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光影 芳华永驻

2022-06-20何娟

人民周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秦怡老师

何娟

5月9日,“人民艺术家”秦怡因病逝世,享年100岁。百年光影,芳华永驻。秦怡演绎过众多善良、勇敢、坚毅的女性形象,她也将善良、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写进生活的剧本,优雅诠释人生如戏和戏如人生。

连日来,全国影迷、電影从业者先后发起追忆秦怡的活动,感怀中国电影百年征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秦怡传》作者唐明生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回顾他撰写《秦怡传》期间与秦怡有关的点点滴滴。

5月9日上午吃罢早餐,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看朋友发来的微信,第一条便是“沉痛悼念人民艺术家秦怡老师!”这刺眼揪心的文字,心突地一下收紧:啊,秦怡老师走了?接着忙看第二条、第三条,内容大体相同。至此我依然将信将疑,随手给秦怡老师的女儿斐斐姐发了一则短信,委婉地询问,很快得到回复,秦怡老师于凌晨4时8分仙逝。放下手机,一时闭目无语,胸中涌起一股哀悼之情。少倾,从书橱抽出《秦怡传》一页页翻阅,往事在眼前浮现。为写这本传记,我一次次采访,不断地走近她,从她人生之旅中获得诸多教益。从1938年11月到中国电影制片厂当见习演员,至2017年1月集编剧、主演、出品人于一身打造电影《青海湖》,她从艺近80年,塑造了众多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女性形象,感染打动了几代观众。整整一天,与朋友间的往来微信,离不开对秦怡老师的悼念,一致的看法是,作为中国电影百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虽然驾鹤西去,但她的不朽艺术、美丽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秦怡老师的儿子小弟是精神病患者,50多岁还像个孩子,穿衣吃饭,打针喂药,洗头洗澡,样样要她动手操劳。一次谈话进行到一半,她突然停下,说了声“对不起”,然后朝另一个房间喊道:“小弟,该吃药了。今天天热,吃的时候倒点凉水,当心别弄翻了。”类似的情景多次出现。“妈妈,今天天热,等会儿你帮我洗澡。”“妈妈,晚上出去吃饭,穿这件衣服好吗?”每次小弟进来,她都给我打声招呼,表示歉意,然后耐心回答儿子的问题,陪他回自己的房间,对儿子说:“妈妈正和客人谈事,这也是工作。”她亲力亲为照顾儿子长达40多年。目睹这些画面,我感慨不已。所以,施瓦辛格说:“秦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每次去见她,都是事先联系好的,因此我从未看到过她素面朝天的形象。她总是略施粉黛化淡妆,衣着搭配色彩和谐,得体大方,给人的感觉十分端庄、优雅、和蔼、可亲,不失一位表演艺术家应有的风范。在她看来,以美丽形象示人,不是为了张扬自己,而是对他人的尊重。耄耋之年的她,银丝白发,面色红润,思维敏捷,谦虚随和中透出坚毅刚强的个性,别有一番光彩。她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善良美丽的女性,与她本人形象高度契合。正因如此,第一版书取名《跨越世纪的美丽——秦怡传》,到二版、三版时才定名《秦怡传》。

为迎接中国电影百年诞辰,真实记录优秀电影艺术家的心路历程,推进中国电影的史学研究,中国电影家协会决定编纂一套《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2004年春节刚过,我接到中国电影家协会友人的电话,约请我为该丛书撰写《秦怡传》。能为广大观众所热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作传,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我当即爽快答应了。放下电话就倍感压力,主要是怕写不好,影响不好,因为秦怡老师不是一般的传主。所幸,采访、写作一切顺利。后记中我写下这样一句话:“已有的文字是否勾勒出一位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的真实一生,我真诚希望听到来自读者们的评判。”说穿了,是心中无底,担心读者不买账。《秦怡传》于2005年11月出初版,人民日报出版社在首版问世7年后,接连修订第二版、第三版,这也使我有机会持续补充秦怡老师新近创作与活动的情况。一本传记,10余年间接连出3版,这并非我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秦怡老师深受观众的爱戴。

从采访到写作,一年又一个月,其中采访7个多月,写作、审稿5个多月。采访时间比较长,主要是秦怡老师太忙,每天工作都排得满满的。采访只能安排在周末,每次两三个小时。写作由我自己掌控,写毕交秦怡老师审阅,五章一送。同样因为忙的原因,她审得比较慢。我一次次催,催到后来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因为采访充分,资料素材收集齐全,案头工作做得细,加上她比较宽容,不对具体写作提过多要求,所以只核实了时间、地点、事件与人物是否有差错。整个审稿,有两处她认为有拔高她而贬他人之嫌,要求虚化或删除。

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两次。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提前站在客厅门前微笑等候。进入客厅刚落座,她就将茶几上的一杯茶推到我面前,说:“你喝茶,刚泡的茉莉花茶,蛮好喝的。”声调很好听,刹那间,我的拘束感和陌生感全都消除了,接下来的对话也变得自然轻松。第二次是采访结束,我列好章节写作大纲征求她的意见。她略略翻看了一下退还给我,说:“怎么写是你的事,我就不说什么了。不过,有一点请你注意,不要为了抬高我去贬低别人。”两件小事,表明她虽功成名就,却毫无某些名人特有的偏执与傲慢。至于她说的话,也有两句让我记忆犹新。一句是“活到老,学到老,一生都在追求中”;另一句是“事业,是一支我永远唱不尽的永恒之歌”。两句话均出自她所著的《跑龙套》一书。

毫无疑问,秦怡老师是演艺圈后辈做人做事的一面旗帜。联系当下演艺圈种种负面现象,有两点尤其值得年轻一代认真学习。第一,演戏和做人是联系在一起的。秦怡老师认为,演戏、拍电影不能是为了个人名利,文艺需要一种内在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来自对文艺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来自人民群众。将自己从艺术中得到的精神力量释放给别人,这才是一个称职演员应该追求的境界。第二,要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遗产。即演员通过塑造人物,能留下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观众才会既记住角色、又记住演员。市场化条件下,一些年轻演员为了个人名利,同时接好几部戏,别说体验角色,就连剧本都没时间读。对此,秦怡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浮躁的心态,静不下来,沉不下去,演不好人物!”演员的职业,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体会、感悟的积累,“这样演出来的人物才会真实感人”。

猜你喜欢

秦怡老师
秦怡:百年风雨,从容笑对
秦怡作品
老师,节日快乐!
“高龄美女”秦怡的养生经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