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思辨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2022-06-21黄世桢
黄世桢
摘要:学生既是民族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中学设立了一门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而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目前我国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现实出发,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策略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
简而言之,思辨能力就是指的思考和辨析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所谓思考,是指人对大脑输入信息的深化处理;而所谓辨析,则是指人对深入处理后信息的辨别分析;两者合起来,就是以分析信息为基础,对事物和问题进行思考、推理、辨析、判断,最终形成能够解决问题的决策或者结论——即思辨。思辨能力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即当遇到问题时自主去寻找答案,而非去找别人要现成的答案。当人的思想被释放,则大脑就将进入到深刻层面,也即智慧层面,从而逐渐形成思辨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措施
2.1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
无论任何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都首先必须要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是若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更加要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具体来说,首先要遵循民主性的教育原则:只有让学生身处在一个民主的课堂环境之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给予学生较高的自主权和发言权,而杜绝使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其次要遵循人本性的教育原则:人本即以人为本,师生之间只有相处和谐、相互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最大程度支持与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始终以人为本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出发来进行教学策划,并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引导其进行学习;再者要遵循情感性的教育原则: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自我意识和个性较强,且普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基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不能以硬性的手段去强迫学生学习,而应巧妙利用感情牌,引导学生从内心里真正认同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意义,并与道德与法治知识、思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积极主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
2.2采用各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
(1)采用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相关具体场景有目的地引入课堂中来辅助开展教学工作的先进科学教学模式。实践表明,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鲜明生动体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以思辨的方式来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但教师不能盲目创设教学情境,应保证教学情境创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首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需具有浓厚的生活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其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让学生清晰可见可听可闻可感;再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需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喜好特征;最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还需具有一定的问题性,可启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例如,针对目前大众网络交友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你在QQ群里认识了许多爱好一致的网友,某天大家相约线下聚会,你应不应该去参加呢?由于该“约见网友”的情境符合现在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因此十分容易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讨论,而学生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即可得到思辨能力的有效锻炼。
(2)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
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的先进科学教学模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对一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好奇与疑问后,才会进一步对其产生了解的兴趣与探究的积极性,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实践表明,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促使学生通过思辨的方式来思考和探究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单音与和声》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河南淅川移民丰碑”的故事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哪个更重要?该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辨的问题,不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契合,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设定相关具体工作任务,让学生边完成任务、边开展学习的先进科学教学模式。实践表明,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优势特长,并使学生在任务实践过程中得到思辨能力等各项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锻炼。需注意,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中,课堂的角色中心是学生,而并不是教师;课堂学习的依据是任务,而并不是课本教材;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任务的完整践行过程,而并不是课堂学习过程。例如,在《友谊的天空》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任务:结合本节课知识点自主绘制出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到思辨能力,因此能够得到思辨能力的有效锻炼。
2.3將思辨能力纳入教学评价指标
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是重要一环,若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则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能单纯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而应将思辨能力也纳入教学评价指标,在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与系统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在日常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思辨能力情况对其进行综合教学评价。同时,还应注重民主评价,即通过学生个性分析、自我评价、组员评价、亲师互评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教学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一项重要教学任务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其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遵循科学的教育原则、采用各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将思辨能力纳入教学评价指标,以及学校层面也要构建一套“三全育人”体系。总体而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提高实际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涂政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1(33):26-27.
[2]祝坤.自媒体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