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碉楼防御功能解析
——以汶川县黄泥夯筑布瓦村寨为例
2022-06-18杨冰慧廖晨阳
杨冰慧 廖晨阳 陈 一
羌族是中国西部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长期受到民族冲突与战争的纷扰,民族生活习性与经济结构随着历史的变迁发生了一定改变。羌碉是羌寨中最重要的军事设施,但由于时代变迁和自然灾害等影响,这种羌族特色建筑正逐渐消失。
近年来,传统羌族村寨和建筑的独特风貌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胡翠微(2013)着眼于羌族碉楼的结构营造方式,探究碉楼蕴藏的生态性能[1];李建华等学者(2011)选取黑虎羌寨和桃坪羌寨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街巷路网、民居建筑、碉楼组成的整体防御骨架,并分析对比了二者的异同[2];王载波(2000)将桃坪羌寨内部界面包括单体住宅、点状碉楼、路网等与村寨的外围地势协同分析,逐层剖析桃坪羌寨的防御系统[3]等。其他相关研究多以定性的方式,从文化、历史性角度探析羌族碉楼,但以测绘数据定性定量结合分析其防御功能的研究较少。当下,国家与四川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大力支持具有乡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基于上述背景,在传统羌式村寨逐渐消失的现状下,对羌碉尤其是其防御功能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相关学术领域的空白,还可以为羌族文化传承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资料。
本文以羌族现存唯一的黄泥夯筑建筑群国家级文保单位——布瓦村为研究对象,在四川大学团队2015年与2016年暑期调研测绘的基础上,结合文史资料查阅、问卷访谈等手段,重点研究了布瓦村特有的黄泥夯筑土碉群落的防御功能,包括碉楼与村寨构建的整体防御体系和碉楼自身结构特色等,极具代表性和价值。
1 布瓦村概况
布瓦村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威州镇,处在岷江上游与杂谷脑河交汇处附近的高半山坡台地上[4](10 3°3 5'3 5.75"E,31°29'52.95"N,海拔1970~2160m),为南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村寨形成以碉楼为核心,民居建筑、道路水网等依附或围绕碉楼而建的空间格局[5];布瓦村背山面水,碉楼林立,易守难攻,外围以东的南北走向山脊与以北的东西走向的山脊共同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图1)。“布瓦”一词音译于羌语,意为“黄泥土峰”,也是该村最大的特色[6-7]。这里拥有全国唯一的大型黄泥夯筑建筑群落,以独特的黄泥古碉群落和黄泥民居建筑闻名于世。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村寨先后修建了数百座羌式战碉,据考证明清时期建造的黄土碉楼和石砌碉楼总数达49座[7]。本研究根据实地测绘发现如今可辨认的碉楼及其残基共40座,其中36座为黄泥土碉。布瓦黄土碉群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村寨遭受极大破坏,目前仅有三座古碉较完好地保存下来。
图1 村寨选址
2 碉楼与村寨协同防御体系
当地行政区划将布瓦村分为四个组。其中,一二两组村民聚居于一处,位于地势相对较低的西南部;第三组位于村落的中部,地势略高;第四组位于村落东部,横跨山梁,距前三组较远,地势最高。
2.1 布瓦村立体防御系统
从空间形态上看,碉楼是布瓦村内点状分布的重要军事节点,通过碉楼节点串联起一个由地形、道路、民居、水系组成的完整的防御体系。
村寨路网可分为三级,分别是环村的一级道路,贯穿村寨内部的二级道路以及入户的三级小路。该路网联通四个村民小组,形成带状的道路防御骨架。村寨的水网是古羌民们通过修建明渠、暗渠将高山水源依势引入寨内和各家各户,同时还利用沉沙池等简单的措施进行过滤[8]。该水系分布与部分一级环村道路和二级街道相顺应,由第四组台地先流至第三组,再逐层流至一二两组。在战争防御上,错综的路网和水系可以干扰敌人的入侵。此外,民居平屋顶的晒台户户相连,村民可利用跳板、梯子将屋顶与地面联系为一体,形成空中面层道路。碉楼、道路、水系和屋顶面层结合由西南至东北逐渐升高的台地体块,最终构成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布瓦村空间立体的防御骨架(图2)。
图2 防御系统分层图
2.2 碉楼分布:利用地势,形成头尾屏障
碉楼顺应村寨内部道路呈“之”字形分布,其中一组和二组共25座,三组共4座,四组共11座。保存相对完备的只有3座,另有残碉1座,余下的只能找到碉基。本文对保存相对完好的四座羌碉进行了测绘,分别是位于第四组的龙山九号碉(石碉)和龙山八号碉(石碉);位于第二组的布瓦八号碉(土碉)和位于第一组的布瓦十四号碉(土碉)(图3)。
图3 布瓦村碉楼分布图
各组碉楼朝向均与民居朝向一致,随道路沿等高线分布。由表1可知,第四组碉楼密度最大:一是因其地势最高,更利于瞭望和以点燃狼烟等方式进行报警和传递信息;二是由于分布于半高山地带的羌族聚落存在上主下次式的防御等级制度[7],处于高地势的第四组,防御地位也相对较高,需要更高密度碉楼来防御。
表1 碉楼与环境数据
此外,布瓦村一二组碉楼密度也相对较高。这样便在村寨的一头一尾形成坚实的保护屏障。由此推测,布瓦羌人起初迁到这片高半山坡时,选择在村寨的制高点和制低点建造更高密度的碉楼,主要出于构建村寨防御体系的战略性目的。
2.3 碉楼选址:由主到次,层层防御
碉楼作为村寨防御体系重要节点,和道路、民居建筑联系紧密。根据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型I,位于道路交叉口的碉;类型II,与道路相邻但不位于道路交叉口的碉;类型III,不与道路相邻的碉。前两类与道路相联系,最后一类与民居相联系,详见表2。
表2 碉楼与道路相对位置分析
由表2和图4可知,与道路相联系的碉(类型I和类型II)数量远大于位于民居组团内部的碉(类型III)。每个组别重要道路交叉口均布有大型羌碉,这样的规划分布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能保护道路重要的交叉节点。其次,对于贯穿村寨的二级道路,八成以上的街道与岭道两侧均布有羌碉。这类碉的体型没有前者大,但数量相对多,分布较广。对于不与道路相邻的碉楼,其能在战事爆发时充当村民们就近的军事堡垒,以便作战、屯粮储物。
图4 碉楼与道路等级图
由此可见,布瓦羌人在布置羌碉时,按照由主到次,由外至内层层递进,渗入其中的布置原则:首先布置在道路交叉节点以及部分二级道路旁,以保护交通运输要道和作为信息传递途径;而后在民居附近进行第二层防卫,以便储备战略资源并在退守时作为防守堡垒(图4)。
3 碉楼防御结构及建筑特色
在布瓦村现存的40座碉楼与碉基中,只有4座具备较完好的形态,对其进行测绘,数据结果见表3。
表3 碉楼测绘数据
3.1 碉楼防御结构共性归纳
(1)形态牢固,结构稳定
羌碉基部较宽,顶部较窄,从下往上略有收分,呈截锥体的形态,较为稳固;内部均是墙承重,木板分层,楼梯连接上下的结构。分层的横梁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充当墙筋,起到支撑拉扯的作用;其二,作为脚木架,满足碉楼能在无塔吊的情况下逐年加高延伸;其三,方便分层,利于贮存食物[9](图5)。
图5 穿在墙孔中的分层木板
(2)黄泥夯筑,生态稳固
布瓦村碉楼的夯土墙具有可再生性,在热量传递和湿度控制上具有石碉不可比拟的优势。借助于黄泥外墙较少的传热量和热损失,村民们利用较少辅助热源即可使碉内达到相对舒适的状态。此外,当室内空气湿度较大时,生土墙体又可以吸收部分潮气;当室内较干燥时,生土墙体会将内部蓄存的水分向室内散发,成为可呼吸的墙体,使得室内常年处于一个较恒定的湿度范围[8]。同时,纯净的黄泥也被证实比夹杂砂石的泥土具有更强的韧性和粘合力[10]。
(3)墙开孔洞,置梁攻击
碉楼各墙面均开有多个小三角形或方形瞭望孔,尺寸较小,宽度和高度一般为0.1~0.2m。在结构上,起到搁置碉楼内部用于分层或结构传力的横梁的作用;在建筑性能上,是主要的通风采光渠道;在战略防御上,可用于观察敌情,传递信息,掷石攻击。
(4)功能决定形态
羌碉主要用于作战防御,因此其形态结构首先应满足军事需要。形态细节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墙体的开孔开窗,主要窥视敌军一面的孔洞数量更多,而非将碉体的通风采光纳入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其二,测绘的四座碉楼基部厚度均在400m m以上,并且基部厚度远大于顶部厚度,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碉基的厚度以稳固碉体,形成截锥体形态,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同时,厚重型建筑围护结构也有利于维持恒定室内温度[9]。其三,布瓦村碉楼大多体形高大,高度多在20m以上,提供了较为宽阔的视角,可以观察到较远距离的敌人。其四,部分碉楼从二层开门,可以架梯上下。如布瓦八号碉在二层西北面开一门,连接民居屋顶平面,便于村民进入碉内备战,占据战略制高点。
3.2 碉楼建筑特色分析
(1)椅子形碉顶,置石祭祀
布瓦八号碉和龙山八号碉的顶端由三面黄泥矮墙加上一面用木条、沙土等材料形成的盖顶构成半封闭空间,结合底面形成靠背和坐面的椅子形状。半封闭空间内放置白石以祭祀,西南面敞开对着山脚(图6)。
图6 布瓦八号碉西南立面图
(2)气孔通风,简槽排水
龙山八号碉椅子形平顶上部有一个尺寸为930m×18m×408mm的气孔,通过搬移气孔上面的片石实现孔的开启和关闭,类似“烟囱”的原理,有通风挡雨、排热保暖的作用。推测是因碉楼水平开间尺度有限,墙体开窗面积小,气孔可在竖向空间上引导烟和风的流动(图7)。
图7 龙山八号碉顶
此外,墙体顶部凿有一孔,连接简槽用于排水(图8)。这种构造和当地民居屋顶的做法相似,后者一般由大梁作为主结构,在上面增加小梁或劈柴,接着盖上树枝并铺高山耐寒硬草,最后覆盖沙土层并拍打磨光,形成一面能够散水的坡面同时连接排水槽[5](图9)。
图8 龙山八号碉顶部排水简槽
图9 民居屋顶细部结构图
测绘的四座碉中,气孔和排水槽是龙山八号碉特有的,其功能的完备度相对最高。由此推测古布瓦羌人总结先前碉楼建造和使用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3)鱼脊线支撑,低矮稳固
测绘的四座碉中,龙山九号碉保存程度最好。首先,它的高度较低,墙体倾斜度相对更大,使碉楼重心下移,更加稳定;其次,该碉具有“鱼脊线”,即在四棱台的基础上,南面凸出一条中线形成五棱台。同时,南面两条外轮廓线形成凹面弧线,相应的墙体也形成两个凹面,由此形成一条分隔的“鱼脊线”。地震来临时,“鱼脊线”可以承受并改变墙体传来的横向应力和应力波,使其变成曲波而起到减震作用[11]。此外,它还能转换风向以减少碉楼水平风荷载[12]。由此推断,有鱼脊线的碉楼比没有鱼脊线的碉楼更加稳定(图10)。
图10 龙山九号碉鱼脊线
结语
从布瓦村整体防御体系上看,碉楼居于核心地位。首先,其布局统御了道路和民居建筑的空间关系。根据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全村的碉楼总结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碉楼都有相应的防御职能和军事地位,遵从由主到次、由外而内的原则,先将重要的交通节点,即主要道路交叉口和整体路网骨架保护好,再逐渐渗透到民宅组团内部,最后到与道路相距较远的片区。其次,碉楼的视域受民居、道路和海拔高程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碉楼具有不同的视线范围,因而也有相应的优劣势。只有相互辅助,优势互补才能充分发挥布瓦碉群的军事功能。
从羌碉自身防御特色看,碉楼设计形态取决于布瓦羌人战争防御的功能需求。其上窄下宽、鱼脊线支撑等外形特征与内部分层结构以及黄泥材质的选择使得碉楼坚实稳固;墙体开有孔窗,局部与民宅屋顶相联,易于进出和作战。同时,布瓦羌人就地取材,以当地普遍的黄色粘土夯筑碉楼,不仅成本低廉、便于维护,无意间也塑造出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羌式黄泥夯筑建筑群。
资料来源:
图1:根据谷歌地图绘制;文中其余图表均由作者或四川大学古建测绘小组绘制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