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对慢性肾病患者残余肾功能及血清VEGF、ET-1的影响

2022-06-21李素娜王晓林付景斐柴晓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灌流炎性肾功能

李素娜 王晓林 付景斐 柴晓培

慢性肾脏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随着肾功能障碍进行期恶化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1]。炎性反应也是慢性肾脏疾病发生的诱因之一,慢性肾脏疾病发生时由于免疫反应、线粒体损伤、药物反应、氧化应激等因素,导致炎性因子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机体炎性病变发生[2]。血液净化是治疗肾衰的主要手段,但常规的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水溶性物质(血肌酐、尿素氮),对于大分子水溶性物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甲状旁腺素等)不能有效清除,而大分子炎性物质是引起慢性肾脏疾病重要的因素[3]。血液灌流是将血液通过体外循环予以净化,从而有效地过滤掉大分子水溶性物质[4]。本研究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旨在观察其对患者残余肾功能及血清VEGF 及ET-1 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第18 版《实用内科学》[5]慢性肾脏疾病诊断标准;②年龄小于75 岁;③同意本次治疗方案,签署同意书;④接受每周血液净化2 次以上,每次3~4 h;⑤治疗前未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排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差;②合并慢性感染、中毒的患者。③患有严重恶性肿瘤、传染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 例,2 组患者各方面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表1 患者一般资料[n(%),(±s)]Table 1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n(%),(±s)]

表1 患者一般资料[n(%),(±s)]Table 1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n(%),(±s)]

n 性别男31(57.41)28(51.85)0.336 0.562女实验组对照组χ2/t 值P 值54 54 23(42.59)26(48.15)年龄(岁)49.38±6.49 50.21±5.56 1.551 0.124病程(年)3.47±1.12 3.53±1.19 0.270 0.788原发性肾病慢性肾小球18(33.33)21(38.89)0.620 0.891高血压12(22.22)11(20.37)多囊5(9.25)6(11.11)糖尿病19(35.17)16(26.63)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铁剂、叶酸、碳酸钙D3 等补钙和纠正贫血等针对性治疗,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给予降压、降糖及降尿酸处理。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使用仪器为德国费林尤斯F80 聚砜膜透析器,透析液为碳酸氢盐,膜面积为1.8 m2超滤系数55 mL(h·mmHg),透析时间为4h/次,3 次/周,连续透析半年。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同对照组,血液灌流仪器采用HA130 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珠海健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先对灌流器和管路进行冲洗,再用含4%肝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血流量维持在150~220 mL/min,先联合透析治疗2 h 随后去掉血液,灌流器再继续常规血液透析2 h,每两周一次,连续半年。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6]

拟定临床疗效标准:显效为临床症状症状消失,生化异常指标消失;有效为临床症状症和生化异常指标好转;无效为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异常未改善甚至加重。

1.3.2 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半年残余肾功能

于治疗前、治疗3 个月、治疗半年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 用于检测血清肌酐(SCr)),同时采集晨尿记录24 h 尿量,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素氮(BUN)、尿肌酐(UCr),根据公式残余肾功能(RRF)=(UCr/SCr+尿BUN/血BUN)×24 h 尿量×7×0.5[7]。

1.3.3 两组治疗前后各因子变化水平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用于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素-1(ascular endothelin-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n(%)]

2.2 两组治疗前中后残余肾功能比较

治疗3 个月及半年后,两组残余肾功能均降低,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残余肾功能比较(±s,mL/min)Table 3 Comparison of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s,mL/mi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残余肾功能比较(±s,mL/min)Table 3 Comparison of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s,mL/min)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n 54 54治疗前1.69±0.14 1.72±0.13 1.154 0.251治疗3 个月1.37±0.11 1.09±0.12 12.639<0.001治疗半年后1.04±0.21 0.43±0.15 17.370<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VEGF、ET-1、TNF-α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VEGF、ET-1、TNF-α 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ET-1、TNF-α 水平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VEGF,ET-1 and TNF-α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ET-1、TNF-α 水平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VEGF,ET-1 and TNF-α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n 54 54 VEGF(pg/mL)治疗前261.37±39.47 260.38±41.27 0.127 0.899治疗后181.27±35.79 213.47±37.54 4.562<0.001 ET-1(pg/mL)治疗前76.31±12.48 77.68±13.86 0.028 0.978治疗后52.37±12.49 62.79±11.38 4.531<0.001 TNF-α(ng/mL)治疗前6.33±0.75 6.27±0.81 0.400 0.690治疗后1.37±0.22 3.48±0.57 25.378<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CRP、IL-10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IL-6、CRP、IL-10 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CRP、IL-10 水平比较(±s)Table 5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IL-6,CRP and IL-10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CRP、IL-10 水平比较(±s)Table 5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IL-6,CRP and IL-10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 值P 值n 54 54 IL-6(ng/L)治疗前19.12±5.37 18.97±5.42 0.231 0.818治疗后8.94±2.13 12.37±3.45 6.217<0.001 CRP(mg/L)治疗前17.45±2.57 16.84±2.34 1.289 0.200治疗后6.58±2.14 10.23±2.89 7.459<0.001 IL-10(ng/L)治疗前21.27±3.54 22.49±4.12 1.650 0.101治疗后12.16±3.11 16.45±4.28 5.959<0.001

3 讨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会导致自身体内受到大量微生物和内毒素刺激,从而产生炎性反应[8]。血液净化能有效过滤掉炎性细胞因子,起到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改善患者预后。常规的血液透析对小分子炎性细胞因子清除十分显著,但对大分子过滤不理想[9]。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在体外经过活性炭、树脂等吸附其中大分子炎性细胞的一种治疗手段,但对小分子性炎性细胞难以清除[10]。因此,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分子,避免大量有毒物质在患者体内蓄积,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陈鸿钰等[11]研究指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比单纯使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好,这与本研究中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结论相同。考虑原因为,常规的血液透析有很多的弊端,存在一定孔径,能有效清除肾脏毒素,但对肿瘤坏死因子等大炎性因子清除效率非常低;血液灌流具有吸附容量大和速度快的特点,能有效地清除大炎性因子,弥补常规血液透析不足的特点,进而有效地清除肾脏蓄积的毒素和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维持患者机体稳定,改善临床疗效。此外,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半年后两组残余肾功能均下降,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这与李阳等[12]研究结论一致。说明不同方式的血液透析都对残余肾功能造成损伤,但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方式损伤更小,这是因为长期血液透析可直接影响慢性肾疾病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血液透析在进行血液净化时,会利用到残余肾功能维持过滤作用。常规的血液透析由于对血液净化不完全,给残余的肾功能造成过滤负荷。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血液净化更彻底一些,减轻了残余的肾功能的负荷,有效缓解对残余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血管内皮功能具有调节血管舒和收缩及抑制血栓形成等功能,而长期血液透析对血管内皮功能存在损伤。VEGF 分子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可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ET-1 是由21 个氨基酸组成的活性多肽,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当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会使VEGF、ET-1 在体内不断蓄积[13]。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VEGF、ET-1 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这与梁颖兰等[14]研究结果相同,说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降低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考虑主要因为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加上氧化应激反应,会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损伤,而血液灌流存在较强的吸附功能,能够将大分子物质清除,从而降低VEGF、ET-1 水平。本研究还显示治疗后TNF-α、IL-6、CRP、IL-10 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穆立芹等[15]研究相似,说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更好地清除慢性肾病患者体内大分子物质。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因体内微生物氧化应激反应及透析膜相容性等的刺激,使得巨噬细胞被激活,产生炎性反应,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可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更好地保护残余肾功能及清除大分子物质,降低血清VEGF 及ET-1 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灌流炎性肾功能
综述:肠道微生物与炎性肠病间的关系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防范发生凝血的操作方法及措施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