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自然资源优化中班幼儿生活区角游戏的实践研究
2022-06-18孙甜
孙甜
摘要:幼儿园时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的性格、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心理成长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能够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发展。但现如今的很多幼儿园都存在过于依靠电子设备,游戏设计脱离现实的情况出现,另有部分偏远地区的幼儿园教学资源紧张,没有充分的条件来维持合适的游戏环境。通过利用自然资源设计幼儿游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自然,更能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维护幼儿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中班幼儿游戏;实践探究
游戏在幼儿园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3到6岁的幼儿正处于对世界懵懂好奇的阶段,尤其是处于中班的幼儿,对外界的感知能力相较于年纪较小的幼儿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游戏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游戏的难度和游戏的复杂程度都有一定的需求。但是大多数幼儿园现存的游戏内容都比较难以满足中班幼儿的需求,在教师组织游戏的过程中,通常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不仅得不到游戏的快乐,还会让幼儿丧失更多对游戏的兴趣。而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的是寓教于乐方式,幼儿一旦丧失了对游戏的兴趣,也会在不知不觉间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进而陷入到了恶性循环中。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环节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自然资源等融入到游戏中,并加强游戏与知识学习之間的联系。
一、当前中班幼儿游戏的现状
(一)忽视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在部分游戏环节中,幼儿参与游戏的时间过短,甚至在一个二十几分钟的游戏环节中,每个幼儿的参与时间不到几分钟,在游戏中通常起到配角作用,游戏过程也通常枯燥无味,游戏气氛调动不起来。这无疑不利于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更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例如在一些童谣的教授环节中,教师常常按照教案进行教授,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在整个环节中的参与度远远超过学生,整个游戏气氛难以烘托到位,并且幼儿的游戏体验也通常不是很好。
此外在现存的游戏中,常常出现游戏内容过于简单,游戏种类过少的情况。而中班幼儿对于较为简单的游戏通常难以产生兴趣,并且对于游戏的模式和套路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老旧的游戏模式难以提升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最后只能造成幼儿机械化地配合教师进行游戏,丧失了游戏的本质。
(二)教师对于游戏的认识不充分
部分幼儿教师不能完全准确的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单纯地认为游戏就是玩耍,对游戏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出现排斥心理。在幼儿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常常采用敷衍态度,通过程序化执行的方式进行游戏设计,将教学和游戏彻底分离,教师在游戏中的引导性不足,也忽略了游戏中幼儿的不可控性。这种游戏设计和进行方式,不仅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学习极为不利,也会导致幼儿在后续的游戏进行中只懂得僵硬配合,严重扼杀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二、利用自然资源优化中班游戏的优势
(一)丰富游戏内容,提升游戏难度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将自然资源融入到儿童的游戏中,对于儿童的成长更加有利。首先,通过将自然文化和民俗融入到游戏中,可以促使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到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并且还能丰富游戏的复杂程度和玩法,进而提升中班幼儿对于游戏的兴趣,促使幼儿在玩游戏的愉悦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知识收获。
例如在民间的传统游戏模式中,常有儿歌、民俗、颠倒歌等歌谣形势,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可以直接将这些内容丰富到原本的游戏模式中,采用幼儿教授教师来传唱相关曲目,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增加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进而教师再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些歌谣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解,使幼儿更加了解家乡环境,促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传承历史文化。
(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拓宽幼儿知识广度
其次,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认识自然,开展地方特色游戏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设计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带领幼儿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朵和果实,并进行记录。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画面进行描述、绘画、想象,最后再将幼儿画出的画面与植物原本的样子进行对比,进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讲述相关植物的生活环境、外观特征、作用和历史,使幼儿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扩大幼儿对自然的认知范围,促使幼儿萌发出民族自信和荣誉感。
三、总结
中班幼儿处于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蓬勃阶段,对于游戏渴求和游戏难度的提升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将自然资源与游戏结合到一起,进而充分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不仅如此,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并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促使幼儿的健康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2019,337.
[2]祝青,浅谈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2019,136—136.
[3]谢丹,论游戏与教学的整合[J].2021,59-60.