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二手数控曲轴铣床电气自动化改造及应用
2022-06-21初忠智王基钰于竹青
初忠智,王基钰,于竹青
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400
1 序言
当前国内设备制造行业方兴未艾,但设备制造的基础如数控系统的研发和使用、机床机械部件的制造及应用等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小的差距。近年来,我公司从成本和机床的利用率、改造的性价比等方面调研,购买了多台进口二手数控铣床,该批设备电气系统老化,但其机械部件已经过多年的自然时效,精密铸造、传统工艺淬火的基础工件年代越久,其应力与精度稳定性越好,工件耐疲劳、抗变形能力越强,应用价值也越高。但也正因为其电气系统尤其是数字控制系统已经属于淘汰产品,限于电气元件的可恢复性、备件的可用性与储备性及公司内人员缺乏对该系统的认识和了解等,二手设备的电气系统无法使用,需要进行“换脑”和“换心”,将原有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更换为性价比更加适合的数控系统,让老设备重新投入使用。
2 改造的目的、现状和主要内容
(1)实施改造的目的 对二手设备进行电气自动化改造,使原本淘汰报废的设备发挥其残余价值,并且恢复加工能力、加工精度,是本次改造的主要目的。
(2)数控机床改造现状 近几年我国数控机床虽然发展较快,但在可靠性、外观质量、产品开发周期、应变能力及设备刚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有关专家建议机床企业应在以下6个方面着力研究。
1)加大力度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数控机床的无故障率。
2)跟踪国际水平,使数控机床向高效、高精方向发展。
3)成套设计开发能力上求突破。
4)发挥服务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5)多品种制造,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6)模块化设计,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
(3)改造的主要内容 我公司有一台1996年出厂的德国某品牌数控曲轴铣床,是公司早期购买的二手进口铣床,该机床原采用Uni-pro NC90系统,但系统及驱动部分故障率比较高,系统控制板及驱动板均为淘汰产品,损坏后修复困难,修理周期长,而且无相应备件替换,造成设备停机时间长。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此机床已无法满足自动化要求,需对此机床进行系统改造,用FANUC αi系列(公司原储备备件)伺服单元和伺服电动机替换原机床控制单元和步进电动机,可实现多轴数控联动。
3 数控曲轴铣床电气改造技术要求
根据原机床的结构和功能确定数控系统的配置,改造的技术要求如下。
1)用FANUC具有网络功能的超小、超薄型及高精、高效的FANUC 0i-TD 数控系统更换原机床的数控系统。并且选用FANUC 0i-TD双路径控制功能,可实现两个刀架同时加工,也可两个刀架独立加工。
2)用具高速、高精度和高能效的FANUC αi系列(公司储备的备件)交流数字伺服单元和伺服电动机更换原机床X1轴、Z1轴、A1轴、X2轴、Z2轴和A2轴的伺服单元及伺服电动机。同时X1轴为刀架1径向移动,Z1轴为刀架1轴向移动,A1轴为刀架1偏心轴旋转,X2轴为刀架2径向移动,Z2轴为刀架2轴向移动,A2轴为刀架2偏心轴旋转。
3)保留原机床X1轴、A1轴、X2轴及A2轴的半闭环反馈控制。将原机床Z1轴、Z2轴由半闭环控制改为全闭环控制,增加光栅尺。选用海德汉全封闭绝对式双读数头光栅尺,机床改造完成以后,用激光干涉仪对X1轴、Z1轴、X2轴和Z2轴的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进行检测与补偿,提高机床各坐标轴的定位精度。
4)用FANUC 0i-TD的I/O连接单元更换原机床的I/O连接单元,用FANUC 0i-TD系统的内装PLC对机床外围的所有动作进行逻辑控制。
5)重新设计制作机床操作站与机床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的所有按扭和指示灯选用施耐德产品),选用FANUC 10.4in(lin=0.0254m)LCD彩色液晶显示器及日本原装外挂式手摇脉冲操作盒。
6)用FANUC原装伺服电动机反馈电缆更换原机床X1轴、Z1轴、A1轴、X2轴、Z2轴和A2轴的反馈电缆,用德国缆谱的动力电缆更换原机床X1轴、Z1轴、A1轴、X2轴、Z2轴、A2轴及两个主轴的动力电缆。
7)保留原机床电气柜,重新设计制作强电控制盘。所有强电元件选用西门子或施耐德品牌。
8)保留原机床两个主轴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及主轴电动机,重新配置软起动器,重新接线,使之与新的0i-TD系统相接,并通过系统内部PLC程序对其进行控制。
9)将原机床X轴、Z轴由一个电动机控制改为两个电动机单独驱动,去掉原机床的齿轮减速箱。重新设计制作4个齿轮减速箱(保留最后一级齿轮传动),并同时加装4个伺服减速器替换原来的减速齿轮与离合器,消除齿轮传动间隙。
10)根据原机床的结构和动作要求重新进行机床的电气设计和PLC控制程序设计。
4 数控曲轴铣床改造后的构成及关键动作设计
(1)改造后的机床电气控制部分 改造后的机床如图1所示。其电气控制部分由机床电器柜、
图1 改造后的机床
CRT/MDI操作盘以及机床操作面板等构成。
1)机床电器柜 柜内装有日本FANUC A系列伺服单元,包括X1轴、Z1轴、A1轴、X2轴、Z2轴和A2轴,FANUC 0i-TD数控系统,I/O接口电路,以及光栅尺接口板等。
2)CRT/MDI操作面板 CRT/MDI操作面板安装在操作站的上方,各按钮功能可查阅用户手册[1]。
3)机床操作面板 机床操作面板如图2所示,各按钮的功能在关键动作设计和主要运动部件控制中有相应说明。
图2 机床操作面板
(2)关键动作设计 关于双通道控制、机床各轴控制和互锁信号的关键动作设计如下。
1)双通道控制。改造采用FANUC 0i-TD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双通道的,每个通道相当于一个单独的系统,可以分别控制相应的轴运动。在MDI及自动方式执行机床控制时,一定要分清当前的通道,在显示屏幕的右下角显示:路径1(即通道1)或路径2(即通道2)。对于同一条指令,例如:GO G91 X100;如果此时是通道1,则X1轴移动;如果在通道2中,则X2轴移动。通道的切换可通过操作面板上的切换按钮实现[2]。
2)机床各轴控制。在该数控铣床中,有6个数控轴,其中通道1控制3个数控轴,它们分别是X1轴、Z1轴和A1轴;通道2控制3个数控轴,它们分别是X2轴、Z2轴和A2轴,其中机床的前后运动沿X轴,机床的横向移动沿Z轴,刀盘的旋转运动沿A轴。
3)各轴互锁信号。①在移动时,X1轴液压锁紧压力检测必须断开,且为自动打开。②Z1轴位置必须在设定的范围,即脱离卡盘区,允许X1轴移动,当同时按下“双通道运行”键及相邻左边的空白键,在手轮方式下,可以移动X轴。该设计是为了对刀盘中心使用,使X轴不受Z轴位置设定条件的影响。③在移动时,Z1轴液压锁紧压力检测必须断开,且为自动断开;中心架松开,左卡盘夹紧,左侧防护罩打开[3]。
5 主要运动部件控制
(1)刀盘旋转控制 本机床的主轴为普通三相电动机控制,起动采用西门子软起动器控制,平滑升速。主轴速度约为80r/min。在主轴传动齿轮侧面安装速度检测开关,在旋转过程中机械出现问题时,及时报警且让机床停止进给[4]。
(2)刀盘旋转起停注意事项 当“卸左刀盘”按钮按下时,对应的左刀盘将不能旋转,当“卸右刀盘”按钮按下时,对应的右刀盘将不能旋转。当刀盘起动后有急停报警时,将导致刀盘停止,且软起动器报警,电器柜内软起动器红灯亮,需将软起动器复位才能消除报警[5]。
(3)刀盘的拆卸动作 当机床的刀盘需要拆下时,需要将刀盘停止。如果拆左边的刀盘,将Z1轴向右开到合适的安全位置,长按“卸左刀盘”按键,约1s即可,卸左刀盘灯将闪烁。如果拆右边的刀盘,将Z2轴向左开到合适的安全位置,长按“卸右刀盘”按键,约1s即可,卸右刀盘灯将闪烁。当该灯闪烁后,刀盘将不能旋转。然后拆掉中心架上的护罩,手动移动相应的X轴退出中心架范围。换完刀后,先将X轴移回刀盘中心,然后按住相应的“卸刀盘”按钮约1s,灯灭后再将Z轴移回加工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刀盘开出来,必须将“卸左刀盘”、“卸右刀盘”指示灯点亮,直到机床的X轴恢复原位,再按该按钮,取消该动作,否则会出现严重后果。由于机床的X轴有液压锁紧,所以当X轴开出来后,锁紧液压将无处密封,导致大量漏油,甚至把密封圈憋坏;当卸刀盘功能生效后,机床对应的X轴将不锁紧,也就不会漏油。
(4)卡盘及顶尖的控制 在手动状态下,按一下“左卡盘夹紧”按钮,左卡盘将夹紧,指示灯亮;按一下“左卡盘松开”按钮,“左卡盘将松开”松开灯亮。其他手动按钮“左止口前进”“右顶尖前进”“右卡盘松开”“中心架松开”和“中心架夹紧”等操作类似。
在自动状态下,按“夹紧”按钮,动作顺序为右顶尖前进→止口前进→左卡盘夹紧→右卡盘夹紧→完成后灯亮。
按“松开”按钮,动作顺序为止口松开→右卡盘松开→左卡盘松开→右顶尖后退→完成后灯亮。
需要注意:编制手动控制PLC程序时要先顶右顶尖,再让右卡盘夹紧,否则容易损坏机械。
(5)尾座的移动 在手动状态,将Z2轴开出卡盘区到达安全位置;同时按住两个尾座移动键约1s,两个指示灯同时闪烁;松开固定尾座的左右螺钉,手动前后扳动尾座上方的液压阀5S25手柄就可以移动尾座。
6 结束语
通过电气改造,解决原机床控制系统和位置反馈系统问题,使机床具有高精度和精确的位置补偿功能,让旧设备焕发新活力。
数控机床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市场容量也越来越大,但竞争也会加剧。机床使用企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国内设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虽然大量应用国内设备,但高精度、高速率和高强度要求的设备仍需要从国外进口。而采取对二手设备进行自主改造的方式,可以缩短与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的差距,吸收国外先进的机床技术,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同一级别的国产设备价格是300多万元,进口全新设备价格是700~900万元,而采购二手进口设备价格是80万元,加上改造费用90万左右,比采购进口全新设备最高可节省成本达7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