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阅读作业的优化设计
2022-06-21徐晓茵
徐晓茵
【摘要】本文以沪教牛津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章为例探索“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阅读作业优化设计。通过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分层设计拓展性作业,各层次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与同伴交流和帮助之中完成各类作业任务,逐步发展思维品质,落实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英语阅读;进阶设计;分层作业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的新阶段和当前“双减”政策下,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已经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变传统的缺乏思维性和个性化的英语阅读作业设计方式,本文从学生最喜爱的英语故事阅读中尝试探索作业的优化设计,以沪教牛津版八年级上册Unit 6 Ancient Stories的拓展阅读篇章作为案例讲述记叙文阅读作业设计的优化探索。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阅读作业设计的案例
(一)立足教材,进阶设计作业
本节拓展阅读篇章是中国的古代故事《草船借箭》“The story of 100,000 arrows”。作业设计将根据学习理解,应用创新,应用迁移三个认知维度进阶设计课前、课堂、课后作业。课前作业先从为学生扫除生词的阅读障碍入手,堂上逐步引导学生把握段落大意,细读找出特定信息,最后重点引导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并借助小组的思维导图复述整个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逻辑思维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了解学情,扫除阅读障碍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接触过《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并对故事的内容有大致了解,但学生对这个故事的英文版不熟悉,尤其是这篇阅读文章生词较多,本节拓展阅读课的作业设计将从为学生扫除生词的阅读障碍入手。另,学生已在学习《木马计》这篇主阅读篇章时初步接触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在本节課中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绘制思维导图并复述故事。
(三)着眼思维,分层布置作业
在完成堂上作业过程中,学生制作和完善思维导图后展开讨论活动,在小组乃至全班范围内开展分享与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相互交流学习,调整思维导图的框架和结构,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和课外知识的延伸。课后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及完成作业的速度来选择是否要完成选做的思维导图作业。本案例的课后作业设计是参照课前作业和堂上作业来设计,有效为学生提供完成作业的示例和思路。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阅读作业设计的成效
(一)利用基础词汇作业扫清阅读障碍,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本案例将阅读前处理文本重难点语言知识到课前的预习作业进行,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传统阅读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因此,课堂上可直接节省大量教学时间,用于合作学习的开展,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在课堂上交流与展示。利用基础性的词汇作业处理文本的语言知识和文章大意,教师能够更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将宝贵课堂时间应用于后续的讨论和展示中。
(二)利用思维导图革新阅读作业设计,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本案例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发展。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程度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文本内容进行复述。学生在进行文本信息和图表信息转换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语言输出,落实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
(三)利用评价表了解学习目标达成度,有效落实评价反馈
本案例将作业评价也设置为作业的一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以通过自评与小组互评的方式检测自己的学习目标达成度。教师在回收评价表的时候,也能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反馈中大概了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四、结语
总的来说,分层进阶作业设计已初步取得成效,各层次学生基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目标。通过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分层设计拓展性作业,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与同伴交流和帮助之中完成各类作业任务。教师如果能长期坚持分层设计拓展性作业,便能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从而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晓波.“双减”政策背景下广州市优化作业设计基本思路与实施路径[J]. 2022(1):12-22.
[2]朱金冬.谈谈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拓展性作业的设计[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