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
2022-06-19李玉花
李玉花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和逻辑性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思考中把握数学的各种规律,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分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引入游戏,培养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方法
前言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逻辑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加深对一些理论知识的认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智能,就要找到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本论文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为目标,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自控力
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习基础尚未巩固就升入较高年级,面对难度加大的問题,学习时相当吃力。有的学生会因此寻求他人帮助,表明困惑,努力解决。也有部分学生在遇到难题时自制能力较差,直接照抄参考答案,或是在网上搜索答案,直接抄写。这样的形式确实可以让学生很快完成作业,却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危害,也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若是学生长期依赖答案,会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教师若是发现学生的这种行为,一定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而应采用合适的方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应自主尝试,解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应养成好习惯,拥有自控能力。若是学生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的学习道路必然充满波折。
(二)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
受应试教育影响,仍然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讲解课堂内容,使得整个课堂展现出极枯燥乏味的氛围,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无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地听,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也难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积极求变,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讲述知识点时改变自己的方法,让知识点能够真正吸引学生。小学生年纪较小,对很多东西很陌生,在课堂学习时也难以消除紧张感,若是知识点始终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学会就忘。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也很容易产生反抗心理。久而久之,教学效果不仅难以提升,反而会出现效果极差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点,只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许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更关注知识的积累量,常常会忽视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思维的重要性,使教学过程主次不分,目标模糊,无法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小学时期,学生年纪较小,一切都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若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思维,可以促进学生之后的学习与成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与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思维基础。若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会在之后的学习中产生更多的问题,没有思维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课程中抽象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视频和图片展现出来,直观展现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直接搜寻能够直观讲解部分知识点的视频,将其与课件进行有效融合,在课件中将视频中没有讲述完整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利用一种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方式将知识点通过另一种形式展现出来,实现抽象理论的具象化。针对较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视频拆解为多个小视频,在讲解完一个小知识点后进行专项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后进行下一项教学内容的训练,将视频内容与教学方式相融合,实现高效教学模式,提升学习效率。
(二)实施开展分层教学
教师在设计思考问题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个体差异性,按照思考能力选择合适的问题难度,通过设置差异化问题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在正确问题的引导下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问题的考查点设计在概念的拓展和应用等方面,针对基础学习能力较弱、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思考关于概念的应用型问题,以应用题目为主引导其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概念意义和用法的理解;针对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为其设计概念的拓展型问题,引导其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完成知识的有效拓展。
(三)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将预习的任务交到学生自己手中,令其自行收集与本课程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思考与理解,完成知识的初步掌握。在基本预习阶段完成后,教师可以设置探究小组,借助团队的力量完成自主理解内容的验证,合作探究出科学的、高效的知识整理方法,为提升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整理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思考方向,营造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模式。
(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在日常生活中挑选一种有趣的现象或话题,设计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导其根据该问题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直接带入课堂中,在讲解理论内容时直接利用该物品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各自拿着自己的物品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思考的方式逐步掌握部分规律,在独立思考中获取知识从而获得成就感。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体验引导其积极主动地探索更多数学概念,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促使其不断提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还能够为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将培养和锻炼独立思考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产生更加全面、立体的思维模式,促使其对于数学知识产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菊明.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J]. 学周刊,2022,2(2):67-68.
[2] 甄斌.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J]. 读与写,2022(16):121-123.
[3] 张圳.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研究[J]. 学周刊,2022,3(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