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 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用林草之笔奋力谱写美丽甘肃新篇章
——在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22-06-20张旭晨
张旭晨
(2022 年2 月16 日)
同志们:
经省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全省林业和草原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全省林草事业发展新局面。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任振鹤省长对全省林草工作的批示精神和全国林草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国家林草局西安专员办王洪波专员专程到会指导并讲话,大家要一并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五个市林草局和白水江保护区管护中心结合各自工作亮点成效作了典型发言,各地各单位要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报告工作,请大家审议。
一、2021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同时也是全省林草工作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承前启后、加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林草保护修复,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党的建设纵深推进。以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庆祝活动为主线,加强政治引领、深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弘扬新风正气、压实主体责任,奋力推动机关党的建设走在前、作表率。深入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17件,大力营造共庆党的百年华诞、齐心开创林草新局的浓厚氛围。完成局系统70 个事业单位更名,将3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划省林草局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荐晋升巡视员4 名,提拔使用县处级干部23 名,晋升职级44 人,评定中高级工程师455 人。省林草局创建为省直首批无烟机关。
(二)五级林长体系初步建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7 月28 日召开全省林长制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省级双总林长,2 名省委常委和8 名副省长任省级林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共同签发我省第一号总林长令,高位推动林长制工作。省林草局制定出台林长制实施方案和省级会议制度、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文件,编发林长制简报,实行局领导分片包抓,开展督导调研,加快工作进度。截至2021 年底,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全省设立各级林长50835 名。
(三)国土绿化科学推进。纪念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40 周年,组织兰州地区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全年完成造林343.49 万亩,义务植树8547 万株,落实年度森林抚育任务90 万亩;人工种草203 万亩,草原改良208 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12.2 万亩,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 个市县和52 个乡镇开展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创建,平凉市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主体工作。张掖市完成全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35.1 万亩,收益400 多万元。参加第十届中国(上海)花博会,获奖161 个。
(四)国家公园建设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宣布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设立的5 个国家公园之一。公园涉及我省255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6%。省委、省政府召开祁连山保护相关专题会议,出台《关于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片区建设的意见》,推动构建祁连山长效保护机制,祁连山国家公园由体制试点转入常态化机制化建设阶段。开展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前期工作,完成了“两报告一方案”。2021 年7 月,我省上报国家林草局申请创建。
(五)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构建。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回头看”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涉及自然保护区的6 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个,剩余问题正按照整改方案有序推进。对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点位进行实地核查,配合生态环境部和国家林草局西安专员办对“绿盾”专项行动等发现问题进行实地核查,督促整改。有效制止祁连山甘青共牧区域内违规放牧问题。完成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创建,即将申请验收。推进阿万仓、美仁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已编制完成建设方案和总体规划。
(六)林草资源保护更加有力。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调查样地3109 个。完成10751 个遥感判读变化细斑的外业核实上传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以及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开展林草湿数据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融合和国家级公益林优化,兑现年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5978.54 万亩7.21 亿元,下达天然林保护资金16.38 亿元,有效管护天然林6248.31 万亩。尕海、黄河首曲、黄河兰州白银段等重点区域湿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敦煌阳关林场防护林“被毁”问题整改任务基本完成。
(七)自然灾害疫情有效防控。全面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完成全省2515 个森林草原可燃物样地数据采集和火灾隐患调查。深化应用“国家林草生态感知平台森林草原防火子系统”等平台,在全国率先完成“防火码”设置和启用,提升预防处置水平。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和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085 万亩,挽回牧草损失3.165 亿公斤。积极应对康县松材线虫病疫情,局领导多次带队检查,抽调技术人员包片蹲点,严防疫情扩散。全面完成康县3 个小班181 株疫木松树除治。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八)林草综合改革稳步深化。实施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全面清查整改国有林场突出问题,补齐短板弱项,巩固国有林场改革成果。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加快发展林草产业。实施核桃、花椒、油橄榄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新栽植核桃2.7 万亩、花椒28.39 万亩、油橄榄11.03 万亩,完成提质增效138.71 万亩。全省选聘生态护林员66339 人,草原管护员15100 人,倾斜安排39 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林草重点工程项目资金17.72 亿元,争取东西部行业协作资金6953 万元。局改革发展处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九)规划资金支撑持续加强。印发实施《甘肃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争取将全省82 个县市区纳入全国“双重”规划及其专项规划范围。组织各地申报“十四五”期间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38 个,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07 亿元。2021 全年落实林草项目建设资金62.62 亿元。协调省财政在2022 年省级预算中,为洮河管护中心等3 个单位增加定向补助7000 万元,解决工资缺口问题。推进审计署2020 年生态环保资金审计涉及退耕还林问题整改,已完成整改9 项,剩余1 项为长期整改。开展30 个县级单位涉林草资金专项稽查。
(十)基础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开展林草科技服务活动400 余场次,培训1.8 万余人。19 个林业工作站被评为“全国标准化林业工作站”。拍摄《绿满陇原绘谱华章》宣传片。修订我省实施森林法办法、防沙治沙法办法两部地方性法规。为16 个保护区管护中心颁发《行政执法委托书》。承接国家林草局委托行政许可事项6项。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870 件行政许可事项、5 件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法制审核。认领编制省市县三级林草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1983 项,“全程网办”率从29%提升到84%。印发实施全省林草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1 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归根结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国家林草局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各级林草主管部门和全体林草人真抓实干的结果。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全省广大林草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回;广大基层林草工作人员和生态护林员、草管员,以山为家,以林为伴,饮过风,咽过沙,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林草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从事、服务林草事业发展的各级单位、干部群众表示诚挚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在新的林草建设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团结奋进,绘谱华章,将全省林草事业推向前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我省林草事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总量不足。我省国土面积居全国第7 位,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居全国第18 位,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29 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低于全国3 个百分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占比高,绝大多数市县存在缺林少绿的问题。二是质量不优。灌木林面积占比较大,乔木林的中幼林占比达63%,亚健康林分面积超过50%,70%左右草原存在不同程度退化,部分湿地补水困难,河西地区土地荒漠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整体生态承载能力不强。三是分布不均。全省林草资源呈现从东向西、由南至北逐步递减的趋势,南部和东部林草资源整体好于北部和河西地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两当县69.46%,最低的东乡县仅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最高的甘南州97%,而酒泉市和嘉峪关市还不足20%。四是保护不够。一些地方对林草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政策不深入、不广泛,执行政策有差距,项目管理不精准,保护不够有力,在巡视巡察督察审计中仍然发现不少问题。国土“三调”中的1.16 亿亩其他草地保护管理政策不明。全省湿地保护率44.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 个百分点。野生动植物保护仍需加强。五是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地加快经济发展愿望强烈,在经济发展与林草保护发生冲突时,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保护为发展让路的想法。草原由发展生产为主向生态保护为主转变后,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有的地方破坏林草资源和违规进入自然保护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问题仍时有发生。六是保障不稳定。林草生态建设基本依靠中央财政投入,缺少地方配套资金,一般湿地、自然公园没有专项保护资金,工程建设和公益林补偿补助标准低,后续管护资金缺乏,林草建设成果难以有效巩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多,林草宣传力度不够大,影响力不强。林草产业优势发挥不够,效益不明显。七是工作力量不强。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全省仅32 个县保留单独林草管理机构,一些传统的林草业大县没有单独林草管理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相对量大面宽的工作任务,基层工作力量明显不足。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谋发展视野不宽,争先进位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研究解决。
二、当前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今后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习近平总书记对林草工作亲切关怀、殷殷嘱托、寄予厚望。2020 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会议审定《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主导推动建立党政领导责任体系。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林草工作作出48 项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到地方考察调研林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乾坤移气象,草木转光辉。建国以来,林草事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中央的政策环境到各项工作要求,都体现如此的重视。应该说,当前林草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阶段。
在国家层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写入宪法,使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位列其中,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个目标中,美丽中国目标鲜明提出;与此相对应,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重要一环,而且中央明确要求,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其他发展理念之中;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种草种树、增加碳汇是实现固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在省级层面:我省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立足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黄土高原等重要生态区位,将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全省四大特殊功能定位之首,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和生态的关系,牢牢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在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上,尹弘书记形象地指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心中都要有自己的“祁连山”。随着林长制全面建立和推行,全省林草工作由之前的政府部门推动提升为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推进,为林草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新的制度机制保障。
在林草工作层面:新一轮机构改革之后,林草部门作为主责单位执行森林法、草原法、湿地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了林、草、公园、湿、野、沙等六个方面林草重点工作范围。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林地、草原、湿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5%以上。相比之前,林草行业承担的生态建设职责更多、标准更高、压力更大、使命也更光荣,要求我们必须牢记生态建设是“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守护青山,厚植甘肃的绿色。
在战略机遇层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省承担黄河上游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多重任务。《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国家和省上“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密集出台实施,国家2021 年安排我省造林绿化、草原保护修复、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分别居全国第五、第六和第三,全省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七,我省是目前全国同时推进多个国家公园建设的省份之一。全省林草保护修复制度基本建立,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1 年,我们正式印发了《甘肃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了我省“十四五”林业草原工作主要预期目标:
——“十四五”主要目标:到2025 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2%,森林蓄积量达到2.8 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3.5%,湿地保护率超过44.16%,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20%,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840 万亩。年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分别控制在0.9‰和3‰以内,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0‰以内,林草产业总产值超过600 亿元。
——2035 年远景目标: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严格保护和有效修复,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明显增强,林草碳汇能力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整体改善,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甘肃目标基本实现。
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必须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思考谋划,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全省林草事业新发展格局中,坚持做到“六个必须”。
一是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甘肃来讲,我们有更为深切的感受。我们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多做治山理水、保护生态的好事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林草生态需求。
二是必须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省情实际,综合考虑各种生态元素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着力培育健康稳定的林草生态系统,增强全省林草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必须坚持提升治理能力,构建现代林草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必须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事关林业草原建设成效。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林草制度体系。要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是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林草事业发展,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对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实现自然保护地内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保护治理。
五是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将法治贯穿保护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林草行业牵头执行多部法律法规,我们必须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思维贯穿林草行业学法、立法、执法、普法、“放管服”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敢于亮剑维护法律尊严,对破坏林草资源的冲动及时“踩刹车”、守底线。
六是必须坚持科技兴林兴草,为林草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林场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加强林业科研,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将科技引领贯穿于林草规划编制、项目实施之中。将增强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在发挥林草行业科技力量作用基础上,加强与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生态研究院等单位的合作交流,集中优势力量在林草关键环节进行攻关,增强林草科技支撑。
三、2022 年工作任务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做好全年林草工作意义重大。全年林业和草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抓住一个关键,全面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用好一个抓手,全面建立和深化落实林长制;推进六位一体保护,奋力谱写林、草、公园、湿、野、沙新的时代篇章;强化六项保障,持续提升林草规划资金、灾害防控、改革创新、政策法规、科技信息、工作作风的服务保障水平,用林草之笔奋力谱写美丽甘肃新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紧抓住一个关键,全面加强党建和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进局系统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林草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狠抓学习教育,全面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提高站位把准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各项学习制度不放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真正做到理论上十分清醒,政治上十分坚定,行动上十分自觉。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2.狠抓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党组织战斗力。严格执行局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重点党建任务落实目录》,在打造特色亮点、培育先进典型、丰富活动载体、创建党建品牌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要加强党务机构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双向交流”“表彰奖励”等激励约束机制,激励党务干部积极担当作为。做好新时期群团工作,用林草事业的发展凝聚人心,用林草人的使命担当汇聚力量。
3.狠抓正风肃纪,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中纪委六次全会和十三届省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用好“四种形态”,紧盯林草建设重要领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问责。从严从实抓好局系统巡察发现问题整改,组织开展局直单位新一轮巡察。加强警示教育,以中央和省委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为戒,以案示警,以案说法,教育警示局系统党员干部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4.狠抓能力提升,全面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各级林草主管部门领导班子作为谋划推动林草事业发展的“一线指挥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当好牵引发展的“火车头”。胸怀“两个大局”,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八个着力”和“五方面要求”,以及对林草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地。准确把握重大政策机遇,找准契合点。学习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谋划推动工作既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抓手,又要有新亮点、新作为、新气象。
5.狠抓选人用人,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鲜明树立新时期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事业为上的原则,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加强局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抓好林草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全面完成巡视反馈机构问题整改后续工作,稳步推进局系统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提高考核精准度。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政策。强化离退休干部服务。
(二)坚持用好一个抓手,全面建立和深化落实林长制。林长制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和工作总抓手,要逐级靠实责任,发挥抓总作用,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
1.用好林长制抓手,全面靠实各级林长责任。到2022 年底,建成运行规范、权责清晰、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林草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林长会议、信息公开、工作督查、考核评价、林长巡林、分片包抓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尽快配齐配强省市县各级林长办工作力量。要发挥考核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建立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将林长履职情况纳入市县领导干部考核,作为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主体责任。
2.用好林长制抓手,全面靠实林草资源保护责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严格林地草原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额管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等制度,严格控制林地、草原、湿地等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将有必要严格保护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加强天然林、公益林、退耕还林(草)等资源保护,监督落实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有效防控林草自然灾害,做好森林保险工作,保护林草资源安全。
3.用好林长制抓手,全面靠实林草资源监管责任。强化林草资源监测监管,建立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持续开展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完善林草资源“一张图”动态监测体系。强化林草监测工作力量,不断提高调查监测能力水平。开展国家级公益林优化成果省级现场查验工作。发挥基层林长和生态护林员、草管员作用,对破坏林草资源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加大林草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林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跟踪督办毁林毁草典型案件,确保资源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4.用好林长制抓手,全面靠实林草资源修复责任。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全省“四屏一廊多点”林草建设布局,加强林草资源保护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相结合,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林草资源修复,推进环保督察涉及林草行业问题整改,提升森林、草原、湿地、荒漠、自然保护地生态承载能力。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退化草原修复治理等林草生态工程,提升森林草原质量。
5.用好林长制抓手,全面靠实林草资源利用责任。巩固扩大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推动林权、草原承包经营权交易,促进林草惠民利民富民。加快发展经济林果、林下经济、沙产业、草产业等生态产业,鼓励引导林农群众参与林草生态建设,在改善生态中实现就业增收。推进小陇山国家森林经营试点示范林建设并逐步推广。以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和大景区建设为契机,建设陇东黄土风情游、陇南陇上江南游、河西西域荒漠游、甘南雪域藏乡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三)推动实现六位一体保护,奋力谱写林草事业新篇章。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实现林、草、公园、湿、野、沙六位一体保护治理。
1.紧扣科学绿化要义,奋力谱写国土绿化新篇章。按照落地上图要求和以水定绿原则,认真编制《全省“十四五”国土绿化规划》,开展国土绿化空间调查评估,落实造林绿化用地。召开全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会议。开展植树节宣传和省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活动,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培育种质资源,建立优良乡土林草品种推广目录应用机制,提升乡土品种和良种使用率。加强政策对接,全面完成已下达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挖掘潜力谋划长远发展,建立多渠道投入和多元化经营新机制,巩固退耕成果。造林任务要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开展关注森林活动,指导平凉市完成国家森林城市验收评估,加快省级森林城市和森林小镇创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家碳市场交易,开展林草碳汇本底调查,编制全省林草碳汇行动方案。抓好兰西城市群、省门第一道等重点区域国土绿化。做好绿化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力争全年完成造林绿化260 万亩以上。
2.紧扣保护修复主线,奋力谱写草原管理新篇章。编制全省“十四五”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科学划定草原保护修复区域、阶段性保护目标和管理措施。开展基本草原划定试点,落实最严格的保护管理。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退耕还草、退化草原修复治理、草原鼠虫灾害防控等工程项目,推广应用成熟治理模式,完善工程管理措施,加大工程建后管护。调整优化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区范围,科学核定草原理论载畜量,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草畜平衡示范区建设。强化执法巡查,加大非法开垦、征占用草原案件查处力度。完善草原监测评价技术和标准体系,加强地面监测站点建设,构建监测网络,强化动态监测。抓好美仁、阿万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力争全年改良退化草原200 万亩,生态种草200 万亩。
3.紧扣生态文明典范,奋力谱写国家公园建设新篇章。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省级及以下管理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设立祁连山国家公园、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实施国家公园文化旅游项目、大熊猫种群保护、黄河首曲和尕海则岔湿地保护项目,妥善解决公园内未退出矿业权、水电站等矛盾问题。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修改完善和归并整合。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和15 个省级保护区确认确界。推进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生态环境排查发现的问题整改。开展全省保护地明查暗访,督促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提升保护区基础设施水平和管护能力。加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监督管理,争取成功创建临夏世界地质公园。
4.紧扣保护治理优先,奋力谱写湿地保护新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2021 年底审议通过的《湿地保护法》,将湿地保护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要以《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为重要契机,强化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编制“十四五”湿地保护修复规划,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修复。要持续做好黄河首曲、尕海则岔、张掖黑河、盐池湾等4 个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实施玛曲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推进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发布,为全省湿地保护提供样板。组织申报国际重要湿地,争取财政加大湿地保护修复投入,开展湿地监测和保护修复。完成泥炭沼泽碳库调查。
5.紧扣分级分类施策,奋力谱写野生动植物保护新篇章。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要突出重点,加强以大熊猫、雪豹、金丝猴、银杏、红豆杉等具有旗舰代表意义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大熊猫(第五次)、雪豹、蒙古原羚等物种资源专项调查,实施赛加羚羊、庙台槭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性保护工程。加强全省现有76 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能力建设,逐步扩大疫源疫病监测站点范围。完善野猪等种群造成群众财产损失补偿机制,探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制度。加强野生动植物行政许可,建设全省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管理信息化平台,规范人工繁育场所经营管理。开展甘肃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6.紧扣防沙治沙阵地战,奋力谱写防风固沙新篇章。印发实施《甘肃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5 年)》,完成《甘肃省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和六期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第六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和国家林草(沙化土地)综合监测,及时公布监测成果。加强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三北工程六期、退耕还林还草、国家沙漠公园、社会公益造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管理。聚焦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及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建设,争取规模化防沙治沙项目。加强河西走廊、玛曲、环县等重点区域规模化治理力度。逐步建立财政、金融、信贷扶持政策和机制,探索建立沙区生态补偿机制。力争全年综合治理沙化土地168 万亩以上。
(四)持续强化六项保障,增强服务支撑能力。围绕提升治理能力,增添发展活力,构建与现代林草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增强林草规划资金、灾害防控、改革创新、政策法规、科技信息、工作作风等支撑能力。
1.坚持规划引领,增强项目资金助力。组织实施“十四五”林草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等专项规划。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规划,谋划储备一批林草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林草局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资金支持。与省农发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强化国家储备林建设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与沿黄省份共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中心区。加强林草项目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内部审计和资金稽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坚持预防为主,增强灾害防控能力。落实值班值守、应急处置、明察暗访等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措施,发挥“林草生态感知平台森林草原防火子系统”等作用,实施森林草原防火项目,提升火情监测和火险预警能力。编制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建设规划,建设防火阻隔系统。完成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指导康县等地加大松材线虫疫情防控力度,争取早日实现疫情清零。推进草原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推进平安甘肃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做好林区禁种铲毒工作。强化沙尘天气预测预警。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3.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林草发展动力。健全国有林场制度,解决遗留问题,盘活资源,挖掘潜力,规范管理。推进欠发达国有林场能力提升和国有林区道路建设,改善林区民生。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做好核桃、花椒、油橄榄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新建基地28.34 万亩,提质增效125.15 万亩。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林草项目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
4.坚持依法治林治草,增强法治建设定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开展《甘肃省草原条例》《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修订,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严格执法监督,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运用到林草执法实践,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减材料,严把时限,提升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做好新版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行政审批系统运行工作,推进网上政务服务提质提标。
5.坚持科技兴林兴草,增强现代林草智力。科学确定林草行业研究项目申报立项方向,做好科技项目储备、申报、立项、实施等工作,加强科技项目储备库、科技人才库、科技成果库“三库”建设,强化林草科技项目管理。推进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强化林业国际合作,实施外资合作项目。建立国有林木种苗育苗单位名录,加强省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站规范化建设。做好甘肃林草大数据指挥中心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门户网站常态化监测和网络舆情管控。利用“植树节”“世界荒漠化日”“世界湿地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林草宣传,讲好林草故事,提升林草影响力。
6.坚持改进作风,增强推动发展执行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林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要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的工作导向,坚持“稳”字当头、“进”字加力、“保”字托底、“干”字提效,始终保持想干事的热情,增强能干事的本领,提升推动落实的执行力。要抓好基层减负,让基层腾出手脚抓落实。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体现林草温度。要强化督导检查,督促重点事项、重大问题解决,推动工作稳步有序落实。
同志们!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在全省林草事业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新征程上,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从林草发展蓝图中强化责任担当,以林草为笔,以大地为纸,在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奋力谱写属于林草行业的精彩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