衡”,表面上说为“印太国家计”,实则为“美国自己计”。

二是框架理念“狭隘排他”。在IPEF中,美国高调铺垫的排他性色彩、日本宣称的“与亚洲各国合作抗衡中国”的冷战思维以及吸纳台湾地区加入IPEF等遏华盘算,都昭示其私心杂念无法让参与国“淡然处之”,亚洲相关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对孤立和遏制中国的“新冷战”不感兴趣。

三是框架成员“各图所需”。IPEF协议中最“露骨”的部分就是美国等为了地缘政治需要,牺牲域内国家期待得到的诸如削减关税和市场准入等贸易政策便利。为了拉拢更多国家跟随,美国甚至还任意解释IPEF协议中所谓包容性和平衡性的内容,这些注定了IPEF没有规则约束,无法形成互利共赢的目标。一些亚洲国家之所以选择加入IPEF,实际上是让美国重返CPTPP,以帮助本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然而,美国既没有这种打算,也没有给出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承诺,这使得相关国家难掩对IPEF的失望之情。可以说,地区国家想要的,恰恰是拜登政府给不了的。

随着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区域化呼声增强,IPEF或将给中国带来更多外部挑战。但是,面对俄乌冲突,中国周边的经济体展现了希望和平、不希望事态扩大以及更不希望冲突蔓延到亚洲的态度。中国与包括东盟、印度和东亚国家在内的周边贸易伙伴关系密切,若能稳定并加强与这些经济体间的经贸关系,对于中国和周边国家来讲是双赢。

2022年5月26—27日,第27届“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左)、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右)等多国领导人或前政要出席会议。李显龙表示,中国创造了合作、贸易、繁荣的机会,希望与中国有更多贸易往来。马哈蒂尔批评美国领导的“印太经济框架”是“政治框架”,并对该框架排挤中国的意图表示担忧。

回顾历史,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亚洲各国也进入稳定发展的向好趋势,曾经诸多纷杂的地缘政治问题随着亚洲共同进步而趋于平稳。但近年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并重返亚太,其主要目的便是遏制、消耗亚洲地区快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与日渐显著的国际影响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更是希望通过“亚太再平衡”来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

不过,“亚太”的概念似乎对遏制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而言显得有些“局促”,因此美国不断拉拢亚洲及太平洋国家打造一个凌驾于“亚太”之上的“印太经济战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和俄乌冲突影响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正面临传统治理体系失灵的风险,其主要体现是经济领域出现政治化、武器化倾向,亚洲国家要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不断政治化、武器化的经济手段会把曾经的区域繁荣变成相互间的恶意攻伐,最终将牺牲共同利益,而将政治安全贴上价码待价而沽,最终会摧毁亚洲的安全与繁荣。

从现实来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建立使得亚洲地区充满活力,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未来可期。而美国逆潮流推行的IPEF,表面为“经济合作”,实则将政治安全作为钓饵不断诱惑某些亚洲国家上钩,以分裂地区共识、破坏区域团结、制造地区对立、加剧地区紧张。亚洲的事务应该由域内各国协商解决,而非听任域外国家指手画脚。亚洲国家间的合作宗旨是互利共赢而非“零和博弈”,一个稳定、和平、开放的亚洲是实现共同繁荣的正资产,搞阵营对抗既不符合亚洲国家的利益,也不符合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亚洲国家不愿意看到阵营对抗在亚太地区重演,决不允许美国因一己私利将亚太拖入战火,更不能允许让本地区中小国家沦为霸权的工具乃至牺牲品。美国发起的IPEF聚焦于如何排斥中国,这从根本上说就是错的,本地区没有国家真正愿意追随。

亚洲的前途应该由亚洲国家及其人民共同抉择。我们希望维护好本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维护好本地区各国谋求发展振兴的正当权利。亚洲各国积极支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开放合作之路,期待这个伟大的东方大国作为地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成为地区稳定和安全的守护者!

作者系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副校长、泰国暹罗智库主席

猜你喜欢

印太框架拜登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解析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解析
框架
普通人拜登
拜登就职
印太战略:深化与勾连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警惕印太战略“实心化”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拜登”献吻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