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级出版项目管理新探

2022-06-21张楠

出版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规划管理过程管理

张楠

摘 要:本文以国家级出版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在执行国家级出版项目时,项目申报规划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项目收尾管理等方面可进行的创新与实践。与此同时,做好国家级项目的价值挖掘,对构建稳定的知识生态将起到引领性的作用。国家级出版项目作为优质内容的典型代表,应有效提升知识产品及其服务水平,为出版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融合出版探索一条全新道路,以提高出版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出版项目申报 规划管理 过程管理

近年来,电子工业出版社持续加强重点选题建设,加大力度筑就“高原”培育“高峰”。作为一名科技图书的策划编辑,笔者有幸承担了几个国家级出版项目。在此,将国家级出版项目执行的相关工作经历进行介绍,以期获得更多指导,促进共同进步。

一、国家级出版项目申报规划管理

自2018年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级出版项目以来,本人一直不断关注国家发布的重要规划文件。在此期间,成功申报两个“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一个“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以及两个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在这一过程中,个人认为,若能在申报规划过程中,积极地向国家发展战略、先进的技术前沿靠拢,以及选择好申报时机,则可提高国家级出版项目申报成功概率。

1.积极地向国家发展战略、先进的技术前沿靠拢

无线信号定位广泛应用于多个工程科学领域,近些年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之相关的理论成果与实际系统硕果累累,是自动驾驶、卫星导航、测绘勘探、地质灾害监测、时间同步等高精尖行业的基础、核心技术。鉴于该领域涉及的理论与应用技术十分丰富,知识覆盖面很广,且新理论与新方法不断涌现,因此急需一套精品丛书系统阐述其中的知识体系,以便适应该领域的发展需求。本人即着手策划有关高精度定位方面的技术丛书。自开始策划丛书、成立专家团队、规划丛书分册和目录,到获批“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整个过程十分顺利。

2019年策划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方面的技术丛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主席提出的重要倡议,必将为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长,跨越的岛屿、海峡和水道众多……以上因素严重制约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全面建设。若能组织专家针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缘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以及风能、潮流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研究,通过大数据建设的方式给出指挥控制方案,必将填补出版领域的多项空白。为此,我们开始积极寻找可以撰写相关内容的专家。可喜的是,2021年3月,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方面的技术丛书顺利获批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以上两个项目的申报过程,足以说明正确选择申报方向的重要性。

2.选择申报时机

在成功申报两个国家级出版项目后,笔者开始总结经验,满怀信心朝着“十四五”进发。电子工业出版社在“十三五”期间,一共入选12个“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其中,2016年成功申报6个,2017年成功申报2个,2018年成功申报3个,2019年成功申报1个。通过这一数据可知,2016年成功申报的项目数占全部项目数的50%。由此可见,在开局之年规划项目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特点,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笔者又精心策划、申报了两个由院士带队的重点项目,并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一个、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一个。由此可以证明,选择申报时机对于国家级出版项目而言,是多么重要。

中华书局的创办者陆费逵说过:“我们书业虽然是很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都大。”由此可以看出,出版业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出版业者要牢记出版使命,以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2020年10月,中央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建议,擘画出新的发展蓝图。作为出版人,出版业者可根据国家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积极地向国家发展战略、先进的技术前沿靠拢,找到出版专业与之相关的结合点,集中精力申报一些重点选题,制定自己的“十四五”时期的小目标,努力打造主题出版,并积极寻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国家级出版项目过程管理

在众多题材中,找到适合打造成国家級出版项目的选题方向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国家级出版项目过程管理。实际上,完成国家级出版项目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项目管理过程。当确认好方向后,需要我们组建专家团队、明确项目目标、做好过程控制。

1.组建专家团队

寻求合适的专家主笔,组建高效协作的团队,无疑是项目筹备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当编辑构思、策划了选题之后,还要通过调查来分析专家团队的分布情况,比如,关于某一主题,是国内的科研院所居多,还是高校的科研人员居多,是否分为多个研究方向,他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在确定了选题方向和目标专家之后,需要通过拜访、发邮件、打电话的方式与之联系,不断说服专家与出版社合作;编辑还需要对该方向和选题有着主线思维和宏观认知,并且需要从价值维度、知识维度、出版维度等多方面与专家团队沟通,以确保合作意愿的达成,以及创建良好的合作基础。

2.明确项目目标

当完成团队组建后,明确项目目标是项目执行前最重要的工作。首先,要从高度上明确力争国家重点出版物的大目标;其次,要从策划角度明确核心内容的要求;最后,从项目计划的角度,明确合同履约的执行计划。在目标明确后,还需要在执行期间,不断与团队沟通、传递这些目标,以确保团队目标的一致性。

3.做好过程控制

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重点要做好进度、质量、成本三个方面的控制。

其中,进度往往是优先关注的问题。受到工作背景、异地协作、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制约,交稿进度往往决定着整体项目的推进进度。这期间需要确定多个时间节点,按照时间节点不断敦促作者推进写作进度。

质量也尤为重要,这受到作者写作习惯、写作经验等方面的制约,为此,编辑可以请团队中的一位权威作者撰写部分章节作为模板,其他作者的写作框架和风格尽可能与之相符,尽量做到有标杆、有模板,从而在图书撰写之初就能让作者学会借力,借鉴别人的经验往前走。

成本,对于国家项目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定价与利润的核定,关乎一个项目的成败,以及能否达到“双效”统一的最佳效果。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开始策划项目之初便明确图书的页数、定价、装订方式、用纸情况等印制成本,还要明确销售目标、资助款情况、营销推广渠道,尽量准确地计算出图书总成本,以期出版后获取合理利润。

三、国家级出版项目收尾管理

在国家级项目出版后,就会进入收尾阶段的工作中,主要包括进行项目产品监控、撰写结项报告、进行经验总结等。

1.进行项目产品监控

当图书完成出版和发行以后,需要与发行部门做好配合、沟通工作,并通过线上媒体宣传、线下地面店布展,以及加大馆配力度等方式,不断扩大国家级项目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及时获取图书市场数据,如销量、评论、质量反馈等,对读者提出的疑问进行关注、给予解答,并纳入再版优化计划;根据销量走势,及时将图书的市场数据、评价数据传递给图书编委会,从而不断提升该国家级项目的质量和持续更新能力。

2.撰写结项报告

在图书按计划出版后,需要按照要求提交国家级项目的结项报告,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背景和意义、进度执行情况、经费执行情况等内容。同时,编辑部门需要提交的文件还包括:图书出版文件、图书出版合同、图书生产单据、专家评审材料、样书等;财务部门需要将项目财务的票据、项目经费支出明细等进行归档。

3.进行经验总结

国家项目从策划到交付,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需要对此期间的经验进行充分总结。通过对项目计划与实际执行进度开展比对工作,对各阶段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到原因及不足。在经验总结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沟通问题,即项目期间与专家、作者沟通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如沟通方式不当,致使各方对项目目标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项目进度迟滞,甚至返工的情况;二是项目风险问题,即项目期间是否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如因专家、作者投入项目精力不足而导致的项目进度、质量风险,以及因内容溢出而导致的成本超支风险。

四、国家级出版项目增值管理

当下,早已不是生产单一知识产品就万事大吉的时代了,即便在完成了国家级项目之后,也需要不断地关注其可增值部分。通常情况下,只有通过一次项目策划,形成多个用户期待、愿意买单、愿意与人分享的产品形态,组成一个产品矩阵,构建一个稳定的知识生态,才算完成国家级项目及其相关产品的增值管理。国家级出版项目作为优质内容的典型代表,应积极拥抱这一生态体系,不断提升知识服务水平、知识产品水平,为出版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融合出版探索一条全新道路,以提高出版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例如,在完成国家级出版项目的策划、项目过程管理之后,若能将其转变为多种产品形态(既包括图书这种有形形态,也包括知识分享、付费问答、线下课程、视频课程等无形形态,从而让知识增值),必将激发优质内容的活力。以目前正在策划的出版项目为例,在重点布局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的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通过融合出版部门与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积极交流、充分沟通,在纸质图书的基础上,深耕知识内容,将内容打磨成“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实践专家谈”系列的付费视频课程,以作为大中型企业员工内部培训的定制产品。这一付费视频课程在为出版机构带来更多营收的同时,又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在纸质图书中附赠有关视频课程的书签,视频课程中标注相关纸质图书的信息,在两者互相引流的过程中,增加纸质图书、视频课程的用户黏性,建立纸质图书、视频课程与用户之间的需求关联,从而将图书这种单一的知识产品拓展为多种形式的知识互动,让用户真正地为知识买单,而不是为知识的某一种实体形态付费。

尽管各出版机构对于构建知识生态体系已达成共识,但是各出版机构还是要在不断构建服务生态、增强服务意识方面下功夫。当下,以国家级项目为基础,围绕多种知识产品形态构建的知识生态系统,主要依靠融合出版部门的运营人员来挖掘已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寻找潜在用户;知识资源供给端主要依靠出版机构的编辑不断启发、组织、策划;知识消费者在获取知识产品后,对于产品的意见缺少反馈渠道,或者仅能反馈给销售人员,不能形成知识传输的闭环。也就是说,在没有反馈机制、知识单向流动的情况下,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知识生态系统。知识消费者、知识资源的供给端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存在着认知偏差、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此时知识冗余或知识匮乏必然会发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形成稳定的知识生态系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第一,知识服务应是一个不断投入、不断产出、不断迭代的过程,知识资源供给端和知识消费者之间不能仅仅是单向流动,而是应该在“知识资源供给端—知识服务平台—知识消费者”之间设立反馈机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效闭环。

第二,出版机构不能把目光仅停留在产品销量上,而是应该仔细打磨产品,与此同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从而构建完善的運营体系,打造稳定的知识生态系统,真正做到用户精准、营销精准、管理精细。

综上所述,策划国家级出版项目是一条希望之路,也是一条挑战之路。这期间需要投入比往常更多的心力、承担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多的汗水。但是,这不是一条孤独之路,更是一条成长之路,让编辑们有机会收获着沿途的喜悦,更有机会站在高处领略前沿的风景,坚定不断前行的勇气和信念。

参考文献:

[1]贺芳.基于知识生态理论的知识服务运营模式研[N].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11-20.

[2]李玲飞.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生态体系构建[J].行政管理改革,2020(10).

[3]冯宏声.内容产业的合与分:知识服务的多元化未来[J].出版广角,2018(7).

[4]贺芳.面向岗位的专业领域知识服务模式探索——专业出版社知识服务转型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8(3).

[5]顾美玲,毕新华.移动环境下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基于知识生态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7(13).

[6]张勇,徐恺英,王猛.基于知识服务的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理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4).

[7]姜春辉.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的融合探析[J].出版广角,2018(3).

[8]向飒.国外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的经营特色和盈利模式分析[J].出版广角,2017(6).

[9]孙振领,李后卿.关于知识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5).

[10]唐艺,谢守美.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流动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

[11]张煜君,刘宗元.知识服务时代构建融合出版新生态的实践与思考——以《三联生活周刊》知识服务平台中读APP为例[J].出版广角,2020(23).

(作者单位系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规划管理过程管理
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信息系统实现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事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探讨
关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探讨
工厂内部园艺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市级配电网规划若干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