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2022-06-20张传强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奶牛

张传强

摘要:奶牛亚急性酸中毒是一种营养代谢病,普遍发生于各地奶牛养殖场。一旦奶牛发生本病,就会导致牛瘤胃中的酸度增加,瘤胃内的微生物出现菌群失调,从而使得奶牛出现产奶量下降以及乳汁的品质下降的情况。给奶牛场造成一定的危害,使得养殖奶牛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本文通过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情况以及对发病牛采取的饲养策略,以便能够让牛尽快恢复健康。可供广大奶牛养殖场进行参考。

关键词: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饲养对策

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对饲料的把控要求较高,有些养殖场为了提升牛奶的产量和质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精饲料,这样就会造成奶牛瘤胃中出现酸中瘤胃蠕动减弱的情况都会导致瘤胃内的酸性物质蓄积[2]。如前胃迟缓,使得瘤胃内的物质不能够很快的排出,积压在瘤胃内,这就为链球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导致其开始出现大量繁殖,最终分解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发本病。

4 奶牛亚急性酸中毒的危害

当奶牛发生亚急性酸中毒后会出现一系列危害,这些危害给奶牛的饲养形成严重的影响。

4.1 造成奶牛对干物质的采食量下降

牛瘤胃内的酸性物质蓄积后,导致瘤胃内的pH值出现下降,这样又使得瘤胃的蠕动变缓,渗透压出现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牛的采食受到影响。这样奶牛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得对容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的采食量下降,而有利于本病的恢复。

4.2 病牛会出现焦化不全-瘤胃炎-肝脏脓肿综合征

牛在瘤胃出现酸中毒的情况下,瘤胃内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导致瘤胃的黏膜出现角化不全的情况,这样就使得病牛出现瘤胃炎,尤其是当瘤胃黏膜存在脓肿的情况时,会加剧瘤胃炎的发生,从而使得瘤胃液的酸度进一步加剧[3]。这样细菌就可以通过瘤胃的黏膜进入血液中,导致肝脏出现感染,而后通过肝脏向全身组织器官扩散。

4.3 蹄叶炎

由于瘤胃内酸性物质的蓄积导致瘤胃黏膜的阻隔作用减弱,除了病原微生物,一些机体内的活性物质也可以通过胃壁进入血液中,对血管内皮和血管壁造成损伤,从而在血液流动较慢的终端毛细血管内停滞,造成血栓和缺氧。尤其是在牛的蹄部,造成蹄部变形。而且随着乳酸的积聚和pH值的下降,可以对蹄部真皮毛细血管中的金属蛋白酶起到激活作用。也就导致了病牛出现蹄叶炎。

4.4 产奶量和乳脂率下降

当牛发生亞急性瘤胃酸中毒后,其产奶量和乳脂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这是由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乳中C13和顺C16的含量有所改变,从而影响到乳汁的分泌和乳脂率。

4.5 病牛腹泻或消瘦

病牛的瘤胃出现酸中毒后,一些微生物蛋白会随着瘤胃内容物排出,在粪便内可以产生气体,导致粪便中含有气泡,粪便也就比正常的软。而奶牛在出现本病时,可以导致采食量下降,最终机体营养不足,从而使得机体脂肪被动用来供能。这样奶牛就会出现消瘦的情况。而奶牛出现慢性炎症也会使得机体内的营养物质得以动用和消化,而从饲料中补充不足,也就导致病牛消瘦。

5 奶牛亚急性酸中毒的临床症状

奶牛发生本病后,表现为食欲下降,采食量不足,反刍次数减少或反刍推迟。病程较长的病牛可以出现腹泻,或者是粪便稀软,不成型不成堆。在粪便中还可见有气泡或者是含有一些没有被消化的饲料。粪便具有酸臭味。奶牛产奶量下降,乳汁中的乳脂率下降,病牛还出现消瘦和体质虚弱的情况。有的病牛会发生蹄叶炎和肝脏脓肿的病变。有时出现瘤胃炎,甚至会引起病牛的死亡。

6 奶牛亚急性酸中毒的诊断方法

本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测定瘤胃内溶液的酸碱度。通常应用瘤胃导管对牛的瘤胃液进行收集。但这样的瘤胃液测定的酸碱度通常不准确,这是由于在收集瘤胃液时还会在其中混杂有一些唾液,这样唾液对瘤胃液起到中和作用,测定出来瘤胃的pH值要高于实际值。通常采用对瘤胃进行穿刺的方式来获取到瘤胃液,这样获得的瘤胃液酸碱度准确。应用瘤胃套针刺入瘤胃后应用注射器抽取10mL的瘤胃液。在采集瘤胃液时也要注意采集的时机,通常应当在奶牛采食结束后的5~8h内进行采集。对产后2个月的牛要进行本病的筛查,这是由于奶牛发生本病的发病率较高。当牛的瘤胃pH值在5.5或以下时,可以确诊本病,当牛的瘤胃pH值位于5.5~5.8之间时,可以判断牛处于发病的边缘,很容易发生本病。

7 奶牛亚急性酸中毒预防的饲养对策

本病的预防要加强饲养管理,由于本病是奶牛采食的日粮不合适而引起的,因此要从建立科学的饲养方式来预防本病的发生。通常是要将不同阶段的奶牛进行分群饲养,并根据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来调整饲料的配方。奶牛的日粮最好采用多样化,其中含有2~3种的粗饲料和3~5种的精饲料。其中粗纤维应当有2/3的不经过加工而进行利用。饲喂奶牛时,要采取少量勤喂的方式,定时给奶牛饲喂,饲喂还需要定量,不能过多或过少。这样可以使得奶牛的消化机能处于正常的情况。通常对奶牛饲喂(下转第103页)(上接第99页)3次/d,在饲喂时采取先粗后精的方式和先干后湿的方式相结合。也就是先让奶牛采食粗饲料,后采食精饲料,而且饲料先喂干饲料,而后再饲喂湿的饲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本病的发生。在饲喂时,如果给奶牛饲喂一些糟渣类饲料,要同时搭配一些青草或干草,并且给奶牛饲喂30~60g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可以起到中和酸性物质的效果。给奶牛饲喂青贮饲料时也要同时喂一些碳酸氢钠。

奶牛在更换饲料时,要注意延长更换饲料的时间,通常瘤胃内的菌群在经过3周后才能够适应新的日粮。而瘤胃乳头和瘤胃黏膜的适应期需要更长,可以达到4~6周。所以在更换日粮时,要经过5~7d的时间来逐渐提升。当奶牛进入干奶期后,也要给其提供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这样可以使得瘤胃内环境不至于发生巨大的改变。

8 奶牛亚急性酸中毒的治疗

对发病奶牛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的方式进行治疗。碳酸氢钠的使用量为1,000~1,500mL,浓度为5%。注射2次/d。而且对病牛尿液的pH值要检测,当pH值到达6.6时,停止注射。病牛还需要注射庆大霉素或四环素等抗生素来预防出现继发感染。

对病牛治疗还可以采用洗胃的方式,用直径为25~30cm的塑料管插入病牛的瘤胃内,将瘤胃内容物抽出,并向其中注入水,这样可以将酸性物质排出,促进病牛恢复。

9 结语

奶牛养殖场发生亚急性酸中毒的发病率相当高,而且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养殖人员没有进行科学的饲养而导致的。甚至有些牛出现发病,而饲养管理人员并没有及时发现,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这就要给广大奶牛养殖场敲响警钟,在养殖中,根据奶牛所处的阶段进行相应的科学饲养,严防本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沈赞明.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79-82+86.

[2] 唐景山.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病因、症状与诊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6(9):100.

[3] 石少英,卜登攀,赵勐.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牛业科学,2014,40(6):37-40.

猜你喜欢

奶牛
小奶牛便签夹
奶牛印印印
三头奶牛
奶牛吃草
瑞士要给奶牛“减肥”
青青牧场奶牛多
《奶牛的家》
美味奶牛
奶牛卡门的朋友
奶牛坐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