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民:坚守初心技能报国
2022-06-18黎贵
文/黎贵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对于周建民而言,能够攻克生产加工技术上的难题,从而为军工生产提供更高的精度,并创造更大的价值,即使付出再多的汗水和心血,也是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
要做就做最好的
1982 年,周建民正式参加工作,时年19 岁的他以技校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淮海工业集团惠丰机械厂。作为全校第一名,周建民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优先选择在哪个车间工作、学习哪个工种。
周建民回忆道:“当年想都没想就选了工模具车间。因为在那个年代,惠丰厂的技工是十分珍贵且稀少的,全厂当时只有几个技工,而工模具车间就有一个技工!这个车间工人的技术水平是全厂所有车间里最高的!你想想这个车间有多重要,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个车间。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在这个车间我能学习到更多,掌握更多。在工模具车间我选择了当钳工,虽然钳工操作难度大,但是可以让我更好地掌握技术!”
成就源于专注。和别的钳工不一样,在一丝不苟地干车间分配的任务时,周建民经常思考:“这些我们每天接触的零配件,一直都靠人工打磨,我能不能想个办法借助机器更快更好地生产这些零配件?”
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使周建民的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有时技术难点攻不下,他就吃住在车间,变着法子试验,问题解决了才回家。这么多年,他看过的专业书摞起来有20 多米高……几多汗水,几多心血,周建民掌握了过硬的本领,并成功摸索出提高零配件生产效率的办法。
创新攻关无止境
量具是产品的“先行官”,周建民生产的专用量规,大多用来检测军工零件是否符合标准。量规不精准,便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所以量规的精度要求极高,基本上都在微米级。“最高可达头发丝的1/60,做量具比绣花还要细。”周建民说。
不用任何机器设备,全凭眼看、耳听和手感,周建民做出的量规,就能达到如此高的精度。要说有什么诀窍,周建民回答:“没有捷径,就是多练。”
一套量规的生产,从前期车、铣、刨等粗加工,到热处理阶段,再到后期研磨装配等精加工,复杂的要花费两三个月时间,最简单的也需要一周。“工艺的流程编排特别重要,操作顺序稍有差池,做一半就废了。”周建民说。
与此同时,量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与工件产生摩擦与碰撞,必须要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稳定性。热处理阶段十分关键,淬火之后,量规的这些性能才能得到保证。
在周建民的工作室门口,放着一套导弹全形规,用来在导弹总装完成后,检测其外形各段同轴度要求是否达标。在1 米的长度内,全形规的各内套偏移量要求为一张A4 纸厚度的1/7,相当于开车跑1000 公里,偏差不能超过1 米。
然而,这套全形规的制作过程却一波三折:工厂的设备小,无法加工大型量规;外协加工有技术要求,进度也慢。“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干了!”周建民和工友一次次下到零下40 摄氏度的冷库里,摸索不同锥度、不同壁厚材料的内缩规律,第一次将“冷热配合法”应用于大型全形规的装备中,最终研制成功。
这套全形规是周建民创新攻关的一个缩影。工作40 年来,周建民共完成1.5 万余项专用量规生产制造任务;工艺创新项目1100 余项,累计为公司创造价值3100 余万元。
厚积薄发,水滴石穿。诸如“第二基准法”“整体研磨法”等相继破土而出。这些优秀的工作方法被淮海集团命名为“周建民操作法”!“周建民操作法”大幅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促进了军工行业的发展进步。
从一个周建民到一群“周建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几十年来,周建民为山西省十几所职业技工学校传授技能及传播工匠文化1 万余人次,培养出包括高级技师、工程师、全国技术能手等在内的20 余名高技能徒弟……在周建民的影响下,淮海工业集团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显现出从一个周建民到一群“周建民”的“周建民效应”。
周建民说:“带徒弟是一个技术分享的过程,是快乐的。教徒弟能够促使师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师傅的成功。”多年来,在该集团工会组织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周建民总是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凭借特殊的带徒体系,成为大家争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组、不同工种的职工争相拜他为师。
在带徒弟的过程中,周建民是出了名的严格。他会根据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问题,因人而异,制定出适合其实际的目标,并将自己多年来归纳、总结出的“三要诀加工法”“冷热配合法”“基准转换法”等生产中的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法编成手册发给每一个徒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公司生产的骨干力量。
在向徒弟传授技艺的同时,周建民还把讲方针政策、讲企业现状、讲红色基因融入其中,让每一名徒弟坚守初心、技能报国。
在周建民的影响带动下,淮海工业集团目前已拥有“杨兴隆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10 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1 个创新工作室,从国家级到省级、产业级、公司级再到创新工作岗的工作室梯队已然成型。多年来,各级各类工作室发挥“攻关、传艺、创新、交流”的作用,破解了生产经营中的大量难题,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攻坚克难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和培育人才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