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国河:种星星的人
2022-06-19乐羊羊
乐羊羊
沙国河,物理化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在激光化学和分子动力学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沙国河1934年出生在四川成都,曾在四川成都树德中学附属小学、成都石室中学等学校就读。在学校,沙国河最喜欢阅读自然科普书籍,图书馆里的这类书籍几乎都被他读遍了。读小学时,沙国河就对化学实验感兴趣。他经常在家做实验,如自制氢气和氧气的科学小实验。读初中时,沙国河用零花钱买了一个手提木箱,里面装有各种化学试剂,以及酒精灯、试管、酸碱试纸等;因为对收音机感兴趣,沙国河还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无线电矿石收音机。“动手做实验比背书有趣多了。”沙国河笑着说。
在沙国河刻苦学习、备战高考的时候,美国入侵朝鲜的战争爆发了,正在读高二的沙国河,毅然决定报名参军。沙国河认为:“我还年轻,等国家安全了再上大学也不迟!”
把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
在部队学习生活的这段时间里,沙国河在心中确立了一个信念: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1952年,部队将热爱学习的沙国河保送到北京石油学院学习。1957年,沙国河完成学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大连石油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工作之初,他便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即对高能燃料合成(即火箭推进剂)、气相爆轰波及高温快速反应动力进行研究。接到科研任务后的沙国河,一切以科研为中心,饮食起居全部围着工作转。同事晚上休息了,他还在挑灯夜战;周末友人相约游玩,他仍留在实验室里忙碌着。夜以继日工作的沙国河顺利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化学激波管,并完成了氯化碘的高温气相分解反应力学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水平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工作50余年来,沙国河的研究方向一直紧跟祖国的需要,从“水煤气合成石油”到“高能燃料”;从“激波管化学动力学”到“新型微波吸收材料”;从“化学激光、激光化学”到“分子反应动力学”……沙国河始终坚定“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的信念。
后半生撒播科学之光
60岁后,沙国河把休息时间都花到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让中国的科技力量强大起来,是我成长过程中逐渐明晰的梦想,相信也是全体科技工作者的梦想。现在,这一梦想需要传承,娃娃爱科学、学科学,就是我的中国梦。”沙国河说。为了使孩子们对科学产生兴趣,他根据课本的内容,自己动手制作出激光器、高压静电除尘器、平面形“马德堡半球”,以及光纤传输激光、高压放电、静电除尘、磁悬浮、遥控飞碟等实验装置。在他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科学实验工具。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沙国河主动找到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表明心愿。很快,沙国河带着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东西走进课堂,来到孩子们身边,用一个又一个的科普小实验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科学的热情。
近20年来,沙国河的科普讲座已经走进大连几十所中小学,他不仅成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里首位担任义务辅导员的院士科学家,还在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设立了我国第一个面向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院士科普工作站。
“是国家培养了我,所以我要回报国家。”这位耄耋之年的老院士,把他对国家的感激之情,都放在了培养青少年的工作中,不知疲倦地奋斗在科普教育一线,将科学之光撒向每一个角落。
(本文根据《中关村》期刊、《中国科学报》登载的相关内容整编。)749A67E7-4AF0-4AD6-94CB-60315305E7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