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做的“楼层儿”
2022-06-21郭丹东
郭丹东
“楼层儿”是我的老家洛阳地区的一种油炸美食,因为外形像农村用的火炉中一种叫“楼层儿”的东西而得名。
火炉中的楼层儿由铁做成,圆圆的,大小刚好可以卡进火炉底部,中间是几根手指般粗细的铁棍子。棍子之间留有不宽不窄的缝隙,柴火放在上面,既能保證足够多的氧气进入火炉,让柴火烧得旺,也能防止大块柴火掉落,让柴火停留在火炉肚子里燃烧。烧成灰的柴火最后会从楼层儿的缝隙中掉落,设计得十分巧妙,是火炉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而作为美食的楼层儿与火炉中的楼层儿外形十分相像,只是美食楼层儿由面油炸而成,香味诱人。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奶奶做楼层儿。奶奶先在面盆里放两大勺面粉,又丢进一点酵母粉,加点水开始搅拌。奶奶的手臂并不粗,但搅起面来很有力量,不一会儿面粉就被搅成了面团。奶奶双手在围裙上蹭了蹭,对我说:“别急,等一个小时以后面团开了再继续做。”
面团发开以后,奶奶把面团放到案板上,左手按着面团的一边,右手拎起面团,一边揉一边捏点盐放进面团里,再继续揉。等到面团揉得软绵绵的时候,奶奶又把面团搓成细长的形状,像一条长龙,弯弯曲曲地卧在案板上。奶奶拿起菜刀,把“长龙”切成一个个馒头般大小的面团,规规整整地摆在案板上。我在一旁问:“奶奶,长龙真好看,为啥要切开呀?”奶奶笑了,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然后又沉浸在制作美食中。
面团切好,奶奶又把它们拍成一个个圆墩墩的小面饼,再用擀面杖把面饼擀成又圆又扁的形状。白白的面饼整整齐齐摆放在案板上,奶奶再轻轻把面饼对折,厚厚软软的面饼上,留下了奶奶浅浅的指印。奶奶拿起菜刀在对折好的面饼上轻轻滑两下,再打开,面饼中央就留下了两道切开的痕迹,我知道这是楼层儿的雏形了。
我说:“奶奶,现在它们看起来真像楼层儿!”奶奶笑笑:“一会儿更像呢!”油锅沸腾起来,奶奶拎起一块面饼滑进油锅里,“嗞啦”一声,油锅热闹起来,面饼在油锅里迅速膨胀,像充了气的气球,变成了略微圆鼓鼓的样子。被刀切过的地方也蓬松起来,像极了楼层儿中间的棍子。
奶奶用筷子夹起一个楼层儿放进盆子里,告诉我晾凉再吃。接着她转身把更多的面饼放进油锅里炸。片刻,一锅金灿灿、香喷喷的楼层儿摆了整整一盆。我和弟弟一人拿起一个吃起来,果然外焦里嫩,松软可口。
奶奶做的楼层儿是我童年最热爱的美食之一。可惜自从我去外地上学后,就很少能再吃到这种美食了。但楼层儿那可爱的样子,烙印在味蕾上的美妙记忆,在心里永远香飘四溢,挥散不去……
一点就通:
利用“五觉”让物更具象
文章主要描写家乡的美食——楼层儿。作者首先从视觉上写楼层儿的外形,在面饼油炸时,又从听觉角度写到“嗞啦”一声,让人脑海中一下对面饼膨胀的瞬间有了画面。“香喷喷”、“松软可口”分别从嗅觉、味觉和触觉描写了刚出锅的楼层儿。作者从“五觉”的角度刻画楼层儿由面饼到最终成形的过程,让读者对楼层儿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衬托出了奶奶高超的技艺。79F78B44-98A9-444D-9803-C7D89BA18F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