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就是反转的魅力吧

2022-06-21王语嫣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22年4期
关键词:寒假作业生动同桌

王语嫣

那些不知如何展开的好灵感,好点子,一闪而过的念头,我们和你一起续写。

大家好,我是新的一期灵感收集板,本月灵感收集的练笔主题——“表现愤怒、生气的情绪”,根据此主题写一小段文字,反映当下中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学习,亲情友情感情,小情绪小感悟。下面看看我们的作者是如何展开这一主题的吧!

巧用逆转式结尾,制造意外

BAEKHYUN:小时候我妈教我用筷子,我学不会,她骂我;长大后我教我妈玩儿手机,她学不会,还是骂我。

编编:这一段文字短小精炼,寥寥几句就将与妈妈斗嘴的日常生活场景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游刃有余地运用了逆转式结尾,制造了令人反转的意外,使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灵感使用说明书:

在漫漫作文路途上,我们有很多时候会遇到写母亲或者记叙文中写人记事的情况。那么不妨可以从这段文字中延伸一下,在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个这样的与母亲相处的生动瞬间,有争论时、遇到问题时、提要求时……无论怎样,我们都说不过母亲,有时候不仅说不过她,还总会被她按在地上摩擦。这个瞬间我们就可以把它记录下来,运用到以后的作文素材中。比如,塑造一个怼人不眨眼的妈妈时,就可以这样写——

东北妈妈都是怼人大师吧!怼人能怼出花来,让你哑口无言。冬奥会期间,一墩难求。我连续几天叨咕着:“妈,我想要冰墩墩。”只见妈妈翻了个白眼儿:“拉倒吧,你返校的车票都抢不着呢,还抢冰墩墩?你抢个屁墩儿吧!”

这段运用了反问的句式,加强了妈妈的质疑语气,最后又用类比的手法对自己抢不到冰墩墩的前景进行了“鄙视”。一位机智又伶牙俐齿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念白:某天地理课,作为理科生的我们,实在听不懂那高深且曲折的地理,全班睡倒一大片,然而,地理老师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突然只听一声吼,一个完美的转身,多数同学瞬间清醒,可眼尖的地理老师,还是看到了后排那几个不怕死的。他的嘴角勾起30度,推了推眼镜,声音平缓且温柔:“最后排睡觉的同学,请站起来。”我看到熟睡的同桌,于心不忍地推了他一下,他睁着蒙眬的睡眼迷茫地看着我。“老师让睡觉的站起来。”他豪不犹豫地站了起来,与此同时,他的后桌几乎和他同一时刻站了起来。

气氛变得异常微妙。

地理老师迈着平缓的脚步,走到我同桌旁边:“看看,这就是诚实的好孩子,下课来一趟办公室。”于是乎,我心情复杂地看着同桌站了20多分钟,而他则用饱经风霜的目光注视着我。事后,我认为他定会“报仇”,事实证明,是我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就是铁哥们儿吧!

编编:这一段看似文字简单,语段短小,实际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首先是镜头特写,将班级情况以一全景镜头的方式简单明了地展示出来,精准捕捉了老师各个阶段的表情、语气、动作特写,塑造了一个多面立体的地理老师形象。其次是对“我”心理动态描写,“于心不忍”“心情复杂”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理变化。故事叙述环环相扣,过渡精准自然。最后再一次运用了逆转式结尾,读来趣味性十足。

熟练运用排比反问,加强气势

Crystal: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寒假放假10天什么的,我忍了。但是,生物题什么的,多就算了,错一堆也就算了,不会写什么的,习惯了也就还好,但是连题都看不懂就真的很气!

最近几天是寒假补课,学校里只有我们高三的在,终于不用跟高一高二的抢饭、抢洗澡位什么的,大家对此都很开心。但是对于假期硬生生减少了一半这件事,还是很气。

生物课的时候,我们在下面写寒假作业(没错,对于只有10天假期的我们来说,有6本寒假作业,这还不包括额外的试卷之类的)。但是吧,越写越气,写了半天就没对几题。写选择题的时候,还能忍忍,毕竟还是能对一些的,但写到大题的时候,就很绝望,写得不对吧,还能忍,但是連题目都看不懂就过分了吧?

我就想问问苍天,这种连题目都看不懂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啊!!!

编编:此段文字熟练运用了排比句、反问句式,使内容和情感层层递进,加强了语段的气势,将高三学习生活的辛苦无奈真实地展现了出来。语言并不华丽,都是日常生活用语,但却极为准确生动,对高三的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感同身受。采用总分总的叙述结构,虽只有一小段落,但表述非常完整。

灵感使用说明书:

若要写一篇好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频繁的引经据典,使用当下真实的喜闻乐见的用语,在合适的语境条件下发出内心真实的声音,呼唤读者共鸣,是保持文章可读性与活力的最佳方式。

猜你喜欢

寒假作业生动同桌
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
我的新同桌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换同桌
寒假作业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羡慕我同桌
寒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