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问题探究
——以喀纳斯河谷地区为例

2022-06-18陈炳合塞尔江哈力克

华中建筑 2022年6期
关键词:喀纳斯院落村落

陈炳合 塞尔江·哈力克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是一个地区作为集体的居民长期以来与自然斗争共存的见证,凝聚着当地传统文化的精华。工业时代后,科技的飞速进步促使着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各传统村落也亟需谋求转型,避免在现代化的冲击中消亡。其中,发展旅游业是在现代化生活条件下维持传统村落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许多传统村落依托自然人文环境、融合地域民俗文化,积极开发文化旅游项目,达到农牧传统村落的有效振兴[3]。

但在此过程中,部分传统村落的旅游业发展缺乏正确的理念指导,再加之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村落风貌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以下以喀纳斯河谷地区为例,尝试总结分析旅游业对当地传统村落风貌造成的影响,并探寻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此为前提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 村落与旅游概况

1.1 传统村落

喀纳斯河谷地区分布着禾木村、喀纳斯村、白哈巴村、齐巴尔希力克村、铁热克提村、阿克布拉克村等村落,这些村落传统上以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村落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开始发展旅游,如今已有禾木村、喀纳斯村与白哈巴村成为了成熟的旅游村,这些村落的产业从完全的畜牧业转为了畜牧业与旅游业并进[4];其他村落虽仍从事着传统的畜牧业,但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引导,朝向旅游村落转型。

1.2 旅游资源

喀纳斯河谷地区位于中国新疆最北部,阿尔泰山南麓,于1980年成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由于地处偏远,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当地保留了原始的自然环境,具有优质的自然景观资源。除此之外,喀纳斯河谷地区是我国唯一的图瓦人聚居地,一同聚居的还有同属游牧文化的哈萨克族,因而形成了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极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以各个传统村落为载体,为自然景观注内涵,塑造了实体与文化结合、丰度与价值双高的喀纳斯景区(表1)。

表1 喀纳斯河谷地区旅游资源

2 传统村落特色

2.1 村落组织

喀纳斯河谷所在的阿尔泰山区地势较为复杂,纵横交错着山岭、河流、湖泊与谷地。受聚集效应与闭合效应的影响[6],当地的传统村落均临河或临湖而建,座落于山间的河谷中。由于生产能力与交通条件的限制,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远,且村落规模都不大。村落中建筑的主要组织形式为线性分布,以道路为骨架,建筑分布于道路两侧并沿道路纵向延展(图1)。也有少部分住户远离线性聚居区,零散地分布于村落边缘,使得线性的村落布局中穿插了少量的点状空间。这些点状分布的院落有的因地势而建,随着地形的起伏而随意散落;也有的临水而居,在河畔单独开辟出一块住处。线性与点状相结合的聚落组织方式,打破了单一的结构形式,丰富了村落的空间形态(图2)。

图1 禾木村村落结构

图2 白哈巴村(老村)民居分布

2.2 院落空间

当地传统井干式民居的空间结构简单,不同的功能空间组合要靠单体建筑数量的增加来完成,所以每家每户都会有院落,以一个大的院落统领着居住、餐饮、畜养、休闲、仓储等空间(图3)。

图3 白哈巴村某院落布局

院落中的主体建筑均朝南,多为三开间,中间为客厅,两侧为卧室。厨房作为一个独立开间附属在主体建筑的一侧,有时会与主体建筑相隔一个用于休闲与餐饮的半室外棚架。主体建筑的斜对面会放置一个毡房或类毡房型木屋,作为居住与会客空间的补充。养殖用的畜棚位于院落最内侧的角落,旁边开一个小门作为院落的次要出入口。仓库与厕所设在与畜棚相邻的位置。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几乎各占院落面积的一半,生活空间位于临近街道、靠近院落主入口的一侧;生产空间则位于远离道路与主入口的一侧。虽然没有明确的前后院分隔界线,但生产与生活空间做到了严格的分离(图4)。

图4 齐巴尔希力克村院落分区

2.3 建构特征

喀纳斯河谷地区村落的传统建筑均采用井干式结构。建筑的墙体由粗加工的圆木相互咬合、层层堆栈而成,既是围护结构,也是承重结构。门窗洞口在墙体搭建完成后,直接在相应的位置切割出来。

当地降水量较大,大多数建筑采用坡屋顶。屋顶附加在建筑主体结构的平屋面上,由细木棍搭接骨架,薄木板铺设而成。屋顶的坡度较陡,由35°~50°不等。屋顶山墙不封闭,与建筑的主体空间相互独立,形成了两侧开敞的储物空间,由侧面架梯子可以进入(图5a)。少部分建筑没有附加坡屋顶,整体呈规整的立方体形,这些建筑多用于牲畜养殖或仓储(图5b)。

图5 喀纳斯河谷地区传统建筑形式(左:坡屋顶型;中:立方体型;右:类毡房型)

除了平面呈矩形的建筑形式外,也有部分建筑模仿毡房或蒙古包的造型,搭建成五边形或六边形,屋顶层层收缩呈锥形,极具游牧文化特色(图5c)。

3 旅游业对传统建筑的影响

传统的建筑形式难以满足旅游业的多元需求,在转型为餐饮、商业、民宿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这些改造难免会对原有建筑风貌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商业需求与传统空间发生冲突

通过对当地传统院落格局的分析可以发现,院落中主体建筑的朝向不随道路的方向而改变。当道路为东西向时,建筑主入口朝南且面向院落;当道路为南北向时,两侧建筑主入口亦设在与道路垂直的南向檐面,仅以封闭的山墙临街。院落的主入口是整个建筑单元所有空间序列的开端,要想进入任意一个功能空间,必须要先进入院落,且院落中的建筑没有直接面向道路的开口。这就与商业、餐饮空间的需求相矛盾,因为这些空间需要尽可能向道路开敞(图6)。因此,当地许多建筑在改为商店、饭店后,将原本不开口的临街山墙面开为入口,且把檐面的入口用圆木堵上,改变了建筑的墙体结构与院落的空间序列。

图6 传统建筑朝向与商业需求的矛盾

当地传统民居每个开间一般为4.5m左右,层高在2.4m左右,这样的空间尺度对于现代餐饮空间来说过于狭小。因此,部分建筑在改建时拆除了内部隔墙,以获取更大的单一空间面积;也有部分建筑拆除了坡屋顶下的平屋顶并将山墙完全封闭,以此扩充室内竖向空间。这些迎合商业需求的改建改变了传统建筑空间与结构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3.2 细部特色缺失

当地传统建筑不仅在墙体与屋顶结构上富有特色,门扇、窗框等细部构造也十分考究(图7)。传统建筑的各部分构造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随意改动任意一部分都会破坏它的完整性。有些木屋在改造时虽然注重了地基、外墙与屋架的保留,但在细部构造上有失统一。部分具有地域特色的窗框被拆除,换成了普通的塑钢窗或铝合金窗,门也被替换成了金属门或者玻璃门。虽然在实用性上有所提升,但缺乏地域特色,与建筑的整体风貌不符。

图7 禾木村百年老屋门窗样式

3.3 传统功能空间闲置

在传统畜牧业的主导下,当地每家每户都有畜棚或畜栏。向现代旅游业转型之后,许多畜牧空间便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有些被拆除,有的则被荒废,只留下一具空壳。废弃的畜棚或闲置的畜栏空地显得村落活力不足,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对游客的体验感知造成了负面影响。

4 新增建筑对村落风貌的影响

仅靠固有的传统建筑难以满足现代化生活需要与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因此当地村落新建了许多现代建筑。虽然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问题,但这些建筑大都存在风貌上的失调。

4.1 建筑体量的失衡

受结构类型的限制,当地传统建筑的体量较小,尺度适宜。除了纵向上开间可以叠加得较长以外,横向上宽度大多在4.8m左右;建筑层数均为单层,加上坡屋顶的高度大多在5.2m左右。但一些村落的新建公共建筑体量远远超过于此,有的是建筑面积过大,有的是层数超过了一层导致尺度改变。即使在外观上做了仿井干式结构的处理,也难以掩盖体量上的失衡。

4.2 建筑形式的改变

当地新建建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现代技术建造,外表贴仿圆木材质的仿井干式建筑;一类是以传统建造方法建成的真井干式建筑。第一类建筑的问题主要在于主体形态与传统方式建造的木屋不同,例如在屋顶形式上,有些虽然采用了坡屋顶,但增加了老虎窗,与传统的屋顶形式不符。第二类建筑在主体上与传统建筑形式相似,但细节上仍有偏差,例如在外檐廊形式上,有些采用了更加简洁的一体式外廊,而非当地传统的附加式外廊。

4.3 建筑材料的改变

当地传统建筑大多就地取材,除了地基采用石基外,墙体、屋顶、门窗、柱子、装饰等均使用周边山林里的木材。现今的新建建筑采用的木材经过了木材厂的加工处理,在色彩与质感上与原生建筑材料存在一定差异。传统建筑的屋顶空间仅由薄木板覆盖,只能满足简单的储物需求,而许多新建建筑为了能将屋顶空间更加充分地利用起来,便使用了钢结构来架设屋面,虽然被漆成了木板的颜色,但仍与真正的木屋顶有视觉上的区别。

5 村落保护策略与思考

5.1 延续村落整体场所感

村落整体场所感保护的难点在于现今急速增长的旅游需求与传统生产力限制下有限的村落空间容量之间的矛盾。因此,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要从原有场所与新增场所两方面来实施(图8)。

图8 传统村落整体场所感保护策略

首先,要保护传统场所,保留原有的山水景观要素与街巷空间格局。《威尼斯宪章》提出,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7]。喀纳斯河谷地区的传统村落格局是受其所处的山地、河谷地形影响而形成的,同时雪山、河流等自然要素也成为了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周边自然生态资源的原生性,维持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方式[8],保留与延续当地居民的聚落文化认同感。同时要维持村落传统的街巷格局与尺度,适当疏通一部分因功能改变而废弃的小路,整治与恢复传统的街巷肌理。

其次,要合理布局旅游或现代化产生的新功能场所。占地面积较大或数量较多的新场所如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应当布置在传统村落的视线范围以外;面积较小、数量较少的新场所如医疗点、服务站以及新增民宿等,可以在延续原有村落肌理的前提下,将其布置在传统村落当中。当村落的承载能力达到饱和、新增场所难以延续原有肌理或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产生冲突时,应当另辟场地,在合理的范围内建立新村或集中的游客集散点。禾木村与喀纳斯村分别采用了这两种模式(图9),其余尚处于旅游转型中的传统村落可参考此例,提前将新增场所纳入整体规划考虑。

图9 传统村落新增场所布局(左:禾木村新旧场所关系;右:喀纳斯村新旧场所关系)

5.2 保护传统建筑,活化闲置空间

在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护好建筑的主体结构,也要重视细部构件的处理,在材质与形态上要与建筑的整体风貌保持一致。除实体物质层面外,也要保留非物质层面的建筑文化,记录下当地传统工匠的营建法则与技巧,以及村民的建筑习俗等。

对于已经废弃的闲置空间,要想利用起来,最好的方法是注入与其形式相符合的新功能。当前喀纳斯河谷地区的村落旅游项目较为单一,建筑功能以民宿与餐饮为主。可以尝试引入新的旅游项目,将旅游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为闲置空间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一些保留较为完好的畜棚可以经过翻修后改造为畜牧体验区,为游客带来更加深入的文化体验;闲置的畜栏内可以种植当地特色果蔬作物,或用于各类手工艺制作。这些新功能的置入,在增添游客旅游趣味、丰富村民的创收途径的同时,也延续了场地原有的生产功能。

5.3 控制新增建筑风貌

若有一些公共服务功能难以置入原有传统建筑时,可以适当新建符合村落风貌的建筑。新增建筑要尽可能采用传统营造方法,避免出现异形屋顶、老虎窗、一体式檐廊、双层空间等不符合传统形态的构造。空间面积需求较大时,可以以多个单体建筑组成的建筑群代替单一大空间建筑,以免出现尺度上的失调(表2)。

表2 喀纳斯河谷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新建原则

5.4 增强文化景观融合

文化景观的差异是促进旅游活动的根本动力之一,这种差异甚至比自然景观差异更能吸引游客[9]。然而在旅游业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村落经历了“文化的丧失”[10]。喀纳斯河谷地区的传统村落同样有这个趋势,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部分建筑功能的废弃暴露出了在旅游业冲击下当地传统游牧文化的式微。相比于已十分成熟的自然景观旅游开发来说,当地文化景观的挖掘较为欠缺。目前,与文化相关的旅游项目有文化展览与讲解、民族歌舞表演与马队骑行体验等,数量较少,内涵也不够深入。可以增加畜牧体验、肉制品奶制品加工、传统手工艺品制造、民族歌舞学习等项目,使游客参与其中,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打造文化景观、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不仅对旅游业与村落经济的发展有益,同时也可以促使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有助于民族文化在后工业化社会中生存与发展[11]。

结语

依靠较早发展了旅游业的优势,禾木、喀纳斯与白哈巴三个村落在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方面相较其他村落更加完善,村民的收入水平、居住环境也更为优异。但同时旅游业也冲击了村落风貌,影响了当地历史文脉。对于这类旅游业发展已十分成熟的村落来说,需要在发展中寻求保护的平衡,科学合理地修复遭到破坏的传统建筑,整治不协调的新建建筑,重视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于其他正处于旅游业转型中的村落来说,要以此为鉴,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提前将村落保护问题纳入整体规划布局,制定完善的建筑保护规范与合理的改造措施,结合文化因素探索多元的特色产业模式,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道路。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猜你喜欢

喀纳斯院落村落
八一作品
游喀纳斯
漫步喀纳斯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喀纳斯的河
院落里的黄昏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院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