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了解你自己
2022-06-21付洋
付洋
[1]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存在强迫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强迫性行为是从家里出来之后要无数次地返回到家中确认门有没有锁好,水电有没有关闭等。当事人难免在这个过程中感到疲惫和困扰,他们想知道解决方案。有人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其实解决的办法十分简单,他只需要把经常让他担心的事项写在纸上,在出门之前一一做检查,每检查完一项,便在那个事项后面打一个对号,当纸上的各个事项都对照完毕之后,他就可以放心地出门而无需再中途折返回来了。可有意思的是,如此简单的解决方案很多来访者却嫌麻烦,他们并不想进行以上所列步骤,他们的进一步诉求是在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消除经常萦绕在心头的顾虑。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强迫行为都会给行为人造成心理困境,有些强迫行为不仅不需要干预,而最好应保留,甚至发扬光大。前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有一种强迫症,他说如果我翻开一本书,我就一定要把它读完,否则我宁愿不翻开。一本名为《穷查理宝典》的书中记载道,股神巴菲特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的一个强迫行为是,他每次与人约好会面,都至少要提前30分钟到达见面地点,以保证自己决不迟到。演员刘涛说她在家中的时候手里一定要拿着一块抹布,看到哪里有一点点的脏她就要用抹布将那里立刻清理干净。
支撑强迫行为的一定是一个非常执着的思维(模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十分清晰地知道它形成于何时,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形成的,而更为常见的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拥有这种思维,也就是说它常常处在我们的无意识或潜意识当中。所以,那些需要反复回到家中检查门窗水电的人,即使掌握了超级简单的解决方案,依然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使用这些方法。比如,他们说这样做还是太麻烦了;我们家里没有纸笔;我这个人总是提笔忘字……他们的行为清晰地说明相比于无需返回家中,他们更愿意多次返回去;相比于消除担忧,他们更愿意处在忧虑之中。他们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焦虑在他生活当中存在的合理性。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总结道:“当无意识没有进入到你的意识,那便是你的命运。”
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内心里十分想好好学习,提高成绩,但是却一直沉浸在游戏、聊天或娱乐中无法自拔,你很讨厌不学习带来的焦虑感,但是你的行为却让自己陷在焦虑里不出来,因此哪怕有的时候你无事可做,拿起书来也觉得沉重异常。其实只要你此刻翻开书认真读,你的焦虑值就会下降,但是你往往并不会这么做。你的意识告诉你,你很焦虑,这样不好;你的行为却还在提高焦虑。显然你的身体并没有被意识接管,而是一直处在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控制下。
[2]
“无法原谅自己”也是一种强迫性思维。它让我们表现得好像是一个十分负责任的人,但实际上当你沉浸在无法自我原谅中饱受折磨的时候,你是在逃避接下来肯定十分艰难的任务。很多同学在台上演讲或主持,因为忘词,羞愧难当,短时间的尴尬是在所难免的人之常情,但是当大多数人都忘记了那个场面,当事人自己却还耿耿于怀,一遍一遍地在脑中再现那个不知所措的场景的时候,他真实的动机很有可能就是用胆怯作为挡箭牌,来逃避未来登台了。
如果大胆一些分析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推论说,忘词本身就是逃避登台的动机而导致的。当然这个动机是无意识的,很难被当事者觉察。他的意识毋庸置疑是想让自己在人前展示出优秀的一面,但他的无意识却认为人群是危险的,你要尽快离开这里。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40岁的时候,拥有亿万身家,在他的专业领域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但在一次采访中,他承认道:“我说这个话可能大家会觉得凡尔赛,但我当时真的只觉得自己都人到中年了却还一事无成。”为了改变自我评价,本来已经功成名就、财富自由的雷军创办了小米公司,造手机。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天就跌破了发行价,投资人把他叫到会议室,像训小学生一样训了他两个小时。搞得旁边人都听不下去了——这可是堂堂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啊,难道因为你们投资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就对他这么出言不逊吗?
但是雷军并不会把心力放在颜面尽失这点小事上,他考虑的是怎么样能把公司做好,让他的投资人挣钱而不是亏钱。优秀的人往往都有迅速原谅自己的能力,他们不会揪住一个让他们尴尬的瞬间在脑中无数遍回放,他们的着力点通常都会放在需要完成和做好的具体事情上,而不是放在自我感受上。
需要借助学习状态才能进入学习模式的同学其实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因为他的主要注意力都分配给了他的感受,他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并没有充分地得到应得的专注。而在一直无法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坚持不动摇都已经十分难得了(像雷军一样),怎么还可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感受呢?
面对荒废时间后经常出现的懊恼和自责,与需要反复确认门窗水电关闭的强迫思维一样,客观上它们都是很容易就能被消解掉的负性焦虑,但当事者却往往不会采取任何实际而有效的行动。相比于要花大量的精力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时不时地出现一丝悔意显然是一个“舒适圈”。
想学又厌学只是一个表象,这个表象下面的诱发因素因人而异,大家并不共享同一个原因,我上面所得的结论只是可能的原因中的一个。这就像你无法通过发热一个现象来判断自己得的到底是什么病一样。细菌感染可以让人发热,病毒感染也可以让人发热;流感病毒感染可以让人发热,新冠病毒感染也可以让人發热;而在新冠病毒中,又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等不同类型的新冠病毒。无论是身体不适,还是心理不适,一定是有成因的,只不过有些时候,找病因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而心理问题的原因,即使找到了,人的意识也不一定愿意相信。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一种对意识的训练,当你能有意识地去捕捉更多的无意识信息的时候,自我了解的旅程才可能开启。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